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美國國會外交關係委員會為2005《國際宗教自由年度報告》舉行聽證會。與會者指出中國政府在宗教自由方面的表現仍然很差,有國會議員則提出,布殊政府應對中國加強制裁。不過,一些行政官員表示,目前不要對中國操之過急。
中國今年連續第七次被《國際宗教自由年度報告》列在「特別關注國家」名單裏。根據自由亞洲電台發佈的消息,主持會議的國會外交委員會主席克里斯托弗•史密斯議員説,這表明中國政府無意改變其壓制宗教自由的政策。他又表示,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宗教迫害不僅範圍很廣,而且有系統地使用暴力。
他舉蔡卓華案為例説:「就在上星期,北京政府傲慢地藐視國際輿論和自身的職責,判處基督教地下教會牧師蔡卓華三年徒刑,罪名是蔡牧師違法印刷聖經。北京政府還判處對蔡卓華罰款兩萬美元,並對蔡的妻子和内弟判處較短的刑期。這都發生在北京,而不是邊遠的省份——從而可以把責任推到違規的地方官員身上。很明顯,這是中國政府的政策。這個最近的例證顯示北京繼續拒絕尊重宗教自由和人權的國際準則。」
史密斯議員指出,中國政府仍在力圖管制宗教事務,使宗教活動侷限在政府批准的組織和已登記的宗教活動場所,政府還控制宗教團體的發展和活動範圍,以防在中國政府控制範圍外形成任何可能與之相爭的權威。他表示,在中國,所有宗教人士都在遭難,但諸如新教、天主教地下教會、以及西藏佛教徒、維吾爾族穆斯林等少數民族信徒所遭受的災難最爲深重。「他們或者被任意拘捕和監禁,或者被関進精神病院和勞教所,倍受折磨,甚至被迫害致死。一個簡單的事實是:中國獨裁政權迫害、虐待自己數以百萬計的公民。」
而在聽證會上接受議員們詢問的國務院國際宗教自由大使約翰•漢福特也表示,中國政府踐踏人權和宗教自由的狀況沒有得到改善:「地下基督教團體、效忠羅馬教宗的地下天主教、維吾爾族穆斯林、藏族佛教徒、以及被政府視爲邪教的團體的成員繼續受到政府的恐嚇、騷擾和拘捕,有的被送到勞教所。」他又指出地下宗教團體常常面臨政府要求其在有關部門登記或加入官方教會的威脅。
漢弗德作出證詞後,史密斯議員質問爲何政府沒有根據1998年通過的《國際宗教自由法》給予中國政府制裁。漢弗德表示,美國已限制向中國出口執法人員使用的器材和技術,而中國破壞宗教自由的問題「相當複雜」,美國需要逐步推動中國政府對宗教自由的尊重,「對這個問題保持警覺,並逐步解決問題。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逐步增加對中國政府的壓力」。
而中方對此次《國際宗教自由報告》裏指責中國的內容表示強烈抗議,並説美國指責中國缺乏宗教自由沒有任何道理,是打著宗教自由的幌子干涉中國內政。中國媒體又引述一些中國官方宗教人士的話説,美國年度報告是對中國宗教自由狀況的嚴重歪曲。
2005《國際宗教自由報告》發表後,20多名衆議員聯名上書布殊,要求他在訪華期間就宗教自由問題向中方施壓。漢弗德在聽證會上對議員們保證,即將在11月19日到訪北京的布殊總統「一定會」將宗教自由問題作爲他會見中國領導人時的中心議題之一。
-
台灣牧師吳惠蘭呼籲全球宣教更多包容女性、青年領袖及華語教會羣體
在近日於巴拿馬舉行的COALA3.0(非洲、拉丁美洲與亞洲基督領袖會議)上,來自台灣的吳惠蘭牧師作為全球宣教領導層中的年輕聲音,為大會帶來嶄新視角。她呼籲全球宣教運動的未來需要更多包容女性、年輕一代及華語教會羣體。
-
85歲華人名牧唐崇榮下週赴俄羅斯巡迴佈道 深入中亞挑戰福音硬土
著名華人佈道家唐崇榮牧師將於下週開啟俄羅斯巡迴佈道之旅,以85歲高齡奔赴四城十場聚會。十場聚會中七場以華語主講,三場採用英語宣講並同步翻譯成俄語及烏茲別克語,旨在突破語言壁壘觸及更廣羣體。
-
更多青少年意識到社交媒體弊端 卻難言「戒斷」
雖然當代青少年不再熱衷成為網紅,但TikTok和YouTube已成為他們觀察世界的「數字窗口」。皮尤研究中心最新調查顯示,越來越多青少年認識到社交媒體的負面影響,但距離大規模遠離這些平台仍為時尚早。
-
西方主導時代即將終結?亞洲領袖呼籲建立新型教會夥伴關系
在巴拿馬舉行的第三屆「基督超越亞洲、拉丁美洲和非洲」(COALA 3.0)全球大會上,馬來西亞衞理公會榮休主教華勇博士發出強烈呼籲,敦促全球南方教會領袖承擔全球宣教使命的領導責任,並建立不受西方神學主導或財務依賴的真正夥伴關系。
-
梵蒂岡歷史首次 教宗方濟各葬禮使用普通話禱文
天主教已故教宗方濟各葬禮上的四句中文普通話禱文創造了歷史。作為耶穌會的一員,方濟各似乎決心追隨早期耶穌會傳教士前往中國的腳步,並希望改善與中國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