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弟兄陳開明:傳福音要從心做起

2010 二月 16日, 星期二 10:12

推開門,走進房間,耳邊傳來悠揚動人的讚美詩歌。放眼望去,牆上掛滿了大大小小的基督教字畫,其中「基督是我家之主」格外醒目,不難發現屋主是位虔誠的基督徒。再往裏走,書桌摆滿了琳琅滿目的福音書籍、單張和聖詩CD……說到這裏,可能讀者以為我走進了基督教書房,但實際上這是一家保險事務所。

這家久雄互助保險事務所的主人陳開明弟兄在傳福音上很用心,他把大半個辦公室佈置成福音書房,佈道工具隨手可得,每個走進辦公室的客戶都是他傳福音的對象。使人不得不承認,陳弟兄不像生意人,而是名副其實的職場「宣教士」。

一談起傳福音,不少基督徒總以工作忙為推託藉口,但陳弟兄卻不以為然。從他生命被主耶穌改變那天起,他就對傳福音產生極大的熱情,他非常懂得如何把自己的職場轉化成佈道的平臺。當他坐在記者身邊就自己的信仰見證滔滔不絕時,流露出與其他基督徒截然不同的氣質。

人的盡頭,是神的起頭

陳開明生長在臺灣軍人家庭,1980年赴美留學,後在紐約定居,成家立業。1981年,他在參加校園福音團契舉行的福音營後決志信主。不過,陳開明說,那時他只是一隻腳踏進了基督教信仰的大門,整個身體還在大門之外——與世俗為友、貪圖享樂的生活,換句話講,他只是一個掛名的基督徒而已。

Like Us on Facebook

後來一場婚姻風暴徹底動搖了陳開明世俗的價值觀,感情的挫折迫使他回到神的面前靜下心來深刻反省自己的過去,發現自己裏面有很多不討神喜悅的東西,於是他認罪悔改、洗心革面。靠主憐憫和恩典,他的改變終於挽回妻子的心,夫妻愈來愈恩愛。就連妻子都誇他,「你整個人發生180度大轉變!」

從掛名到名副其實的基督徒,陳開明經歷了不小的苦難,不過真正得勝苦難後他才發現苦難是福不是禍。因為,苦難讓他能真正觸摸到神,使他的屬靈生命提升至新的階段。「倘若當初我人生一帆風順,那我就一直在信仰大門外遊蕩,永遠無法遇見神。」他回憶道。

因此,陳開明認為,與其說苦難是基督徒人生的難關,不如說它是基督徒生命更新的機會。他勉勵弟兄姊妹不要畏懼苦難,而是帶著積極的心態去迎戰苦難,在苦難中親歷神的作為。

把信仰帶進職場

生活在紐約的人都很忙碌,很多基督徒都說工作太忙沒有時間傳福音,但陳開明卻認為忙是藉口,不是理由,基督徒只要有心,即便在工作期間也能傳福音。

陳弟兄認為基督徒傳福音要從「心」做起。就是說基督徒自己要花心思如何吸引顧客自然地接觸到福音,並激發他們對福音的好奇心。總之,只要真正用心,基督徒都可成為職場上的宣教士。

初來互助保險事務所的客人可能會懷疑自己是否走錯了門,因為房間不像是保險公司,倒像是基督教書房,辦公室充滿了福音資料,不想看到福音都難。「怎會有這麼多基督教的書啊?你是基督徒嗎?……」每當客戶這樣發問,陳弟兄就很自然地打開福音的話匣子。

陳弟兄的客戶有不少是佛教徒、摩門教徒、天主教徒或新紀元運動的跟隨者,為向他們傳福音,他精心準備各類優秀的福音書刊,幫助他們認識真神、皈依基督教。如果對方是什麼都不信的無神論者怎麼辦?那也沒有關係。牆上掛著的「家庭寶訓」、「夫婦箴言」、「信、望、愛」與「不可拜偶像」的字畫總是可以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的,畢竟人人都渴求愛、但不認識耶穌的人是無法擁有真正的愛,陳弟兄認為這些愛的經句總能喚起人們心中的共鳴。

訪談中,悠揚的聖樂彌漫整個房間。陳弟兄微笑說,這氣氛不是專門為記者準備的,而是他的習慣,準確地講,是他傳福音的另一個手段。音樂聲音很大,陳弟兄說,在電話那頭的客戶都能聽見,好奇心重的客戶都會問他放的是什麼音樂。因此,聖樂CD、電話機也是可以向異地客戶傳福音的工具。

再退一步講,倘若客戶對這些顯眼的福音工具仍「無動於衷」,陳弟兄還是留有一手。他遞給記者自己的名片,記者發現這張對折的名片的大部分內容是中英對照聖經經文,生意上的信息倒是很少。可以說,名片是陳弟兄傳福音的利器,只要對方看一眼,就會立刻引起人的注意,接下來客戶一定會問,「這上面寫的是什麼啊?……」每當這時,陳弟兄都會向他們談道。

