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撒勒人会《最后晚餐》彩绘 社区传扬复活救主

拿撒勒人会士林教会在清明、复活华人基督徒两大节日,于教会外墙彩绘充满童风的圣经故事《最后晚餐》、《摩西过红海》等,成为打卡热点及传福音另类途径。

拿撒勒人会士林教会在清明及复活节假期为社区带来惊喜,该会委托台湾绘本协会在教会外墙绘画Q版漫画圣经故事,以及制作福音短片在教会LED墙上播放,吸引路人打卡注目。

该教会在中正路斑马线前端,当行人等待红绿灯横过马路时,可借此欣赏福音短片,途经士林捷运站之时也可以欣赏教会外墙,充满儿童画风的圣经故事,例如《最后的晚餐》、《耶稣降生在马槽》、《摩西过红河》,借此吸引人进入教会认识基督教信仰。

此外,教会也在大门口举办福音市集,向社区居民介绍为拯救世人、钉于十字架、从死里复活的耶稣基督及祂的救恩。

是次的创意构思来自该会主任牧师黄信忠及一班弟兄姊妹,而卡通式的图案充满童真味道,既可爱又有趣。

据拿撒勒人会士林教会脸书资料,拿撒勒人会源自圣洁运动,于1895年在美国加洲洛杉矶创立,其后在世界各地建立地区教会;1959年外国宣教士梅瑞义牧师为第一任座堂牧师,随后并设立宣圣幼稚园展开儿童宣教事工,至今50余年的时间里,温暖、可爱大家庭的特色,一直是士林拿撒勒人会最宝贵的价值所在。

  • 2025年全球基督教令人担忧的六大趋势

    2025年全球基督教令人担忧的六大趋势

    全球基督教的发展趋势中,有许多令人鼓舞的迹像,但并非所有趋势都值得庆贺。一份全球基督教状况报告揭示了一些严峻的现实,这应当激励基督徒更加热切地祷告,并坚定履行大使命。

  • 美副总统万斯在CPAC谈信仰:基督教不仅是道德准则

    美国副总统JD·万斯(J.D. Vance)在2月20日的保守派政治行动会议(CPAC)上讲话时谈及个人信仰,他强调基督教不仅仅是一套道德原则,而是建立在耶稣基督死而复活的信仰之上。他也提及,信仰对他的个人生活和工作态度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他的发言被保守派评论称赞有"非凡的福音清晰度",也反映保守派领袖强调基督教价值观对政策制定的重要性。

  • 约翰·派博:牧师使用 AI 写讲道稿是"邪恶"的

    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其在各行各业中扮演著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今,也有牧师和基督教事工思考,AI 是否可以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完成讲道、教学和通讯的任务。然而,知名神学家约翰·派博(John Piper)对此发出了强烈警告,他甚至用"邪恶"一词来形容牧师使用 AI 生成讲道稿的行为。

  • “上帝不会犯错”:天生独臂女孩 用行动回应所有质疑

    凯特琳·帕维(Katelyn Pavey)是一个真实的励志传奇。她天生只有一只手臂,却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难,不仅打破偏见,还成功进入大学垒球队,实现了自己的运动梦想。她用自己的行动向质疑者证明:“上帝不会犯错。”

  • 背诵圣经的力量——写在"全美圣经比赛"之后

    《纽约时报》2024年11月报道了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举行的第16届"全美圣经比赛"(National Bible Bee)。约360名儿童和青少年齐聚一堂,参与这项比赛,其口号是:“认识神的话语,并使祂被人认识。” 对于许多非基督徒乃至基督徒来说,最令人惊叹的是,在15至18岁组别的比赛中,参赛者需记忆近1,000节经文,总计超过20,000个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