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你的鄰舍

2009 十一月 13日, 星期五 16:41

作者:顧奇偉牧師

耶穌基督曾經對門徒反復強調過,要全心全意愛神,愛人如同自己,愛鄰舍。舊約中愛鄰里是將愛弟兄的概念擴大到普天下的情況。

摩西五經明顯地將亞伯和該隱的故事描寫為弟兄之間的歷史,值得注意的是,從創世紀第四章第一節到十六節經文中,「弟兄」 (leitmotif)這個詞彙出現過六次就說明對于鄰居關係的重視。從人類共同生活的普遍問題是,同父異母的兒子們在不同的牧羊人和農民職業的分工不同,因此表現出兩種不同的社會地位。一個深感自己的地位低微而抱怨,結果成為他弟兄的仇敵和殺人犯。這樣他必須面對神的問題﹕「你的弟兄在哪裡?」可是他反駮神的提問,說我難道是看守我的弟兄嗎?這樣他被遣送到遠離神的地方,去耕種不開化的土地,正是從那塊土地中的深處,被害的弟兄亞伯發出抱怨的呼聲,而該隱不願意悔改不得不承受從恨帶來的惡果,過著流浪者的悲哀生活。但慈愛的神賜給該隱一個免得別人報復的記號。

讓我們繼續研讀舊約中的歷史故事更加叫我們記憶猶新﹕以掃和雅各的彼此相爭(創 27章),約瑟和他弟兄之間的仇恨關係 (創37﹕39),都從道德的層面反映出,創世紀的歷史見證證明,從道德上以色列不見得比其他世界更加安寧。我們捫心自問,難道該隱的故事只是發生在那個時代嗎?觀看我們週圍的人群,其實這個充滿敵意的歷史故事不是還在今天不斷地反復重演嗎?

Like Us on Facebook

正是這樣的歷史背景下,聖靈帶領我們看見愛鄰舍的真理道德,摩西在申命記第十九章第十七節將愛鄰舍行動擴大了,即使在民事訴訟案件中也不例外﹕

如果遇到兩位訴訟見證之時,他們就要站在耶和華神面前,和當時的祭司,並審判官面前,審判官要細細地查研,如果是見證人是作出偽證,用假見證來陷害弟兄,你們就要待他如同想要待的弟兄。這樣就是將那惡從你們中間除掉。

直到利未記十九章第十六到十七節摩西提出更細節愛鄰舍的條文﹕不可心裡恨你的弟兄,總要指責你的弟兄,免得因他擔罪。不可報復,也不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如己,我是耶和華。經文沒有停止在那裡,而在第三十三節開始,重申同一的原則﹕「如果有外人在你們的國中和你們同居,就不可欺負他。和你們同居的外人,你們看他如同本地人一樣,並要愛他如己,因為你們在埃及地也做過寄居的,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

上述每句宣告猶如命令,光照出每個以色列內心的黑暗,同時暗示著,以色列個人家庭和社會每個人始終和該隱亞伯故事,和雅各以掃故事,和約瑟和他的弟兄們有關。而這些歷史故事指向一個最唯獨的真理﹕仇恨必然受到苦難之果,詛咒的必然失敗,報復的必然受到當得的彙報。這些詞彙和使用都直接道出真理,就是真正愛耶和華神的以色列人必然愛他的鄰舍,如同愛自己的肢體,有憐愛憐憫之內心。這個愛心在耶穌基督的宣教過程中得到最明確的闡述和發揮,也是新約的重要的聖經教導關鍵之一。而表達這種愛方法是對于寄居在以色列中間的外國人同受公民的待遇。聖經理由是如此肯定無疑,耶和華神是聖潔,待人有豐盛的慈愛,即使對于外國人也是這樣。

舊約神學家對于如何翻譯希伯萊文的愛有過探討。現代的猶太拉比加註認為,愛鄰舍如同自己被翻譯成為——你應該愛你的鄰舍,他好像你一樣。可是反復研讀原文,發現這個句子沒有和其他外國人比較的含義。該句子是認為,要用愛自己的心來愛鄰居,乃是同樣的神愛之心。第二,該動詞不包含自愛的意思,其實就是用同樣的愛心來衡量愛鄰居,沒有區別,還有將別人的願望看為自己的愛心表達,還應該記得,耶和華神在埃及如何紀念以色列人,是因為神克服了自愛的範圍,將愛心擴大到以色列人。有的神學家認為,如同愛自己的原文含義包括自愛是最自然的表現,無法遮掩,自然流露,自愛過份就會不愛耶和華,不愛鄰居,成為自私自利的人,失去昔日對于神的忠心。說到底,愛人如己就是,以神愛為基礎的人際和規律來管理我們的道德行為,平衡我們的思想意念,表達我們的真實信仰。建立在這個穩固基礎上的愛人如己的標杆實在是我們基督徒的待人接物言論舉止的最高原則。

