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證主協會在2010年最新一期《展望中華》中設題探討中國教會管理薄弱的現狀及其原因,並且建議中國教會需要建立及健全各項規章制度。
中國內地基督教會近20多年來發展迅速,官方統計估計達到近200萬,民間統計數位則高達8,000萬。面對如此龐大的數字,教會管理、領袖素質與數量方面卻遠遠不能滿足教會發展的需要。
證主協會特別提到特殊環境令專制主義(即家長制)的怪現象在中國教會內部十分普遍,給教會帶來深遠危害。要解決這個問題,教會必須重視團隊管理,特別是要警惕教會領袖裏面可能有的世俗化和狹隘的屬靈觀。
教會管理薄弱原因主要有三
《展望中華》的專文首先分析了中國教會管理薄弱的原因,認為主要有三。第一是這與中國教會特殊的成長環境經歷有關。教會在從建國到「文革」前夕的幾次政治運動中都受到了嚴重影響,使得以前具有宗派特點的教會管理模式和方法均被摒棄;「文革」期間,教會更是被迫停止,根本不存在什麼管理;而改革開放後興起的領袖們基本上都沒有紮實的神學基礎,更加缺乏符合聖經原則的管理觀念。
第二是有些保守的教會很害怕用「管理」這個詞,認為這不屬靈,認為「制度是形式化的,福音事工不應該按照世俗方法來管理」,所以他們堅持教會不需要管理、不需要規章制度,這導致一個嚴重的後果就是:混亂、渙散。
Like Us on Facebook
第三是雖然有的教會制定了較為完善的各項規章制度和管理辦法,但形同虛設,根本不遵守執行;或者雖然遵守了,隨意性卻很強。
專文一語道出了教會管理不周的後果:「管理的薄弱,導致教會不能夠有效地發揮已有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作用。 」
教會需要規章制度嗎?
教會到底是否需要規章制度?該文章指出,教會既是上帝在地上由信徒組成的屬靈群體,又是一個屬於社會一部分的組織機構;因此就需要規章制度、管理辦法,這樣才能保障教會的各項工作井然有序,完成上帝所托付的大使命。
專文還舉出了舊約中的十誡、律例典章,新約中耶穌的教訓、使徒們的教導,全都是教會管理所要遵循的原則。「教會管理要有章可循,教會要制定出符合聖經原則的規章制度。」而且,從教會歷史的角度來看,凡是復興的教會都是規章制度健全、嚴格遵守規章制度、嚴謹管理的。因此,「教會需要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以保障各項聖工能夠在聖潔、健全及透明的管理制度下開展,榮神益人。 」
專制主義家長制危害深遠
專文特別提到在中國特殊的環境中,教會內部普遍出現了專制主義(家長制)的怪現象。無論是在城市教會、還是在農村教會,規章制度健全的教會、還是在制度不完善的教會,專制主義普遍存在。
比如,有些教會是由一些開始很熱心追求的信徒從聚會點慢慢自然建立起來的,而自己也成為教會的長老,但是由於神學裝備不全備、信仰基礎不穩固,隨著教會的擴大和新的年輕領袖的成長,他們感受到是自己在教會的地位和影響受到挑戰和威脅,於是想盡辦法保守自己的位置。有人會趕出新領袖,並且以「年幼的要順服年長的」、「信徒要服從長老」等教導來把握教會的領導權;有人則以「元老」自居,把持教會帳目不公開等。
文章進一步指出,以專制主義(家長制)模式管理的教會往往會產生兩種結果。第一、這位領袖不斷地培養年輕人,使他們都順服在自己的領導之下;第二、則是當有能力的同工興起時,教會分裂。
「專制主義(家長制)的管理是金字塔式的,也就是一個人在上,所有的人按著次序順服在他的手下。這位塔尖上的領袖幾乎(或者已經完全)代替了神。」
對此,專文指出,「聖經中所講到的教會管理是注重『彼此』的:一群人彼此管理、彼此順服。教會的決議性問題都是大家一齊來商討、禱告,一起決定、共同承擔責任,而不是由一個人來做決定。當教會增長、事工增加、信徒增多的時候,教會的決策群也要不斷擴大,盡量避免金字塔塔尖的出現。 」
「一位好的領袖會掌握正確的原則,使用不同的方法來完成所托付的管理工作。管理教會的角色,不僅擔在有信心、智慧充足的領袖肩上,也需要一批優秀的同工、義工以及平信徒共同參與。這樣,教會才富有生機和活力。」
教會領袖須避免兩種極端思想
專文指出,在中國教會經常出現的兩個極端思想。第一是危險的世俗化,「利用世俗的方法和技巧來管理教會,把持教會的權力緊握不放,操控一切,這樣的教會領袖,在教會裏拉幫派、劃小圈子,建立大大小小的裙帶關系;隨從社會不良風氣,用奉獻款請客送禮、拉關係。」
第二是狹隘的屬靈觀,輕視教會管理的重要性,以為「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等同於「傳道人不應該管理教會」,所以只顧禱告、讀經、講道。對於信徒們所面臨的處境和挑戰不能感同身受,對於身邊所發生的事情視若無睹,既無法有效地牧養和關懷信徒,又不能帶領教會認清所處的時代以完成教會當負的使命。
由此,專文建議中國教會選拔領袖時應更為謹慎。「在選拔教會領袖時必須注意他們的靈性、品格、才能,以及事業心和責任感。在領袖培養過程中,要特別注重他們是否有堅定的信仰、純正的事奉動機、優良的品格、親和力和牧者心懷,對於那些有明顯恩賜的人要積極引導,鼓勵他們願意學習做僕人,服侍神、服侍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