看了這些福音工具、再加上陳弟兄耐心的介紹,讓記者不得不讚歎陳弟兄在傳福音上真的非常用心,整個辦公室充滿了福音利器,每當有需要時,他就信手拈來傳福音。

他認為職場基督徒在傳福音方面要把握契機、適時切入,人每天在職場的時間占總時間的三分之一,若善於利用,必能更多的撒種搶救靈魂。他盼望身在各行各業的弟兄姊妹都能創造出傳福音的機會,把福音帶進職場。

在職場活出信仰

看著陳弟兄幹練的外表與流利的口才,然而私底下,他卻有著不善言談、內向的個性。他喜歡做實事、不願意講太多。關於職場宣教,陳弟兄認為,更重要的是基督徒要在職場中活出信仰、身體力行見證耶穌基督的生命。因此,基督徒不僅要「講得好」、更要「做得好!」

他不僅這樣說,亦是這樣做的。每次向客戶傳福音,陳弟兄不忘提醒自己要做到言傳與身教並重,讓他們不難感受到基督徒生命的「與眾不同」。

自認心態不太像大老闆的陳開明,事實上將自己的生意經營的有聲有色。多年來,他本著「服務第一、客戶至上」的宗旨,向客戶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在社區樹立良好口碑。所以,保險事務所的生意來源甚少靠廣告,他的老客戶就是廣告,很多新客戶都是在老客戶推薦下來找陳弟兄做生意的。

在生意場上,熱心助人的陳弟兄被人送上「愛管閒事」、「現代俠士」的綽號。只要有人在業務上有求於他,即便不是他的客戶,他都盡力而為提供無私幫助。對此,一些同行認為他傻,可他卻不以為然,「若不去管閒事,怎能讓我學到更多的東西?況且這樣做可以更好幫助以後的客戶。」陳弟兄解釋說。

這不僅僅在說明「生意做得越大,眼光越要放長遠」的道理,其實作為基督徒商人,愛管閒事的作風更能為主做見證。用陳弟兄的話來講就是「讓人真正感受到基督徒的愛是靠著我們的好行為而非嘴巴。」

值得一提的是,5年前,一位華人惹上保險理賠的糾紛,保險公司不願與她續保,處處碰壁下,她感到絕望,認為自己成為保險公司拒絕往來戶已成定局。陳弟兄瞭解他的遭遇後,主動給他出謀劃策並最終摆平那件糾紛,而且未收分文。那人萬分感激之餘,登報講述事件經過並由衷誇讚陳弟兄是「不收分文鼎力相助的現代俠士」。陳弟兄表示這篇文章是他傳福音、領人信主的好見證。若是沒有這客觀的見證,一般人可能會覺得陳開明講信耶穌有多麼的好無非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結果很多不信主的客戶都因這篇見證把榮耀歸給神,決定找陳開明做生意。

接著,他又向記者回憶起當初在世界日報刊登保險事務所廣告時,在上面加上「不可拜偶像,唯一真神是嫉邪的」一句廣告詞。結果報社廣告部的人打電話過來,「好心」勸他撤掉這一句,因為在紐約很多華人都是拜偶像的,那句廣告詞恐怕會得罪他們,登出來後反倒影響公司的生意。

可陳弟兄笑著回應說,「我的胃口沒有那麼大,他們不願意找我做生意就算了,我不會在意,更何況還有很多人是不拜偶像的。但無論怎樣,我的信仰忠告是一定要放上去的。」

流泪撒種,歡呼收割

陳弟兄在傳福音上可謂是勁頭十足。除了在辦公室向客戶傳福音,過去8年每週日下午他還與自己教會的同工在人潮聚集的法拉盛市中心開展街頭佈道工作,無論嚴寒還是酷暑都未停歇。當被問及8年街頭佈道的感受,他表示若說不辛苦則是在說謊,尤其紐約冬天是很冷的,好幾個小時站在露天手凍得連報紙都抓不起來,但他內心對傳福音的熱情變成冰上的火,火熱的心散發出的熱量融化了冰雪。「雖然過程很辛苦,但我內心的喜悅無法言表。」他說。

除了肉體的辛苦,還要經歷內心的掙紮。雖然聖經上講「流泪撒種的必歡呼收割」,但陳弟兄所面對的現實是,很多情況下,雖然很努力的撒種了,但不一定馬上看到成果,而且撒種與收割的有時不是同一個人。

福音書記載耶穌在醫好10個大麻風病人後,只有一個人回來感謝祂。每當陳弟兄想到這處經文時,他深感這就是傳福音共同面對的情況,所以他認為基督徒的責任是只管忠心聽從神的吩咐去撒種,只要用心,必蒙神悅納。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