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習俗與基督教信仰面面觀

2010 二月 15日, 星期一 14:31

華人過春節禮俗多多,貼揮春、團年飯、派利是、拜年、祭祖等活動全家都一起參與,喜慶洋洋。可是,部分春節習俗是與迷信有關的,令不少基督徒感到有保留或猶豫。

對中國哲學與民族文化有深入研究的基督徒學者梁燕城博士指出,不少春節習俗背後其實有著豐富的哲理,基督徒不應只是一味的否定傳統習俗,反而應該嘗試去認識其文化及起源,才可以作出正確的回應。

以下部分將探討各項中國農暦新年習俗的文化起源,以及是否與基督教信仰有衝突。

一、 祭祖先及拜偶像

背景

中國古時就有「祭天」的習俗。天壇上並無偶像,但天壇殿上寫著「王天上帝」,在天壇所敬拜的是最高的「上帝」。可見中國古人相信最高的上帝是無影的,不用偶像表達的,亦有猜測指可能與挪亞洪水之後祭上帝有關係。中國古代的詩經、書經內亦不斷提到「上帝」。可見,中國古人早就相信「上帝」是最高的真神。

古人「祭天」的同時,亦紀念祖先。因為古人認為祖先死後是去上帝那邊的,所以在中國文化中上帝是與祖先一同紀念。

後來到了儒家時代,人們認為祭祖可培養人的道德品格。曾子之言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意思是說謹慎生死,不忘先人,能培養人民道德。因此,紀念祖先本身是中國的一種文化。

Like Us on Facebook

紀念祖先後來變為「迷信」,是源於乾隆佛家傳入中國之時,將祭祖與拜菩薩及鬼神放在一起,認為祖先死後會變成鬼,需要上香,漸漸發展成為民間迷信。

回應

對於祭祖先,首先基督徒要明白在正統中國文化上,祭祖先是為了培養人的道德品格,而這是基督徒可接受的。

而中國傳統文化中上帝是與祖先一同紀念的。這個《禮記》亦講到「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郊之祭也,大報本反始也」,意思是說萬物從天而來,人從祖先而來,所以紀念祖先是配合上帝的,然後回復根源。中國文化上說「紀念祖先是配合上帝的」,基督教對此亦不會反對。

因此,祭祖先不是「拜祖先」,其意義實際上是尊重祖先,不宜混而一談。基督徒不應燒香,或將祖先與偶像放在一起。

二、 貼揮春(貼春聯)

背景

古時人們是在桃木板上寫對聯,後來改用紙寫。有研究認為貼揮春(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在南北朝傳入,用紅色或木貼在門邊,故猜測可能是當時猶太人亡國之後來到中國帶來的逾越節習俗——在門框狾憛C猶太教有三次傳來中國:第一次是北國亡的時候,以色列被亞述滅的時候;第二次是南國猶大被巴比倫滅國的時候;第三次是公元70年羅馬攻入耶路撒冷,都有大批猶太人逃亡海外,相信相當一部分猶太人來了中國。

另外,據說中國1600年(即明朝)的時候,有一個叫「艾田」的人去北京找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說自己祖先是外來的,但自己也不知道是從哪兒來。因為他知道利瑪竇是外來的教士,就托他查查自己祖先在哪裏。於是利瑪竇托耶穌會的人去查,發現當期時住在開封的這批人是猶太人,而他們在中國一年多年前左右已開始用經典。這顯示當時已經有相當多的猶太人來了中國,融入了中華民族裡面。因此,有研究指貼揮春(貼春聯)是與逾越節習俗有關是大有根據的。

回應

基督徒不用擔心貼揮春(貼春聯)是「迷信」,可看為是猶太人過逾越節一樣的意義——在門框狾憛A紀念當年神保守以色列人平安出埃及的事情。

另外,梁博士建議基督徒可嘗試創作既有中國文化味道、又具有福音意義的揮春(春聯),轉化文化,並且傳福音。他順道舉出了一些例子。康熙曾經寫過「地堂久為初人閉,天路新憑聖子通」,意思是天地本來是為亞當夏娃開始,但通往天路是依靠耶穌基督。明朝洪武年間曾在江西廬陵出土一具鐵十字架,上面刻著「四海慶安瀾,鐵柱寶光留十字﹔萬民懷大澤,金爐香篆藹千秋」,在農村的基督徒家中的確常掛這種甚有基督教意味的中國文化式對聯。

