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家發現:二千年前耶穌與門徒走過的石塊路

考古學家發現:二千年前耶穌與門徒走過的石塊路
考古學家發現:二千年前耶穌與門徒走過的石塊路

以色列文物管理局(Israel Anqituities Authority) 宣佈,在耶路撒冷的石匠山(Har Hotzvim)附近進行發掘時,發現了一個大型石灰石採石場,其中一些石板可能是用於修建2000年前耶穌和門徒使用的道路,以及希律王及其後裔指揮的建築項目。

這項驚人發現於8月5日由聖經考古學會(BAS)報道。據悉這是該地區第二聖殿時期最大的發現之一。其中一些石塊每塊重達2.5噸,被用作大衞城發掘的朝聖路的鋪路石,此為一條有2000年歷史的石板路,耶穌本人和門徒都曾走過,它連接著基督醫治盲人的西羅亞池和祂祈禱的猶太聖殿。

測量尺寸和「地質特徵」證實這些石塊的用途,這個採石場出產的石塊很可能在第二聖殿晚期耶路撒冷的眾多皇家建築項目中被使用。這些項目始於公元前37至公元後4年希律王統治時期,包括聖殿山地區的擴建。

希律大帝在位期間指揮了大規模的建築工程,使猶太地區變得繁榮昌盛。考古學家認為,採石場的石頭可能被用於擴建耶路撒冷聖殿、希律大帝的遺體埋葬地(即希羅底)以及凱撒利亞港口城市的建設。

聖經考古學會最新消息稱,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的發掘可能有助於回答希律王家族在耶路撒冷的項目從哪裡獲得建築材料的問題。

迄今為止,已發掘出約一英畝的採石場,但該遺址還有更多的秘密有待揭開。據《以色列時報》報道,該遺址被維坦尼亞(Vitania)公司指定用於工業和商業開發。考古學家在現場發現了數十塊大小不一的建築石塊,以及採石和切割壕溝,其輪廓顯示了正在開採的石塊的大小。

除了希律大帝建造的聖殿外,這些大石頭還將用於耶路撒冷的聖殿山,希律王的孫子希律·阿格里帕一世也曾使用這些石料建造耶路撒冷的「第三道牆」以及其他一世紀的宮殿和建築。

  • 宣教環境巨變,國際夥伴如何繼續與中國教會同行?

    宣教環境巨變,國際夥伴如何繼續與中國教會同行?

    隨著中國宣教的黃金時代逐漸遠去,事工的動態正在發生劇變。外籍工人被迫離開,當地教會面臨日益加劇的打壓。在這樣的環境下,國際信徒羣體如何繼續支持並與親愛的中國弟兄姊妹同行?最近的一次旅程讓我深刻思考一種新的夥伴模式,以及神如何繼續傾注祂的愛,並在中國開展祂的工作。

  • 特朗普政府簽署法令 禁止男跨女參與女子運動

    美國當前總統特朗普於2月5日簽署行政命令,正式禁止生理男性以女性身份參加女子運動。

  • 2025全球差傳數據出爐:亞洲未得之民最多 宣教資源分配不均

    香港差傳事工聯會近日發佈《2025全球差傳數據》。針對全球差傳現狀及未來趨勢進行四項觀察,發現全球只有3%宣教士被派往未得之民地區,而教會用於差傳的奉獻亦不足一成。

  • 為什麼這麼多超大型教會似乎存在腐敗?

    近年來,超大型教會(Megachurches)成為了輿論關注的焦點。坦白説,其中一些批評是完全有道理的。在許多人看來,這些教會更像是運作成熟的商業機構,而不是單純的敬拜場所——它們擁有龐大的預算、華麗的佈道製作,有時甚至是牧師家族成員充斥教會薪資名單。正因如此,人們常常會問:「超大型教會是否腐敗?」 這是一個合理的問題,值得深入探討。

  • 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呼籲推動貿易外交手段 改善中國宗教自由狀況

    在2025年2月4日舉行的國際宗教自由峯會(IRF Summit)上,關於如何通過結合貿易與人權議題,改善國際宗教自由狀況的討論成為一場分會的重點。這場分會討論了美國如何利用外交手段和貿易槓桿,推動包括中國在內的「特別關注國」(CPC),改善宗教自由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