以色列人的愛人如己的命令不是空中樓閣,乃是容易實行出來的。以色列的智慧書中多次討論到愛人如己的具體表現,這些表現都是每天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人際關係的問題。所羅門指出,耶和華所恨惡的七大惡行之一包括在弟兄中間散佈紛爭的謊言和假見證(箴言6﹕19)。詩篇認為,他既然他們在耶和華神祝福下生活成的人,他們應該和睦相處,相安無事 (詩篇133)。箴言書第十九章第七節指出,貧窮人弟兄都恨他.何況他的朋友、更遠離他.他用言語追隨、他們卻走了﹗這裡描寫以色列社區中有藐視自己同胞手足情誼的情況,其實也是不公正的待遇。因此所羅門勸告百姓說,「你的朋友、和父親的朋友、你都不可離棄.你遭難的日子、不要上弟兄的家去.相近的鄰舍、強如遠方的弟兄(箴言書27﹕10)。」

這裡經文的前部份表達愛心,後部份是一種處世的智慧,而且最後一句是描述近鄰和遠方弟兄的實際可以提供的幫助。所羅門在箴言書17﹕17節中歸納說,朋友乃時常親愛.弟兄為患難而生。一般舊約神學家認為,這裡的朋友和鄰居的意義遠遠勝過字面的含義,而按照古代教父的理解,原文是,一個朋友愛心永遠,一個弟兄為患難所生。一個自然是指著耶穌基督這個永遠的朋友而言,是我們患難中最可靠的朋友。正如以色列的智慧者所羅門在箴言書18﹕24所說,「濫交朋友的、自取敗壞。但有一朋友、比弟兄更親密。」

奧古司汀等早期教父研讀有關大衛王和約拿單的歷史記載以後認為,該經文背後栩栩如生地解釋歷史書中有關大衛王和約拿單之間的真摯情誼,來描繪信徒和耶穌基督之間的寓意真理。有神學家提出,他們之間的關係是最真誠的朋友,是約拿單敬畏神的感情,是他願意為大衛捨命,是君王登基的盟約。猶太拉比認為,那是古代人真誠不自私的描寫,也是兩位勇士在患難與共,喜樂同享的愛心,是一種沒有玷污瑕疵的真誠愛。根據原文研究,他們之間的愛誠然是朋友之間的愛心,和同性戀無關。德國舊約神學家漢斯認為,大衛和約拿單之間的弟兄情誼是彼此高尚相愛純潔美麗的圖畫。

愛仇敵也是愛心的題目。舊約聖經是否將愛延伸概念上的敵人呢?這個問題可以用兩段典型經文來回答。第一處經文是出埃及記23﹕4節﹕若遇見你仇敵的牛、或驢、失迷了路、總要牽回來交給他。若看見恨你人的驢壓臥在重馱之下、不可走開、務要和驢主一同挪開重馱。看來這個敵人貧窮無路可走,無人幫助,而遇到家中牲口迷失。牲口失落等同於主人面臨危險,神的法律要求每個以色列人對牲口需要時,伸出手來挽救牲口的性命,這比挽救敵人的生命更加重要。當主人牲口受到威脅時,也是和好之時。在實際生活中可達到消滅敵意,化解仇恨之目的。第二,箴言25﹕21節將我們帶到更深地步﹕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飯喫.若渴了就給他水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耶和華也必賞賜你。這是天賜良機,當敵人遇到重大急難之時,也是得勝敵人的時機。至於將炭火堆在他的頭上,是來源於埃及的習慣,表示因為無辜傷害冒犯別人而感到羞辱,過份和內疚,以至有回心轉意和人握手言和的環境。因此以色列的智慧者趁著敵人受難處機會來實踐上帝的愛心,期待和他們恢復和睦關係。耶穌和保羅都直接使用這樣經文來教導信徒成為追求和睦的人,其中路加福音6﹕27-31,馬太福音5﹕44,和保羅在羅馬書12﹕17-21等經文中都直接引用舊約經文來闡述信徒為人處世的真理的典型例子,真理教訓和舊約聖經天衣無縫,遙相呼應,不失永恆發光真理的寶貴教訓。

作者為紐約南塔光浸信會主任牧師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