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基督教議會探討南亞生態 全球氣候風險亞洲佔6國

亞洲基督教議會探討南亞生態 全球氣候風險亞洲佔6國
亞洲基督教議會探討南亞生態 全球氣候風險亞洲佔6國

亞洲基督教議會3月6日舉行研討會,探討南亞生態和可持續發展問題,據全球氣候指數,全世界10個受氣候風險影響的國家有6個在亞洲,醫學專家稱隨著熱浪頻率增加,風暴強度預計增加10-20%。

該次研討會由孟加拉國基督教發展委員會氣候中心主辦,亞洲基督教議會執行委員會參與,為期一天的研討會分析持續影響南亞國家的生態和環境危機,如颶風、乾旱、閃電、山體滑坡、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鹽度入侵、土地退化、嚴重缺水、生物多樣性喪失和森林砍伐、荒漠化、土地退化河流和海洋資源。

根據全球氣候指數,世界上10個受氣候風險影響的國家有6個在亞洲:孟加拉國、巴基斯坦、緬甸、泰國、尼泊爾、菲律賓。

醫學博士、孟加拉國基督教發展委員會氣候中心氣候變化項目主任福祖拉·塔魯克德(Md. Foezullah Talukder) 舉例説明,南亞國家在極端洪水影響:「2022年一場洪水淹沒了巴基斯坦全國三分一國土,造成1.5萬人死亡或受傷,800萬人被迫流離失所。2022年孟加拉國的錫爾赫特地區也被一場洪水徹底摧毀。」

塔魯克德續指出,隨著海面温度升高,變暖將顯著加速、熱浪頻率增加、強降水以及風暴強度增加,風暴強度預計增加10-20%、海面温度增加2-4%,平均河流徑流和可用水量減少10-30%。

氣候變化還導致南亞國家年度GDP損失,根據亞洲開發銀行最近的一項研究估計,2050年孟加拉國的GDP每年將損失2%。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預計,由於氣候變化,2030年孟加拉國的貧困人口將淨增加15%。

與會者皆表示,舉辦該次特別會議旨在解決南亞氣候變化問題,提高亞洲教會的意識並發展應對能力,建設具有氣候適應能力的社區和低碳發展形式,以及在各自當地環境中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

南亞生態和可持續發展研討會為即將舉行的第15屆亞洲基督教議會前奏,是次大會主題為「上帝,以禰的精神更新世人及恢復創造」。

  • 全球領導力峯會「輪椅上的畫家」瓊妮:人生有比走路更重要的!

    全球領導力峯會「輪椅上的畫家」瓊妮:人生有比走路更重要的!

    「全球領導力峯會」中文峯會2月8日在香港舉行 ,其中播放了「輪椅上的畫家」瓊妮·厄爾克森·塔達(Joni Eareckson Tada)分享自身的經歷的錄像,強調讓神的剛強代替她的軟弱。

  • 尼克·胡哲將在NRB大會舉辦「NickV內圈聚會」 分享傳福音與AI應用

    2025年NRB(國際基督教媒體大會)期間,全球知名佈道家尼克·胡哲(Nick Vujicic)將舉辦「Nick V內圈聚會」(NickV Inner Circle Gathering),向與會者分享他在2024年如何向超過6700萬人傳福音的經歷,並探討人工智能(AI)如何幫助基督徒更廣泛地傳播福音。

  • 2025年全球基督教鼓舞人心的九大趨勢

    多數基督徒的視角往往侷限於自身所處的教會和周圍環境,因而在特定情況下可能會感到灰心。然而,戈登康威爾神學院全球基督教研究中心發布的2025年報告揭示了一些重要趨勢,這些趨勢不僅延續了2024年的積極態勢,還為全球基督徒帶來了鼓舞人心的消息。

  • 居英觀察 梁麗橋盼為復興英國基督教藝術出力

    梁麗橋,一位自小熱愛水彩畫的藝術家,她的藝術創作不僅是表達內心世界的媒介,更是與神建立深厚關係的橋樑。在過程中因著一次車禍「生死10秒之間」醒悟神的眷佑決意以藝術傳福音,她近年移居英國對藝術傳福音的使命更有深刻的體會。

  • 拯救Z世代的信仰:史蒂夫·理查森對新一代宣教士的大膽呼召 [專訪]

    先鋒宣教士史蒂夫·理查森(Steve Richardson)呼籲年輕基督徒重新發現信仰,投身全球宣教。當許多教會思索如何讓年輕一代持續紮根於信仰時,理查德森的回答是:讓年輕人站出來,勇敢承擔使命,而不是為了迎合他們而削弱福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