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基督使者協會近日公佈「北美華人基督徒知識份子的屬靈需要」問卷調查結果。該調查在去年10月至11月期間,共確認1,800份有效問卷。
受訪者中近54%是從中國大陸來到北美第一代移民,從台灣和香港過來的移民各佔28%及約10%。超過7成受訪者具有研究所或專業學院以上之學歷,另外21%左右是大學畢業生。
回應問卷調查的人當中,只有28%左右是平信徒,其餘近70%都是牧師、傳道人、執事、長老或同工。
調查問卷一共有36道題目。其中第13-18題,提問有關參與服事和門徒訓練的經驗。被問及有何因素會鼓勵華人基督徒知識份子參與服事時,最多人認為「裝備自己來知道神的旨意」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接受門徒培訓」,以及「在職業、家庭及教會服事取得平衡」。有7成受訪者表示曾經接受過門徒訓練,而在門徒培訓的三個階段「基本的基督徒生活」、「各種事奉的裝備操練」及「領袖訓練及操練」當中,「基本的基督徒生活」以壓倒性票數被視為訓練中最重要的一環。值得留意的是,未有接受過門徒訓練的受訪者則最為期待接受「各種事奉的裝備操練」這一部分。
第20-25題是有關接受培訓的途徑及方式。受訪者被問到除了聖經之外,有哪些書籍可以裝備基督徒知識份子去傳福音的。大部分認為「裝備自己來知道神的旨意」的書最有幫助,另外有關「基督徒的子女教育」及「基督徒婚姻家庭問題」的書也非常受歡迎。
培訓的方式方面,受訪者最喜愛的是能夠與講員面對面的教學,另外就是通過看DVD多媒體教學課程來自我訓練。同時,受訪者也認為「參加聚會,接受面對面的教學訓練」最能幫助到屬靈的成長,自己讀書及通過網絡上的文章、影片自己來學習亦頗為有效。對於網絡上的博客、論壇上的資訊,大部分人不甚接受。
第26-29題是訪問讀者有關網絡的使用習慣。65%的受訪者表示,已經非常習慣使用網絡,但是較少用來讀網絡上的福音書籍文章或培訓材料,只有稍為超過一成人正在熟悉使用網絡來尋找及獲得屬靈資訊。在非上班時間,上網使用電郵、看新聞、讀非新聞類文章的分別約有90%、75%及58%,看基督徒網站的則有62.1%。看博客、網絡論壇的有19.6%,使用Facebook的有22.7%,使用Twitter的只有1.2%。
如欲查詢問卷調查詳細結果,請點擊基督使者協會網站下載資料:《北美華人基督徒知識份子的屬靈需要的問卷調查》。
相關報導:
使者協會紐約慶祝成立四十五週年 (2009.06.04)
基督使者協會回顧08年事工發展 (2008.12.17)
-
印尼Arise領袖高峯會啟動 呼籲Z世代投身普世宣教
為期四天、旨在動員亞洲新一代基督徒領袖投身普世宣教的「Arise領袖高峯會」(Arise Leadership Summit)於週一在印尼開幕。開幕式以多彩的文化慶典、敬拜,以及以「亞洲興起為宣教力量」為主題的專題演講拉開序幕。
-
從聖經看21世紀門訓契機 牧者籲華人教會培育在地宣教力量
在近日舉行的全球華人宣教(網絡)會議上,於宏潔牧師向與會牧者發出呼籲:華人教會應當把握門徒培訓與屬靈傳承的契機,讓下一代信徒成為在地的跨文化宣教士。
-
唐崇榮牧師北美告別音樂之旅:一生使命 終極獻禮
兩年前(2023年),83歲的唐崇榮牧師在美國舉行他最後一次告別福音佈道會,並許下承諾:若再踏上美國土地,必將攜印尼音樂家同行。2025年7月,從印尼腹地到日本東京,再橫跨北美大陸,這一承諾在七座城市的盛大巡演中圓滿實現。
-
使命營商推動者分享:營商宣教締造機會 福音轉化得著社區
在Hope for Next Generation主辦的「2025可持續宣教研討會」上,資深商界人士葉青華分享了商業與宣教的結合之道。擁有30年跨國營商經驗的他,曾在中國香港、比利時、日本和美國等地工作,深入探討了商業活動在神國度中的獨特角色及其對宣教的影響。
-
十年體悟:一位牧師從規律運動中構建的「運動神學」
現代人生活在一個屏幕主導的時代,久坐不動是常態。大衞·馬西斯牧師(兼作家)經過十年規律運動與靈性默想,開創性地提出「運動神學」——基督教的運動觀。其新著A Little Theology of Exercise(中文暫譯《運動神學簡論》)將聖經智慧與現代運動科學相融合,為基督徒提供了一套身心合一的健康實踐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