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第十屆LOGOS論壇 中港台美學者對談信仰、文化、科學及社會議題

2025 Logos International Forum 1
2025 Logos International Forum上週六(5月3日)在浸會大學舉行,對四大主題進行深入研討交流。 基督日報

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及社會科學院中華基督宗教研究中心主辦、2025 Logos International Forum上週六(5月3日)在浸會大學舉行,對四大主題進行深入研討交流,包括「信仰與中國文化」、「信仰與心理健康」、「信仰與職場」及「信仰與科學」,期望鼓勵基督徒在信仰基礎上建立整全的世界觀,超越聖俗二分的觀念障礙,實踐信仰於生活各個層面。

Logos International Forum每年邀請全球各地學者及專業人士參與,探討社會及文化議題。今年適逢十週年,論壇邀請了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台灣及美國的學者和專業人士的參與。四個主題的論壇由不同的機構負責,香港浸會大學中華基督宗教研究中心負責「信仰與中國文化」,香港整存普及健康精神協會負責「信仰與心理健康」,香港專業人才服務機構負責「信仰與職場」,亞洲科學與信仰學會負責「信仰與科學」。

主辧單位表示,論壇為與會志同道合者提供機會, 分題探討他們關注的社會及文化議題。「信仰與中國文化」 及 「信仰與科學」聚焦信仰的理性探討,而「信仰與職場」及 「信仰與心理健康」則檢視影響社會整體發展的關鍵議題。儘管短短數小時的交流僅能初步觸及這些深邃主題,但論壇的意義在於展現信仰在當代廣泛社會與文化議題中的現實相關性。

除「信仰與科學」只在線上進行外,其餘三個論壇均在浸大場地進行,並在線上提供同步直播。

2025 Logos International Forum 2
會上亦有來自香港、台灣、內地的學者發表回應,互相交流,氣氛熱烈。上圖為梁燕城博士到場發言。 基督日報


信仰與中國文化論壇:理想人格與生死觀——基督教與儒學對談

「信仰與中國文化論壇」是今次的主打環節,由浸會大學中華基督宗教研究中心負責,期望以基督教與中國文化對談的方式推動在華基督教的處境化運動。上午場邀請了兩位成名學者,分別是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及主任唐文明,以及台北中華福音神學院前院長周學信以「君子與信徒」的主題框架內,作基督教與儒學對談。儒家提出的「君子」理念以追求這樣一種理想人格,即在誠中敬天命而知天意,修身養性而齊家治國。基督教對信徒也有一種人格要求,即在信心中跟隨耶穌,尋求並遵循上帝旨意而行,在世人面前見證基督。君子與信徒引導了兩者不同的生存方式。會上學者交流二者彼此共存共進的進路。

下午場則以「死亡與永生」為題,由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鄭州大學哲學院院長王中江與代表基督教的台灣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哲學與神學研究院主持人曾慶豹作基督教與儒學對談。

除了主講員外,會上亦有來自香港中文大學、澳門大學、雲南保山學院、山東大學、湖南吉首大學及福建武夷學院等學者與談。大會會後會議將組織學者對整個對談撰文評議,並在公開學術雜誌發表。

信仰與科學論壇:科學與信仰關係、前定和諧思想對當代信仰哲學的啟示

「信仰與科學論壇」由亞洲科學與信仰學會主辦。上午一場論壇題目為「當代科學與信仰關係的學理闡釋」,北京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劉孝廷主講,香港教育大學科學與環境學系副教授及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應屆亞洲科學與信仰學會會長陳文豪回應。

劉孝廷教授認為,理解科學與信仰關係時必須把宗教和信仰區分開。其中,信仰和科學理性都可看成純粹精神現象,兩者並無必然衝突;而作為信仰社會「外殼」的宗教,和作為社會現象的科學倒可能時常處於某種張力中。陳文豪回應時則指出,科學與宗教在解釋世界的過程中並不矛盾,反而可以互相補充。基於物理主義的角度,科學專注於自然現象的因果關係,,並受限於其方法論。相對地,宗教能賦予科學現象以人文意義。兩者可視為不同的維度,互相補充,促進對人類經驗的全面理解。

下午場「萊布尼茨前定和諧思想對當代信仰哲學的啟示」由大連理工大學哲學系教授郭菁主講,香港浸會大學宗哲系教授、中華基督宗教研究中心主任關啟文回應。郭菁教授認為,萊布尼茨以「前定和諧」思想(Leibniz's Harmonie préétablie) 論證上帝存在的必然性。相較於本體論、偶因論、自然神論等證明方式,其論證的優勢在於它不僅化解了必然與自由的矛盾,也將信仰與理性協調統一,這在今天仍有啟迪作用。

2025 Logos International Forum 3
信仰與科學論壇上,北京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劉孝廷透過視像主講首場「當代科學與信仰關係的學理闡釋」題目,亞洲科學與信仰學會會長陳文豪(下左)回應。下午場「萊布尼茨前定和諧思想對當代信仰哲學的啟示」由大連理工大學哲學系教授郭菁(下右)主講。 基督日報

信仰與職場論壇:變局中的領導力

「信仰與職場論壇」是唯一隻在網上進行的環節,由香港專業人才服務機構主辧,香港專業人才服務機構 (HKPES)董事、前香港企業高管鄧有信主持。在全球政治與經濟格局變遷的背景下,香港基督教職場信徒的挑戰日益凸顯。隨著中美貿易關係持續惡化,香港及亞洲地區面臨嚴峻的經濟不確定性,商業機構、公共事業、非牟利機構甚至教會都需應對生存與發展的挑戰,在此情境下,如何選擇前行之路,如何在利益與核心價值之間取得平衡,成為了每位領導者的重要課題。今次論壇設了三個主題以回應,「變局中領導者的前路選擇」、「變局中領導者的核心價值」及「變局中領導者的成長意識」均由John Maxwell 領導力認證培訓師、前跨國企業高管葉志易(Scott Yeh)主講。會上亦安排了其他富企業管理經驗的成員作回應。

信仰與精神健康論壇:信仰與心理健康、香港兒童和青少年的精神健康

「信仰與精神健康論壇」上,香港大港醫學院名譽臨牀教授、浸大宗哲系研究員黃德興教授以"Faith & Mental Health: A Holistic Approach (信仰與心理健康:整全的角度)為題主講。他根據路加對耶穌作為一個人的評價、多層次個人話語詮釋學以及臨牀案例研究,主張一種基督教信仰傳統促進、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方法。

香港城巿大學社會工作系教授及研究生院副院長郭黎玉晶教授(Prof. Sylvia Kwok)主講「香港兒童和青少年的精神健康」。黎教授展示一項心理健康研究項目的發現,表明父母心理健康對學生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影響重大,提出整個學校的積極教育方法和支持性幹預計劃的必要性。

Logos International Forum每年一度舉行。去年第九屆的主題涵蓋人生與苦難、生生與創造、當代社會的父親角色、創業中的信仰反思以及人工智慧的信仰反思等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