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基督徒堅持紀念「六四」25週年

gen_20140603_64.
港人每年沉重紀念六四。(圖:美聯社)
今年是「六四」北京天安門學生運動25週年,歷史面貌至今仍未還原,香港基督徒堅持繼續以哀悼及死禱告進行紀念,並期望平反事件。

香港多個基督教團體每年都會紀念六四事件。基督徒愛國民主運動、香港基督徒學會、基督徒關懷香港學會、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等每年都舉行研討會紀念事件。亦有團體撰寫禱文,以及舉行祈禱會紀念六四。

平反六四的堅持廿多年見果效,世界各地對事件表示了更多關注。5月30日美國國會舉行了六四25週年聽證會,通過了紀念89年學運,多名學運領袖包括柴玲、熊焱、周封鎖、陳青林和楊建利等出席。

華府亦在6月1日舉行了燭光悼念晚會,會上宣讀了168名遇難者名單。基督教、猶太教、佛教等信仰團體亦為中國的政治現況禱告。

紐約「公民力量」4月初發起了為中國禱告的得主紀念天安門運動,更得1984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南非圖圖大主教支持。圖圖大主教在2012年時曾聯合153名諾貝爾獎得主致信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促釋放曾參與六四運動及參與《零八憲章》起草的劉曉波。

香港巿民與基督徒多年來堅持悼念六四事件,多個團體舉辦紀念活動,期望能為事件落下合符公義的結論。

《六四廿五週年紀念禱文》

廿五年來民主夢 六四平反不死心
創造宇宙 掌管人類歷史的上主
在愁思哀唸的六月四日
請聽我們卑微的祈禱
走過四份一世紀的窄路
心中信念不曾移動
禱告的火未曾熄滅
上主啊 廿五年了 我們仍在記憶
用刻骨的記憶 抗拒強制的遺忘
用銘心的記憶 填補掏空的歷史
天安門前的旗海 
紀錄了一代領導人的更替
烈士碑上的石紋
見證著血染的青春
我們記得 六四夜坦克的吼叫
我們記得 長安街驚鳴的槍響
從祢十架犧牲的愛 教我們相信
惟有世人真誠地自省懺悔
才能走出罪的綑綁
當權者需要回復歷史的真相
民族才得以救贖
上主啊 求祢垂聽我們的禱告
上主啊 廿五年了 我們仍在流泪
在泪光中 擁抱天安門母親的哀傷
安慰去國遊子的呼喚
求祢以大愛感動麻木的心
開啟權力的枷鎖
好讓死者安息 生者釋然
流亡者踏上歸國之路
廿五年了 夢魘未曾揮去
神州大地 繁榮背後 仍甚蒼涼
上主啊 我們要在高高的圍牆前哀哭
為重重設限的自由痛心
在泪光中重見基督十架的清影
人間的苦 哀傷的靈
道成肉身的主 定會分擔安慰
上主啊 求祢憐恤我們的眼泪
上主啊 廿五年了 我們仍在祈求
求賜屬天的智慧
在喧鬧虛謊的年代
明辨真理與是非
求賜道德的勇氣
在權慾橫行的日子
行出公義與堅貞
求賜悲憫的心腸
在貧富懸殊的社會
站在弱者的身旁
求賜不死的信心
在六四廿五週年的哀悼聲中
恆存光明的盼望
堅固我們所立的志 所作的工
不離不棄 莫失莫忘
平反六四 平安中國
奉耶穌基督聖名祈禱 阿們》全文

廿五年來民主夢 六四平反不死心
創造宇宙 掌管人類歷史的上主
在愁思哀唸的六月四日
請聽我們卑微的祈禱
走過四份一世紀的窄路
心中信念不曾移動
禱告的火未曾熄滅
上主啊 廿五年了 我們仍在記憶
用刻骨的記憶 抗拒強制的遺忘
用銘心的記憶 填補掏空的歷史
天安門前的旗海 
紀錄了一代領導人的更替
烈士碑上的石紋
見證著血染的青春
我們記得 六四夜坦克的吼叫
我們記得 長安街驚鳴的槍響
從祢十架犧牲的愛 教我們相信
惟有世人真誠地自省懺悔
才能走出罪的綑綁
當權者需要回復歷史的真相
民族才得以救贖
上主啊 求祢垂聽我們的禱告
上主啊 廿五年了 我們仍在流泪
在泪光中 擁抱天安門母親的哀傷
安慰去國遊子的呼喚
求祢以大愛感動麻木的心
開啟權力的枷鎖
好讓死者安息 生者釋然
流亡者踏上歸國之路
廿五年了 夢魘未曾揮去
神州大地 繁榮背後 仍甚蒼涼
上主啊 我們要在高高的圍牆前哀哭
為重重設限的自由痛心
在泪光中重見基督十架的清影
人間的苦 哀傷的靈
道成肉身的主 定會分擔安慰
上主啊 求祢憐恤我們的眼泪
上主啊 廿五年了 我們仍在祈求
求賜屬天的智慧
在喧鬧虛謊的年代
明辨真理與是非
求賜道德的勇氣
在權慾橫行的日子
行出公義與堅貞
求賜悲憫的心腸
在貧富懸殊的社會
站在弱者的身旁
求賜不死的信心
在六四廿五週年的哀悼聲中
恆存光明的盼望
堅固我們所立的志 所作的工
不離不棄 莫失莫忘
平反六四 平安中國
奉耶穌基督聖名祈禱 阿們
  • 美副總統萬斯在CPAC談信仰:基督教不僅是道德準則

    美副總統萬斯在CPAC談信仰:基督教不僅是道德準則

    美國副總統JD·萬斯(J.D. Vance)在2月20日的保守派政治行動會議(CPAC)上講話時談及個人信仰,他強調基督教不僅僅是一套道德原則,而是建立在耶穌基督死而復活的信仰之上。他也提及,信仰對他的個人生活和工作態度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他的發言被保守派評論稱讚有「非凡的福音清晰度」,也反映保守派領袖強調基督教價值觀對政策制定的重要性。

  • 約翰·派博:牧師使用 AI 寫講道稿是「邪惡」的

    人工智能(AI)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其在各行各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如今,也有牧師和基督教事工思考,AI 是否可以幫助他們更有效地完成講道、教學和通訊的任務。然而,知名神學家約翰·派博(John Piper)對此發出了強烈警告,他甚至用「邪惡」一詞來形容牧師使用 AI 生成講道稿的行為。

  • “上帝不會犯錯”:天生獨臂女孩 用行動回應所有質疑

    凱特琳·帕維(Katelyn Pavey)是一個真實的勵志傳奇。她天生只有一隻手臂,卻憑借堅定的信念和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難,不僅打破偏見,還成功進入大學壘球隊,實現了自己的運動夢想。她用自己的行動向質疑者證明:“上帝不會犯錯。”

  • 背誦聖經的力量——寫在「全美聖經比賽」之後

    《紐約時報》2024年11月報道了在佛羅裡達州奧蘭多舉行的第16屆「全美聖經比賽」(National Bible Bee)。約360名兒童和青少年齊聚一堂,參與這項比賽,其口號是:“認識神的話語,並使祂被人認識。” 對於許多非基督徒乃至基督徒來説,最令人驚嘆的是,在15至18歲組別的比賽中,參賽者需記憶近1,000節經文,總計超過20,000個單詞。

  • 《大衞王朝》:大衞王的傳奇即將登陸 Prime Video

    講述聖經人物大衞從少年成長為以色列歷史上最偉大君王的劇集,《大衞王朝》(House of David),將於 2 月 27 日通過亞馬遜 Prime Video 全球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