教区重庆大厦导赏:滞港难民等候逾十年政策引争议

教区重庆大厦导赏:滞港难民等候逾十年政策引争议
教区重庆大厦导赏:滞港难民等候逾十年政策引争议

教区全人发展委员会2月举办重庆大厦导赏团,了解滞港难民离乡别井的故事,揭开万人在港寻求外国庇护滞留超过十年、孩子无国籍等现况;机构和教会组织发挥作用,为这些群体提供协助如开设语言班,电脑班和煮食班等。

参加者之一署名集思在教区全人发展委员会"义笔容辞"专栏撰文分享滞留在港难民现况,该次导赏团就尖沙咀重庆大厦等地进行了导赏,并到访了基督教励行会的难民中心。在中心同工介绍工作时,他们提到在港等候难民资格审批的寻求庇护者及其家庭所面对的压力。除了复杂的程序外,这些人还必须应对孩子的质疑和因扰。

香港目前有万多人在港寻求外国庇护,其中,约有900多名儿童,即使入境处在2014年已加快处理和审批流程,但在港等候的时间往往超过十年。即使获得认证,他们亦需要在香港等待被送往其他收容难民的国家,而这些国家预留给滞港难民的配额通常非常少。

由于父母没有工作权,甚至连进行义工工作都有机会被判监禁,他们的孩子在港出生后出世纸上都是"无国籍",身份"未确认"。即使经过入学审批后,孩子们仍然会感到自卑和迷茫。他们的环境和同学不同,不能自由进出香港边境,没有机会参加课外活动或兴趣学习班,这些差异和限制往往会引起孩子的负面情绪和不安。

即使如此,社会上仍有不少志愿机构和教会组织愿意为滞港难民提供协助,例如开设语言班,电脑班和煮食班等。除了提供食物和衣物之外,人们还可以向难民提供支持,建立关系,分享经历,一起祈祷和交流,让他们感受天主的爱和尊重。即使这些都无法解决基本问题,这种支持和关心对于滞港难民的生活和心灵状态有著重要的影响。

  • 中国宗教局五月起强化规管外国人宗教活动

    中国宗教局五月起强化规管外国人宗教活动

    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4月1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新规例于5月1日起施行。这是2010年后,宗教局再次修订《实施细则》,进一步规管境内外国人的宗教信仰活动。

  • 中梵主教任命协议、祝福同性伴侣:教宗离世留下的争议

    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在刚过去的复活节星期一清晨离世,他在任时与中国政府签署《中梵双方关于主教任命的临时性协议》(简称《中梵协议》)引来主教任命问题,而批准神父为同性伴侣祝福亦备受福音派人士抨击。

  • 今夏如何服事返家的大学生?——给教会的五项建议

    大学生返家的这个夏天,是教会可以主动伸出手、重新接纳他们的重要窗口。教会可用真诚的关系、具体的行动,让他们知道:你仍属于这里,这里仍是你的属灵之家。

  • 复活节为信众祝福后 88岁教宗方济各离世返天家

    罗马天主教会第266任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于4月21日复活节星期一清晨7:35安息主怀,享寿88岁。梵蒂冈枢机主教凯文·法雷尔(Kevin Farrell)于两小时后发布有关死讯并指教宗因脑中风陷入昏迷,引发心脏骤停而逝世。

  • 特朗普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 他说了什么?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他在致辞中强调耶稣基督的受死与复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并呼吁国家恢复信仰的精神。他也表达了对宗教自由、家庭价值和教育改革的坚定支持,强调政府应保护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现场有多位宗教领袖出席,包括葛福临和保拉·怀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