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华人福音普传会成立的第十周年。较早前,十周年感恩会已在华传位于全球八个国家和地区的办事处轮番召开,在美国的感恩
会也于11月13日晚间盛大举行,与500多名来自三藩市湾区的教牧及教会代表分享10年来的异象及工作进展,会上并有两名分别来自韩国和缅甸的华人宣教士作了感人见证。
抚今追昔,华传对普世华人的宣教工作有何心得呢?本报记者访问了刚刚结束东南亚事奉返美的华传国际总主任林安国牧师,请他对华传的今昔、华人的宣教与读者分享——
问:林牧师,请您回顾一下华传10年走过的历程,当初成立的异象与这10年间的发展。
林安国牧师:10年前,我们很盼望成立一个很好的华人差会,10年当中,我们都看见神在这方面的带领。现在华传在全球差派了40多位宣教士,建立了8个海外办事处,加上总部一共有9个。办事处的责任是征召宣教士,总部的责任是差派管理。
我们办事处里共有20多个同工,宣教工场上有40多个,加上各地的当地传道人共有30多个,华传现在有104个同工。我们看见神将这些同工差派到我们这里,又使我们的宣教工作发展到14个国家。
在新的10年里,我们的工作重点之一是发展中南美洲的宣教。(编者:林安国牧师在《华传十年感恩,拉美十年植堂》一文中提到,将联合有同样异象的教会及宣教士在拉丁美洲进行"十国十堂计划",将福音传给当地的华侨及华裔居民。据林牧师文中列出的数据,拉丁美洲共有将近105万华人居民,其中基督徒人数只有5,100,比例仅占0.49%,而整个拉丁美洲只有93间华人教会,神学院更是少得可怜,仅有4间。)另一个则是发展地中海一带的植堂工作。最近我们的宣教士到了土耳其,开始做当地华人的工作,然后透过中国人就可以进一步做当地回教徒的工作。地中海一带有信奉各种宗教的人:回教、佛教、东正教……也有很多中国人。我们在那里先踏足,然后看神如何带领。
我们的口号是"奔向骨肉之亲,走遍人居之地"。"骨肉之亲"指的是中国人,"走遍人居之地"指的则是传福音给万民。我们不止向自己的同胞传福音,在各地的中国人事工都是桥梁,让我们日后可做向当地人传福音的工作。
问:可否请您介绍一下今年11-12月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三地的事奉情况?
林牧师:我在马来西亚到了6间教会布道。当地有1,000个华人教会,一些教会请我去主讲差传聚会。在新加坡,我是与华福会配搭,为差会的领袖开一个会议。在印尼,我是去探访自己35年前开拓的教会。
印尼华人信主的比例很高,有的地方甚至高达20%至30%,新加坡也比较好,马来西亚我估计大约只有4%至5%。我们鼓励当地华人教会不要单单向华人传福音,也要做当地回教徒的事工。这也不单单是向回教国家的华人教会说的——所有的华人教会都应向当地民族传福音。神将华人分散到世界各地,如果华人都能向当地人传福音,福音就能传遍全球。
问:华传建立了环球差传网络,据您的观察,世界上哪一个地区的华人教会最有差传的心智呢?您觉得是为什么?
林牧师:香港和新加坡很不错。25%的香港教会有差传年会和差传奉献,这个比例比其他地区的华人教会都要高。新加坡差派的宣教士也很多,有400多名华人宣教士。香港差派了300多个。
原因主要是教会牧者看见大使命的重要,而不仅是自己教会的重要;大家都顺服大使命,同心开展差传工作。
这方面美国就做得比较差。台湾有3,000多间教会,但也很少参与宣教。
北美的环境太舒服了,使得大家都不想做(宣教),只有一点短宣,很难满足宣教工场的需要。北美华人教会的宣教策略也很弱。
要改变这个状况,需要有更多人看到传福音的价值高于物质的价值,需要价值观的调整。住在舒服的环境里,大家都不想动,只是短期出去,其实是做不了宣教工作的。如果看见传福音有更高的价值,肯放下、顺服,宣教工作就能有发展。所以,第一,信徒的物质主义和安逸主义要被突破,要将神的国度放在第一位,要顺服。顺服不单是口头上的,也要以生命来实践。
第二,宣教机构要强化,否则别人也不敢加入。要有好的系统、好的团队、好的策略。架构方面要有所改进。
问:有的宣教学者说,21世纪是华人宣教的世纪。请问您对此怎么看?
林牧师:"华人宣教的世纪",这是有问题的说法。现在说华人宣教的世纪,但华人的宣教士出得这么少,这么慢,华人都在赚钱。在中国大陆,人人都想赚钱。那还是不是"华人宣教的世纪"呢?
韩国比起中国,是一个很小的国家,但他们差派了1万2千个宣教士。中国呢,全球有8,000多个华人教会,总共只派出1,200个宣教士。华人经常都"得个讲字",头大大,手脚无力,没有行动。很多教会都很内向,也没有差传的心。
韩国教会之所以差传兴旺,有很多原因,我想最重要的是他们有祷告的生命和信心,祷告之后亦得到圣灵的启示。如果在华人教会,想叫信徒早上5点起床祷告很难,不要说5点,6点、7点、8点都难。很多华人教会不是祈祷的教会。也不是信心的教会。什么都要自己先预备好,有了钱再想行动。但是韩国教会呢,想都不用想,一切凭信心来做。
想要差传兴旺,每个教会都要成为圣灵引导的教会,祷告禁食求圣灵的声音和启示。首先要在祈祷这方面下夫,第二就是信心,要带著信心顺服圣灵。华人教会经常查经,但查了之后不去行。教会要成为信心的教会,依靠圣灵的工作,明白神的旨意,将这旨意行出来。
此外,华人教会缺乏差传教育。圣经讲得很多,但对整个传福音的事业、神的国度的发展、圣经的天国观,却缺乏教育。很多教会只为自己教会的利益著想,希望有多些人、多些钱。但如果秉持著圣经的天国观,差传就会出现很不一样的面貌。
-
85岁华人名牧唐崇荣下周赴俄罗斯巡回布道 深入中亚挑战福音硬土
著名华人布道家唐崇荣牧师将于下周开启俄罗斯巡回布道之旅,以85岁高龄奔赴四城十场聚会。十场聚会中七场以华语主讲,三场采用英语宣讲并同步翻译成俄语及乌兹别克语,旨在突破语言壁垒触及更广群体。
-
更多青少年意识到社交媒体弊端 却难言"戒断"
虽然当代青少年不再热衷成为网红,但TikTok和YouTube已成为他们观察世界的"数字窗口"。皮尤研究中心最新调查显示,越来越多青少年认识到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但距离大规模远离这些平台仍为时尚早。
-
西方主导时代即将终结?亚洲领袖呼吁建立新型教会伙伴关系
在巴拿马举行的第三届"基督超越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COALA 3.0)全球大会上,马来西亚卫理公会荣休主教华勇博士发出强烈呼吁,敦促全球南方教会领袖承担全球宣教使命的领导责任,并建立不受西方神学主导或财务依赖的真正伙伴关系。
-
梵蒂冈历史首次 教宗方济各葬礼使用普通话祷文
天主教已故教宗方济各葬礼上的四句中文普通话祷文创造了历史。作为耶稣会的一员,方济各似乎决心追随早期耶稣会传教士前往中国的脚步,并希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
记者揭跨性别产业内幕:超人类主义、企业政治利益合作圈
一篇深度报道揭示,美国富商和企业在推动跨性别产业的背后,可能暗藏著一个更大的动力——推进超人类主义(transhumanism),以及无穷的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