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專訊】在教會服事多年的基督徒,是否都真正明白服事的意義?日前,紐約信心聖經教會舉行的夏令退修會上,大會講員孫約翰牧師借著提摩太前書1章12節來詮釋榮耀服事的五大核心。
孫牧師把服事與敬拜看成基督徒信仰生活中同等重要的位置,因為兩個詞本是同一含義。
「只有明白服事的真諦才能作到榮耀的服事,只有這樣的服事才可達到主面前。」
「服事」--是主所派遣的
「我感謝那給我力量的我們主基督耶穌,因他以我有忠心,派我服侍他。」(提摩太前書1章12節),孫牧師表示,其中「派」表明基督徒服事主不是人的意志來決定而是主的派遣。因此,服事的職分是聖潔的、榮耀的,只有主所差派的人才有資格去服事。
「服事」--要忠心耿耿
而「忠心」一詞則告訴我們,服事的人需要對主絕對盡忠。孫牧師説,神揀選我們不是因我們的外表、血統、才幹、地位,而是我們對他的忠心。同樣,對於教會的服事,神看重的不是我們能夠為他服事多少,而是我們是否對他忠心耿耿。神揀選僕人去服事最大的標準是對他絕對效忠。
「服事」--應有主加給的力量
服事的道路充滿了艱險、苦難,能夠支撐使徒繼續為真道奔跑的動力都是由主而來的。就如使徒保羅在給自己屬靈的兒子、同工提摩太的書信中寫道:「我感謝那給我力量的我們主基督耶穌...」。因此,軟弱中主賜給我們力量,使我們剛強壯膽,突破一切阻力繼續勇往向前。
「服事」--要凡事感恩
「無論在患難還是舒適的環境,我們都要常懷感恩的心。」孫牧師又説,在希臘文中,「感恩」就是「喜樂」的含義。「因此,為主服事的工人要常常帶著感謝、喜樂的心態。」
「服事」--要明確服事的對象
服事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要明確服事的對象,否則那些服事都是徒勞的。那麼,我們為誰服事?「是主耶穌基督。」孫牧師自問自答道。
此外,「不要只在眼前侍奉,像是討人喜歡的,要像基督的僕人,從心裏遵行神的旨意。」(以弗所書6章6節)因此,我們要卑微自己,常帶基督的心,並牢記「服事最小的弟兄就是在服事主」。
-
信仰與中國文化論壇:「儒家君子」與「基督信徒」的跨界對談
2025 Logos International Forum (LIF)5月3日在香港舉行。其中信仰與中國文化論壇上半場次的會議以「君子與信徒」為主題,聚焦於儒家文化中的「君子理想」與基督信仰中的「信徒典範」,旨在通過深度的跨文化對話,探尋這兩種源遠流長的人格理想在現代社會中的價值與意義。
-
從温州走到大阪的中國傳道人:「我在日本『織帳篷』,也在等復興」
基督日報採訪了一位現居日本大阪的80後中國傳道人蔣道,瞭解他為何從信仰「飽和」的温州走出去,又如何在宗教冷淡的日本堅持宣教異像。
-
白煙升起!新教宗良十四世上任 將領導全球14億天主教徒
冒白煙了!白煙於羅馬時間5月8日晚6點07分從西斯汀聖堂煙囱升起,名號為「良十四世」、69歲的美國籍樞機主教羅伯特·普雷沃斯特(Robert Francis Prevost)當選為天主教會第267任教宗,他將領導全球14億羅馬天主教徒。
-
《尼西亞信經》歷史探討:界限與包容 1700年後的信仰堅守與教會反思
今年適逢尼西亞大公會議1700週年,香港崇基神學院推出三輯神學對話視頻,主題為「我們眼中的《尼西亞信經》」。《尼西亞信經》全稱為「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歷經325年尼西亞會議與381年君士坦丁堡會議兩次重要會議而形成。
-
特朗普政府推動宗教自由新舉措:成立宗教自由委員會,葛福臨受任委員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5月1日「全國祈禱日」活動上簽署行政命令,正式宣佈成立「宗教自由委員會」(Religious Liberty Commission),旨在強化美國公民宗教自由的憲法保障。在被任命的13位委員中,華人基督徒熟知的福音派領袖葛福臨(Franklin Graham)也名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