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之角各國的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乾旱氣候的影響,不僅缺少糧食,而且徹底摧毀經濟。當地小農場的農民向來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缺少市場與技術,導致經濟很難發展壯大。如今,反常的氣候與食品價格的猛漲,給他們帶來更大的混亂和災難。相對之下,在降雨量稀少的乾旱環境中,放牧是比較有效的謀生方式,因為可以到處流動,比農民有更強的適應性。然而,大部分牧民還是生活在貧困線之下,他們不只受到頻繁乾旱的嚴重影響,也被排除在政治決策之外。政治領袖們更希望牧民們在一個地方定居下來不再遊牧,一些牧民指責政府掠奪土地,強行趕走牧民。除此,族羣之間的衝突,威脅到這地區的穩定, 2025年之前,嚴重的健康問題將成為這個地區的一大挑戰。
禱告:
親愛的天父,我要繼續紀念非洲之角各國的需要,求你供應他們一切所需,叫他們實實在在經歷你是「耶和華以勒」的神。阿們。
默想:
思想控制--想要 boulethe 所以凡想要與世俗為友的、就是與 神為敵了。〈雅4:4〉你也许會説:「我並沒有與這世界為友。經文説的不是説我,我是信耶穌的。」若仔細地查考這個希臘原文,會發現「想要」這翻譯,並沒有完全捕捉雅各想要説的。原文boulethe,含有些不尋常卻極為要緊的意思。它和另一個希臘字thelo,有以下的區別: boulethe 的字根是boulomai,表示消極地接受或願意地進入世界的安排,而thelo表示積極參與在世界的事中。你看雅各不是説我必須積極追求這世界衡量的標準,我只需傾向那方向就可,只需要做一點點,就是希望它們可以那樣就行。「我想要的,其實對我是有利的,不明白神為什麼要讓事情這麼難。」這是消極地否定神的至高無上和神的管教。「神為什麼不讓我贏,那樣我能更好地服事祂。」這是消極地希望用興旺做為神接受人的尺度。「如果他們不來找我,我就能對主耶穌忠誠。」這是消極地否認神為人選擇處境,以及用逆境達到祂的目的。「一旦我搞定這事以後,就會捐更多錢給慈善機構。」這是消極地接受世界的優先順序。「可是我現在沒時間處理這事,我已經約了人。」這是消極地否認是神在介入和打亂我的生活。繼續吧!再加上一些別的。我們需要做的只是隨從世上的名門望族,希望美夢成真。雅各指出,如果你的夢想不是充滿主耶穌的願望,就很容易採納另一種標準。一旦在曠野遇到魔鬼,你就被擊敗。口腹的需要、社區的認可、或地上的權力,這些都引誘你,使你自己成為神的敵人。
-
2025全球守望名單:3.8億基督徒遭逼迫 北韓踞首位
監察全球宗教自由機構「敞開的門」(Open Doors)公佈2025年《全球守望名單》(World Watch List),統計數據顯示,全球超過3.8億基督徒因信仰而遭受甚高或極高的逼迫,其中中亞和非洲國家高居前10位。
-
信仰與中國文化論壇:「儒家君子」與「基督信徒」的跨界對談
2025 Logos International Forum (LIF)5月3日在香港舉行。其中信仰與中國文化論壇上半場次的會議以「君子與信徒」為主題,聚焦於儒家文化中的「君子理想」與基督信仰中的「信徒典範」,旨在通過深度的跨文化對話,探尋這兩種源遠流長的人格理想在現代社會中的價值與意義。
-
從温州走到大阪的中國傳道人:「我在日本『織帳篷』,也在等復興」
基督日報採訪了一位現居日本大阪的80後中國傳道人蔣道,瞭解他為何從信仰「飽和」的温州走出去,又如何在宗教冷淡的日本堅持宣教異像。
-
白煙升起!新教宗良十四世上任 將領導全球14億天主教徒
冒白煙了!白煙於羅馬時間5月8日晚6點07分從西斯汀聖堂煙囱升起,名號為「良十四世」、69歲的美國籍樞機主教羅伯特·普雷沃斯特(Robert Francis Prevost)當選為天主教會第267任教宗,他將領導全球14億羅馬天主教徒。
-
《尼西亞信經》歷史探討:界限與包容 1700年後的信仰堅守與教會反思
今年適逢尼西亞大公會議1700週年,香港崇基神學院推出三輯神學對話視頻,主題為「我們眼中的《尼西亞信經》」。《尼西亞信經》全稱為「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歷經325年尼西亞會議與381年君士坦丁堡會議兩次重要會議而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