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智能設計論」去年被賓州聯邦法院裁定不得進入公立學校科學課堂,這一裁決也被全美進化論支持者視爲一次壓倒性的勝利,越來越多的科學課教師卻表示,他們在教學中日益面臨著學生及家長對達爾文進化論的質疑和挑戰。
據美國之音報導,上個月,來自美國各地的大約1萬5千名科學課教師出席了全國科學課程教師協會會議,而他們當中很多人都參加了會議特地為「智能設計論—進化論」議題設置的論壇。擔任高中生物課老師長達15年的朱麗•布克曼説,學生在對進化論提出越來越尖鋭的問題:他們不反對老師教他們物競天擇的進化理論,但他們提出的有關人類起源、化石的缺失環節等問題卻使老師難以招架。帕崔克•格拉迪所在的加州奧蘭治縣有大量基督徒人口,他發現當自己的學生在家裏受到基督教啓蒙教育之後,對公立學校教授的進化論觀點不免充滿了抵觸。另一位與會老師則表示,她的學生所問的基本神學問題,恰恰是對她來説「最成問題的問題」。
如今試圖達爾文進化論分庭抗禮的智能設計論——又稱「新達爾文主義」,認爲世間生物構造複雜而奇妙,並且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再進化,因此它們並非經過自然選擇的產物,而是由某種超級智慧設計而成。但因爲無法通過科學手段驗證,智能設計論並沒有確定創造者的身份。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賀志勇博士日前在香港舉行的一次研討會上指出,智慧設計論至今在科學界未被廣泛接受,是由於當今科學界已把進化論奉為圭臬,形成了十分強烈的自然主義的意識形態和世界觀。他又以中古時期教會不願意接受「地動説」為例,來説明要令當今科學界改變想法之難。
不過,智能設計論近年來也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支持。今年年初,500名美國科學家聯署一份公開聲明,表示對「隨機突變」和「自然淘汰」的能力是否能解釋今生命的複雜性感到懷疑,「達爾文理論的證據應被小心驗證。」參與聯署的科學及文化發現研究中心 (Discovery Institute's Center for Science & Culture) 副主任約翰•維斯特博士説,達爾文主義者利用法庭、媒體及學術委員會等渠道把異見聲音壓住,然而這種壓制反而激起更多科學家站出來表明立場。
而在多佛學區訴訟中引起矚目的進化論教科書作者、布朗大學教授肯•米勒,也在出席上月的科學教師會議時承認,雖然他所著的教科書在賓州法庭上獲得了勝利,但進化論仍在全美各地面臨著挑戰。他表示,進化論最使人困擾的地方,在於其無法解決「人從哪裏來」、「我是誰」這樣的問題,而科學課教師們在課堂上要有的最重要的觀念,就是應尊重學生的宗教信仰:「我認爲,宗教和科學呈現出一個完整的世界觀。……信仰和科學都是來自上帝的禮物,如果理解得當,二者是可以互補的。如果正確地理解二者,它們就不會互相衝突。」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