梁博士自己也寫過一些基督教化的對聯,例如「宇宙有恩德,愛家愛國愛上帝﹔人間有親情,敬天敬祖敬恩情 」。

三、 發財利是(派紅包)

背景

「利是」古時是「紅包」,用紅紙包上祝賀人的說話,而不是放錢的,寓意給人一個祝福。直到300年前,人們開始以正方形紅紙包上一個銅錢,到了1900年,才有人開始印利是封。

回應

拜年、派利是(派紅包)的習俗原本的意義是給人祝福,不屬於民間迷信,基督徒亦無妨參與。可是,拜年的時候互送祝福,建議用「恭喜您平安喜樂」代替說「恭喜發財」。基督教不以「發財」為最高真理,內心的平安喜樂遠比「發財」更重要,而且相信只要得到神的祝福,人都會「發財」。

四、 打麻雀

背景

比較可信的講法是,在江蘇的太初,有屬於皇家的大糧倉,積滿很多的谷,需要將這些谷沿著運河運上去,但過程中有很多雀仔來偷吃。於是官員想出一個主義來叫人們來打麻雀,打低多少隻就發一張牌,可以換錢的,稱作「護糧牌」。這些牌是抓麻雀的記錄,論行賞。後來,人們拿這些牌來玩,於是發明了麻雀。

回應

打麻雀不是一種迷信。若打麻雀作為賭博,基督徒不應參加;但若是一個遊戲,基督徒不用反對。

五、 神話傳說

灶君升天

背景:有灶君要去報告玉皇大帝,送灶君上天然后迎接新年。

回應:基督徒不會採取這觀點,因為這是涉及民間迷信的。

年獸

背景:傳說「年」是「年獸」,等獸過了之後就是過年關了。這個關於年獸的神話也不正宗,年竟可以是獸的名字,但「一年」的「年」是單位的「年」,而不是將「年」當做「獸」來看待。

回應:基督徒不會採取這觀點,因為這是涉及民間迷信的。

燒炮仗(放鞭炮)

背景:古時燒炮仗(放鞭炮)的傳統來自嚇鬼神,現在已成為一種民間遊戲。

回應:嚇鬼神只是一個習俗,是文化多於迷信,基督徒無須擔心與邪靈有關,不用太忌諱。

六、 年二八至年初七逐個數

年二八洗邋遢——新年之前潔凈自己,基督徒無需反對

年二九貼揮春(貼春聯) —— 改貼基督教化對聯,見證福音

年三十除夕祭祖——紀念上帝的祝福及先人的奮鬥

團年飯(年夜飯)——代表中國傳統家庭價值,值得鼓勵

元旦燒炮仗(放鞭炮)——當作遊戲,基督徒不需太忌諱

拜年——互送祝福,「恭喜您平安喜樂」代替說「恭喜發財」

年初二——女婿回家,與迷信無關

年初三——赤口,或叫「赤狗」,與迷信有關。「赤狗」是一個憤怒的神,古時人年初三會回家就不出家門。現代人已經沒有這樣的習慣,基督徒也不需理會。

年初四——接神靈回家,與迷信有關。古人相信年底24日天神回天述職,年初四要接神靈回來。基督徒也不需理會。

初五——開工大吉,祭財神,與迷信有關。基督徒可按時開工,但不要祭財神。

初六——正式啓市,一切回復正常,無特別意思。

初七——有關「人日」起源,根據古代記載上天造萬物分七日,一日造雞、二日造狗、三日造豬、四日造羊、五日造牛、六日造馬、七日造人、八日造谷。第八日是後來加的,古代是說七日。因為聖經記載上帝六日創造天地,第七日休息,第七日交給人管理天地。有研究指古代中國人有接觸過聖經這個講法,或者是古時猶太人來中國的時候將這些觀念傳過來。基督徒無需反對「人日」。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