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展新書《我和我的孩子怎麼了》 青年主角現身分享網絡沉溺重生實錄

書展新書《我和我的孩子怎麼了》 青年主角現身分享網絡沉溺重生實錄

青少年網絡沉溺問題持續受到社會關注,香港基督教服務處7月17日在香港書展基督教坊「有Say廣場」舉辦分享會,邀請過來人現身説法,並請來精神科醫生分析青少年沉迷網絡的原因。

韓國最新民調: 8成受訪者不信「同性戀是天生的」

韓國研究機構「輿論」 新近完成一項性少數羣體認知度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越來越多人認為同性戀取決於社會環境和個人選擇決定的,而非「生來就是」。

韓國最新民調: 8成受訪者不信「同性戀是天生的」

香港書展基督教坊主題「文字陪伴」 打造「有温度的閲讀之旅」

第35屆香港書展7月16日正式揭幕。基督教出版聯會延續傳統,在書展設立「基督教坊」作為基督教特別展區。基督教坊每年都有特定主題,今年主題「文字陪伴」(Stand By Me),讓讀者體驗「温度閲讀之旅」。

香港書展基督教坊主題「文字陪伴」 打造「有温度的閲讀之旅」

研究發現讀聖經比運動更有益身心健康

美國聖經協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簡稱ABS)近日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相較於運動、冥想或與朋友相處,閲讀聖經在減輕壓力、緩解焦慮和孤獨感、提升希望感等方面更具成效,是一種更有效的自我關懷方式。

研究發現讀聖經比運動更有益身心健康
  • 美國教會借匹克球運動拓展社區與福音事工

    美國教會借匹克球運動拓展社區與福音事工

    匹克球(Pickleball)已成為美國增長最快的運動,如今約有近2000萬人參與。而如今,教會也開始利用這項熱門運動建立社區關系,甚至拓展福音工作。

  • 唐崇榮牧師發文悼念:約翰·麥克阿瑟安息主懷,享年86歲

    「如果你還不認識約翰·麥克阿瑟,那你可能尚未意識到他為這個世界帶來了多麼巨大的貢獻。他留給世界的是一個滿載講道與寫作的屬靈遺產。」印尼佈道家、STEMI國際事工創辦人唐崇榮牧師説。

  • 專訪華人護教學者駱德恩博士 為辯明真理尋索「不信的理由」

    華人護教學學者駱德恩博士( Dr Andrew Ter Ern Loke)新出版英文新書《The Biggest Questions of Existence》,以謹嚴的學術思維、深入淺出的文字,將多年來刨根究問的難題逐一解答。《基督日報〉訪談駱博士, 對他為何投身護教學、護教方法以及他的文化護教使命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 約翰·派博:關於全球宣教與狹隘的民族主義

    「9·11」事件之後,這個世界更需要被提醒:美國人並非等同於基督徒。我們「首先不是美國人、加拿大人、英國人、俄羅斯人,或尼日利亞人。在每一個國家,我們都是寄居者。我真想站在高樓頂上,對所有民族主義傾曏者大喊:『在每個國家裡,我們都是寄居者!』」寄居者,意思是「在美國,我也是一個異鄉人」。

  • 「709十週年暨法治與信仰自由」研討會:律師家屬、美國政要呼籲關注中國人權狀況

    在中國「709大抓捕」十週年之際,一場主題為「709十週年暨法治與信仰自由」的研討會於本週二在美國國會山舉行。此次會議由對華援助協會(ChinaAid)與光傳媒(Shining Light Media)聯合主辦,匯聚人權律師家屬、流亡維權人士、美國政界代表及宗教自由倡導者,反思中國法治與信仰自由的現狀,並呼籲國際社會持續關注。

