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崇榮牧師開始信息首先問了會眾一個問題:「你們愛聽好話還是真話?」眾人回答「真話」。「真的嗎?連這句話都可能不是真話。」唐牧師強調,耶穌被釘十字架是因為他不講好話而講真話。
唐牧師指出,多數人都會想:「我們生命就是這幾十年,到底怎麼過這一生?我們到底是誰?我們活在世界上的意義是什麼?我們從哪裏來?有一天離開這個世界,我們要到哪裏去?」
曾經一個年輕人問「我是誰 (Who am I) ?」,這是人類歷史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這個問題又帶來了三個方面:第一是「誰問?」(我問);第二是「問誰」(問我);第三是「問什麼」(我是什麼)。
唐牧師指出人類歷史上多少偉大的文化、哲學、宗教也嘗試著要解答這個問題。他説:「世界所有最大的文化,一定會思想:人到底有什麼價值,人到底有什麼意義?如果做人是沒有意義的,我們為何會思想做人的意義?那我們又在哪裡可以找到做人的意義?意義本身到底存在不存在?」
「這是我們做人最艱難的地方,很多華人特別是海外華人,到處做兩件事:什麼地方有舒適的生活?什麼地方可以賺更多錢?中國人常把自己的價值與錢等量。」很多人不讀文學、歷史、哲學,因為這些不容易賺錢。唐牧師發問「難道我們的生命就是為了賺錢嗎?」從古至今,人都在尋找人的價值,人在宇宙中間的地位。人與動物是不一樣的。
2,400多年前,中國的孟子出現,從「心性」來尋找人的價值。唐牧師説:「雖然孔子比孟子早,但是孟子除了承繼孔子的哲學以外,孟子還更深思想『人的價值在哪裏?』。後來他從心性裏面找答案。」人與萬物都不一樣,人之所以為人是怎樣的?孟子認為主要有四個方面:「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辭讓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與孟子幾乎同一個時期,西方也出現了亞裏士多德在尋找人的價值。他指出人和動物之間的區別:人有理性,動物沒有理性。他認為人有思考、研究、推理、比較、分析的能力。
所以,東方文化就從孟子關於「心性」發展到現在,西方文化就從亞裏士多德關於「理性」發展到現在。唐牧師繼續用各個例子講解這兩點。
唐牧師再説:「孟子所講的良心是人心的一部分,亞裏士多德所講的理性是人生命的一小部分。人還有公義的觀念、法律的創造的能力,人還有一些沒有哲學家看出來的東西。」
人的生命是一個很奇妙的生命,生命不等於家產。我們應該從信仰重新建立我們的生命。為什麼建立生命需要從信仰開始呢?唐牧師回答説:「你不能活在你的限制裏面,信仰是什麼?不是簡單的自信心,更不是無用的迷信。迷信是信仰的錯誤,我們有信仰的時候,我們在真理中間肯定我們對真理的知識。」
唐牧師再用三個例子來講解:第一、真正的愛情要交給真正可信的愛人;第二、真正的明白要跟真正的真理發生關係;第三、真正好的speaker(講員)要忠於原來的聲音。
他説:「上帝創造了理性,用『啟示的真理』引導神所創造的理性。今天我要你做一個真正誠實的人,真正明白這個原則:真正的信仰不是殺掉你的頭腦、謀殺你的理性。當你的理性忠實回到真理面前而降伏的時候,這是真的信仰。我過去離開了我的狹窄,回到上帝面前。」
十九世紀兩個不可知論哲學家先驅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和史賓塞(Herbert Spencer),都是達爾文的好朋友,他們當時自告奮勇把達爾文的學説傳達到整個英語世界。唐牧師同時也説明,赫胥黎和史賓塞兩人都承認人的良心或者人的理性都沒有可能是從進化過程中產生出來的。
唐牧師在佈道的最後強調神把「良心」、「理性」等這些也都放到人裏面後,人才成為了人,人的生命也有了價值。有眾多弟兄姐妹回應呼召做決志禱告或者立志更加扎實尋求真理、效法耶穌的生活。
歡迎弟兄姊妹向唐崇榮國際佈道團訂購唐牧師本次巡迴講道,扎實尋求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