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會園牧師的安息禮拜昨(8月24日)假九龍城浸信會大禮堂舉行,整個禮堂坐滿了從各地而來的親友、曾任教的學生、牧者及信徒,一同追思鮑牧師的生平點滴及服事主的佳美腳蹤。治喪委員會以「作無的工人」為題總結鮑牧師無私奉獻的一生。
大會播放了鮑會園牧師的生平照片和家庭合照,其子女包括華人教會名牧鮑維均牧師、兩名外孫女、主禮郭文池牧師和基督工人神學院副院長葉裕波牧師都上台分享鮑牧師的生平點滴。
鮑牧師在27歲蒙神呼召,從最年輕寶貴的歲月事奉神直至八十高齡仍不竭息,治喪委員會以提摩太後書二章15節總結其一生:「你當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悦,作無的工人,接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在安息禮拜中,鮑會園牧師兒媳鮑賀玲娣師母敍述鮑牧師生平,她説到:「飽牧師熱愛播道會,在擔任院長之餘亦身兼多個要職。鮑牧師堅守信仰,深受世界各地教會敬重,邀請他擔任顧問、董事者多不勝數。香港基督教機構協會為表揚鮑牧師事奉之美好見證,頒與『終生事奉獎』,實至名歸,歸榮上主!」
另外郭文池牧師亦形容鮑牧師有心繫神家的心志:「2003年是教會的多事之秋,鮑牧師以80高齡欣然接受回到教會成為特委院長。就算困難重重,甚至招致別人誤解,鮑牧師都從沒半點埋怨,甚至為誤解他的人流淚祈禱。」
鮑會園牧師有著極佳的屬靈品格,常常激勵學生要有因信冒險的心:「有時我們需要為主冒險!」藉此勉勵後輩要以信心行動作出回應。
「他被神重用,主要是他的為人,敬虔及誠信。因他的生命裏只有一個原則:討神的喜悦。」榮休宣教士許德理希望眾人在緬懷鮑牧師的一生時,也以他的生命榜樣鼓勵我們效法他。
另外,鮑賀玲娣師母表示鮑府已決定將喪禮花圈帛金撥歸「教席專款」,以作對鮑會園牧師最適切的紀念。此前鮑牧師八十歲壽辰的賀禮亦全數奉獻給播道總會,並成立鮑會園牧師神學基金,而且現今寫作和募捐仍在進行中。
鮑會園牧師於1922年在北京出生,22歲重生得救,在大學期間蒙神呼召,自此開展敬虔事奉的一生。他的無私精神亦感染了鮑府各人,鮑師母曾任播道神學院基督教教授,兒子鮑維均牧師亦繼承父親衣砵成為著名的新約學者。
鮑會園牧師一生忠心事主,多年致力為教會訓練工人,又於神學院培育青葱。發後以80高齡繼續為主奉獻,甚至獻上健康。鮑會園牧師自2008年第四度中風後便長期住院留醫,期間失去活動能力和説話能力,延至2013年8月6日蒙神寵召,返回天家,享年91歲。
-
85歲華人名牧唐崇榮下週赴俄羅斯巡迴佈道 深入中亞挑戰福音硬土
著名華人佈道家唐崇榮牧師將於下週開啟俄羅斯巡迴佈道之旅,以85歲高齡奔赴四城十場聚會。十場聚會中七場以華語主講,三場採用英語宣講並同步翻譯成俄語及烏茲別克語,旨在突破語言壁壘觸及更廣羣體。
-
更多青少年意識到社交媒體弊端 卻難言「戒斷」
雖然當代青少年不再熱衷成為網紅,但TikTok和YouTube已成為他們觀察世界的「數字窗口」。皮尤研究中心最新調查顯示,越來越多青少年認識到社交媒體的負面影響,但距離大規模遠離這些平台仍為時尚早。
-
西方主導時代即將終結?亞洲領袖呼籲建立新型教會夥伴關系
在巴拿馬舉行的第三屆「基督超越亞洲、拉丁美洲和非洲」(COALA 3.0)全球大會上,馬來西亞衞理公會榮休主教華勇博士發出強烈呼籲,敦促全球南方教會領袖承擔全球宣教使命的領導責任,並建立不受西方神學主導或財務依賴的真正夥伴關系。
-
梵蒂岡歷史首次 教宗方濟各葬禮使用普通話禱文
天主教已故教宗方濟各葬禮上的四句中文普通話禱文創造了歷史。作為耶穌會的一員,方濟各似乎決心追隨早期耶穌會傳教士前往中國的腳步,並希望改善與中國的關系。
-
記者揭跨性別產業內幕:超人類主義、企業政治利益合作圈
一篇深度報道揭示,美國富商和企業在推動跨性別產業的背後,可能暗藏著一個更大的動力——推進超人類主義(transhumanism),以及無窮的經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