  • 美國國税局:牧師在講道中表態支持政治候選人 不違反約翰遜修正案

    美國國税局(IRS)本週一(7月8日)表示,牧師及其他宗教領袖若在宗教聚會中向會眾表達對特定候選人的支持,並不違反《約翰遜修正案》(Johnson Amendment),也不會因此失去501(c)(3)免税資格。此舉或將改變教會參與公共事務的方式。

更多
  • 賓大同意糾正跨性別參賽爭議:恢復女子選手成績並公開道歉

    賓大同意糾正跨性別參賽爭議:恢復女子選手成績並公開道歉

    賓夕法尼亞大學(UPenn)近日與美國教育部就跨性別運動員參賽所引發的《第九章》(Title IX)合規性調查達成和解協議。根據協議,賓大將恢復所有原屬於女子選手的游泳記錄,並向受影響的女性運動員道歉。

  • 美國建國先賢的八大教訓,今天仍值得銘記

    美國建國先賢的八大教訓,今天仍值得銘記

    美國的建國先賢(Founding Fathers)有時會遭人詬病。他們當然並非完人,也有自身的缺點。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完成了一場改變世界的革命。他們深知這是一項長期的建造工程,而這場變革至今仍深刻影響著世界。

  • 意大利華人神學院迎首屆畢業生 梁家麟院長:盼改變歐洲華人教會生態

    意大利華人神學院迎首屆畢業生 梁家麟院長:盼改變歐洲華人教會生態

    位於羅馬的意大利華人神學院(簡稱「意神」)自2021年成立以來,經歷四年發展,雖然過程中面對不少挑戰,但已逐步邁向正軌。院長梁家麟博士在接受林以諾牧師Youtube頻道訪問,分享意神的現況及計劃,以及華人在意大利的生存現狀等。

  • 聖經中被誤解最多的一節經文

    聖經中被誤解最多的一節經文

    高中時,我是校棒球隊的遊擊手,渴望每次上場就能把球擊出本壘。在那段青少年時期,我遇見了腓立比書4章13節:「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我心想:「哇,耶穌會讓我每次都能全壘打。」但不久我就發現,這節經文雖然廣為引用,卻也是最常被誤解的一節。

  • 「贊美之泉」推出第30張敬拜專輯《深愛耶穌》

    「贊美之泉」推出第30張敬拜專輯《深愛耶穌》

    華人敬拜音樂事工「讚美之泉」日前發行第30張全新創作敬拜專輯《深愛耶穌》,收錄15首全新詩歌,帶領敬拜者在不同生命情境中,重回對主起初的愛,深情敬拜、堅定前行。

  • 研究揭示:基督信仰與家庭融洽助力子女心理健康

    研究揭示:基督信仰與家庭融洽助力子女心理健康

    在近日於香港舉行的家庭論壇上,最新研究顯示,家庭融洽有助提升子女的心理韌性與助人行為。李樹甘博士講解研究結果時指出,基督信仰能穩固親職教養與家庭關係,是促進家庭健康的關鍵力量。

  • 加拿大森林發現神秘石刻:瑞典語主禱文或揭示19世紀信仰印記

    加拿大森林發現神秘石刻:瑞典語主禱文或揭示19世紀信仰印記

    一塊隱藏在加拿大偏遠森林中的岩石,因一場大風颳倒一棵大樹而重見天日,上面刻有255個神秘符號。經過長達數年的研究,加拿大考古學家近日確認,這些符號實為用北歐古文字——盧恩文(Runes)書寫的瑞典語《主禱文》。

  • 不列顛信仰新象:復興悄然重塑英國教會

    不列顛信仰新象:復興悄然重塑英國教會

    新冠疫情過後這幾年,英國的信仰氛圍悄然發生了變化。福音派教會普遍反映,教會出席人數顯著增長,決志信教和接受洗禮的人數也持續增加。會眾種族構成更趨多元,很多人都是主動來尋求信仰的,他們有的是自己讀了聖經,有的是在網上接觸了福音信息。不同宗派聯盟的福音派教會都呈現相似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