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忠僕事奉中心繼早前進行「和諧香港調查」探索香港人對出現不和諧的原因與改善,7月9日續舉辦「709研討會:第二屆基督徒心靈健康研討會」,以期在職場的信徒不單為賺錢而樂更能有健康的心靈活得開心快樂,出席者約270人,五分一為教牧。
研討會繼許志超博士從社會角度探討重建和諧之道,資深親子及婦女教育工作者羅乃萱從婚姻、家庭、親子三方面幫助與會者重建家中的和諧;另該機構巴拿巴學院輔導課程講師鄭健榮博士分享個人如何建立健康的人生。
羅乃萱:婚姻危機的成因
羅乃萱指,夫婦出現婚姻危機成因有多種,例如自我中心、誤解婚姻、溝通出了障礙、受原生家庭影響、婆媳關係、婚外情等,而「自我中心」對婚姻帶來很大的衝擊。
羅乃萱表示,青年男女自小受寵愛以自我為中心,雙方都是「王子」與「「公主」,還有現時興「繭居青春」—— 即青年人在家足不出戶與社會脫,將自己孤立於家庭和社會;亦有「斜槓青年」不滿足單一職業和身份的束縛,選擇一種能夠擁有多重職業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因此,當男與女結婚兩人相處一起就會產生衝突,現時盛行「閃離」,青年男女結婚短短3個月就離婚。
治癒原生家庭帶來的傷痛
Like Us on Facebook
羅乃萱亦分享原生家庭對婚姻影響很大,「男與女都會將原生家庭塑造而成的觀念帶進婚姻,如怎樣看兩性、自我認識等」,所以就算婚後都要處理成長時所受的心靈創傷。
她憶述兒時父母以她的名買股票,但蝕了錢後母親卻指用她名「買哪隻蝕哪隻」,更對她說:「You are the bad luck girl!」,她說:「這對我傷害甚深,以致我長大後連抽獎遊戲也害怕玩,因自覺是『bad luck girl』!」。可幸丈夫何志滌牧師幫助她正視傷痛。有一次夫婦倆與女兒到嘉年華會玩抽獎遊戲,何牧師與一家牽手禱告讓她「撇掉bad luck」,羅乃萱說:「奇蹟發生,我擲哪就中哪,我就流著淚——那是感恩的淚。原生家庭給我的標籤就這樣撇掉。」
兒童發展良好在於興趣班?
婚後生兒育女,教養子女亦會是家人關係不和的引發點。父母對子女往往有很高的期望而過份催谷他們,導致彼此關係產生磨擦,羅乃萱表示,「曾有家長為子女報讀14個興趣班;香港亦有家長在晚飯時要兒子背書,串到一個英文字就給他吃一口飯,整頓晚飯氣氛都很緊張。」
羅乃萱指,外國談親子教育已很專門,甚至有書教父母吃飯的時與孩子談甚麼,提供一系列問題供參考,例如避免談功課,父母可以分享童年回憶等。
會中羅乃萱播放教育局舉辦微電影比賽得獎作品《怪娃娃》,講述小四女生被母親常常催谷學習不同興趣班忽視了她的感受,致使洋娃娃成了女孩日常生活唯一可傾訴對象。劇本並由主角中的女生親自撰寫,該劇反映現時孩子對父母的心聲。
羅乃萱表示,在高等教育的社會,孩子反而欠缺品德教育,她在其機構舉辦的寫作班,不單教授寫作,亦要教導學生對人尊重,如老師入課室要稱呼老師而不是「喂」人。
父母懂愛別人有助孩子成長
羅乃萱直言:「孩子成長父母都要成長,要求孩子改變自己需要先改變和成熟。」
她分享16年前的某次講座,一位女士告訴她不知怎樣愛兒子,因為從小到大她自己都未被父母擁抱和愛過,羅乃萱就擁抱她來作示範,對方竟然感動至流淚。
羅乃萱繼續指,一兩年前到學校講述該故事,看見三位母親在聽該故事時都哭起來,其他人卻無動於中,羅乃萱停下來要求其他家長,父親與父親、母親與母親互相擁抱表示關愛。她強調:「關心別人孩子像自己孩子才能教好自己的孩子。」她坦言:「在十多年的親子家庭工作裡,如果教到家長只關心自己的子女,送到他們到好學校找到好工作、嫁娶到好人家,我是一個徹底失敗的教育工作者。」
最後她鼓勵會眾透過閱讀進一步了解原生家庭、婚姻、親子教兒、靈命成長等課題。
鄭健榮:分析報告重建和諧
鄭健榮在討論個人如何建立健康的人生時,引述一份以12個國家訪問2800人怎樣看快樂的國際調查報告。調查發現最多人表示快樂是內心的狀態。第二類最多人指出是家庭能夠給人快樂,第三類是人際關係。
他歸納該報告得出結果為:「快樂是反映出個人的內心、家庭關係和人際關係是怎樣的狀況。」
他續指,由於該調查對象為西方人,忠僕事奉中心於早前針對華人進行「和諧香港調查」研究,並將「內心和諧」定義為能否自我接、包容納,亦以「幸福指數」來評估「內心和諧」。調查發現886位受訪者中,7%不快樂、4.4%有情緒病;年紀大的人在情緒、身體比年輕的健康。
鄭健榮特別指出有宗教信仰的受訪者表示「信耶穌與快樂無直接關係」,他解釋:「可能受訪者為初信的一群,自覺很多軟弱和不足,並且未能接納自己。至於未能接納自己的原因,較多選擇負面思想類項。」
健康人生重建和諧
對於有何方法幫助自我接納?鄭健榮說:「大多數受訪者選擇宗教方法(51.4%),其餘包括建立健康的思維、不與人比較、發掘自己長處、改善情緒等。」
在提升內心和諧,鄭健榮認為要訣是「建立健康的人生信念,接納人是會犯錯,學習耶穌教導門徒的主禱文:『免我們的債』祈求主赦免自己的罪。」
另外是糾正或改變不健康的思想,鄭健榮引用美國馬鞍峰教會華里克牧師(Rick Warren)以《聖經》羅馬書8章1節「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穌裡的就不定罪了。」來治癒抑鬱症和改變自己的負面思想。
答問環節
會中答問時間,與會者都坦然分享個人在夫妻關係、親子教養、情緒困惑等面對的問題。有參加者詢問如何與成年的女兒重建關係,羅乃萱指出,「心結多出於主觀的印象,所以要問自己所看到的,這是印象還是真實?」她以自己為例子,父親一直渴望生仔,當她出世後仍要著男裝;在她弟弟滿月有親人向她說弟弟出了世爸爸不會再愛妳;父親是嚴肅的人,說話令人感覺似被質問但其實是關懷自己。
羅乃萱認為,「和解要對方先說對不起是難的,我們需要安靜,聖靈讓自己看到內心真實的一面,才解開和放下到心結。」
鄭健榮回應負面情緒由生理形成如燥狂抑鬱症的處理方法,他表示:「由生理形成燥狂抑鬱導致情緒波動,便需要用藥物調節生理的機能,再加上輔導用行為治療,協助當事人穩定用藥物,有助緩和情緒。」
另有問,職場上與有情緒的人工作如何相處。許志超博士表示有三個方向,首先負面情緒帶來負面行為,然後又再產生負面情緒,「因此當事人首先要承認這種惡性循環會繼續下去;再而體諒對方背後的原因,是否因要承受其家庭、工作等壓力,他亦是受害者。」
許博士亦指出要「防備」,不讓自己的負面情緒繼續,因而加劇對方的負面情緒,「這需要多練習,作為基督徒亦要背起這個十字架來祝福對方,在職場上成為別人的祝福。」
香港忠僕事奉中心成立於2008年,培訓職場基督徒成為雙職傳道,讓福音遍傳於每一個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