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威夷當地時間3月29日,又一位神所重用的僕人於力工牧師榮歸天家。從去年三月至今,戴紹曾牧師、林道亮牧師、鄭果牧師三位對華人教會發展和普世宣教都貢獻巨大的牧者領袖安息主懷。他們的逝去在全球许多華人教會中間都引起追思與緬懷。
近期出版的第二期的《華傳》雙月刊也特別推出「先輩的腳蹤」,透過四位牧者所撰寫的主題文章分別緬懷戴紹曾牧師、林道亮牧師、鄭果牧師,與也是在去年5月蒙主恩召的世界著名宣教領袖拉爾夫.溫德博士(Ralph D. Winter)。
陳鐳牧師紀念戴紹曾牧師:他竟然愛中國到一個地步—死在中國!
戴紹曾牧師去年三月在香港安息,享壽80歲。神州華傳國際副總主任陳鐳牧師在《我所懷念的戴院長》中回憶了戴紹曾牧師對他這個第一任華神的學生的巨大影響。陳鐳牧師說:「我總是稱他為戴院長,因為他喜歡與我們保持師生關系,而我們作學生的也從心裏把他看為是我們永遠的載院長,雖然他老人家在2009年離我們回到天家,但他對我們這些學生的影響卻是久長不能離開的。作為第一屆華神的學生,實在有许多深切的回憶....」
陳鐳牧師還見證了戴紹曾牧師對華人教會神學發展的重要影響,不僅創辦了華人教會重要的神學院之一的華神,而且「戴院長對華神的發展,不單是在傳統的神學教育上深度耕耘,同時也極為看重神學教育的普及性」,在台灣全省推動延伸神學教育,令眾多華人教會受益頗多。
Like Us on Facebook
戴紹曾牧師亦懷有誠摯的宣教心志。陳鐳牧師分享說,戴院長禦下華神院長後即榮任前身是中華內地會的海外基督使團的總主任並且移居香港,將日後的事奉重點指向了中國,「這行動讓我深受震動,他不只是一位神學教育者的先驅,更是一位深具普世宣教胸懷的領袖。」
而戴紹曾牧師對華人教會、對中國的愛更是令人感動不已。他從未把自己當成一個外國人,而是一個生在中國、長在中國的中國人。陳鐳牧師講述了一個小故事,「據說有一次他進中國,在入境之處遇到困難,他這位外貌完全是西方人士的君子卻用流利的普通話說:「我是一個中國人,現在要回中國,你不讓我回去嗎?」而此次陳鐳牧師聽過戴牧師在香港過世的消息,「前不久就傳來消息,他已經離開我們回到主那裏去了;在心中突然有一個意念:他竟然愛中國到一個地步—死在中國!」
陳鐳牧師感慨說:「戴德生所說的那一句名言 ‘我若有千條性命絕不留下一條不給中國’竟然包括他的第四代,我們的戴院長!正是----神子耶穌十架舍,宣教道路如是鋪,戴家五代中國獻,華人宣教道路明。」
賴建國牧師緬懷林道亮院長:真理達人,牧者良師
接下來,現任台灣中華神學院研究院院長的賴建國牧師則以《真理達人,牧者良師》一文懷念繼戴紹曾牧師的第二任華神的院長、也是華神首位華人院長林道亮牧師。林道亮牧師去年十月辭世,享年99歲。賴牧師感恩地說:「他們二位各帶領華神十年,為華神立下今日的規模,奠定屬靈的根基。哲人已逝,典範長存。我們心中有深切的哀思,更有無限的感恩。感謝神賜給華神這兩位屬靈的偉人。」
賴牧師回憶說:「1980年林道亮牧師以七十高齡自美來台接任華神院長,是為首任華人的院長,也是當時惟一的神學博士。我有幸成為他在華神任教的第一批學生,親聆他的教誨,常覺如沐春風,飽享靈筵。他所揭櫫的教育理念,神學思想,牧會法則,至今仍為校友奉為圭臬。」
「他退休後仍不斷戮力神國,並關懷華神師生。每次我與內人去看望他時,他不但堅持請我們吃飯,還常叫我帶錢回來給華神師生加菜。2004年我受命接任華神第五任院長,去向他報告時,他更殷殷叮囑,慈愛有加。其後華神推動第三期建校,向他征詢意見,他更祝福:『這事若出於主,主必親自賜福。』他的身教言教,表裏如一,敬神愛人,更為眾人立下風範,令人津津樂道。」
賴牧師一一分享了林道亮牧師的「增進禱告、思想、生活」三方面平衡的教育手段,以及「以馬內利」是教會增長的秘訣所以要努力追求神的同在,數十年牧會經驗的傳授等都給學生莫大的造就,特別是他「他呼召天國的勇士、烈士。神的子民不僅要得救,更要得救與得賞,迫切追求等候主再來。這對我們傳道牧會,都有莫大的激勵作用。」
賴牧師感慨說:「華神校友原相約2010年一月為他慶祝99+1大壽,我更邀請他十月返臺參加華神四十周年院慶,他也滿口答應,如今只能追憶了。」
王學才弟兄懷念鄭果牧師:華人宣教先鋒
被成為「華人差傳先鋒」的鄭果牧師於2009年10月14日走完了他一生事奉主的道路,歸回父神的懷抱。與鄭果牧師相識相知約有60載的王學才弟兄在《懷念華人宣教先鋒》中回憶了鄭果牧師為差傳辛勤耕耘、不遺餘力的一生。
王弟兄說:「若要敘述鄭果牧師一生的事跡,並非筆者這枝禿筆能盡述其詳;過往在许多刊物及書籍都曾見證了他及師母對婚姻的忠貞,他們真誠美好的生命見證,造就及激勵了眾信徒;但最重要的莫過於他對宣教(差傳)的熱誠及推動。」
鄭果牧師在上個世紀50年代初在香港九龍尖沙咀搭乘巴士時,看到擁擠的人群心中就有著對他們傳福音的負擔。之後其傳福音的熱情之火從未熄滅,從在香港讀神學院時就開始到處傳福音、講道,到菲律賓積極推動差傳,之後又在1975年擔任中信總幹事推動海外宣教事工,甚至退休後牧養山景城教會期間也是大力推動教會參與普世宣教的事工,1995年又開創了「華人福音普傳會」等,一生為差傳奔波不息。
王學才弟兄評價說:「神使用他猶如火炬,在全球華人教會中點燃了宣教的火,讓主的真光照亮了许多黑暗之地.....许多華人教會在他的影響及鼓勵下逐漸走上差傳之路,因此他被冠上‘差傳先鋒’之美譽,這稱謂於他,實在可說是‘實至名歸’。」
「筆者懇切祈求神藉著鄭果牧師一生所留下的典範,驅使我們遵守主的大使命,追隨鄭果牧師的腳蹤,接受鄭牧師的教誨:不是被差,就是差人,達成人人差傳,不論得時不得時,不論何時何方,都讓鄭牧師一生為主所走過的宣教曆程激勵您我,造就您我,作一個蒙神喜悅,愛神愛人的門徒,瞻W自己為主做見證!」
许佩珠姊妹緬懷溫德博士:普世宣教策略的革新者
神州華傳文字出版主任许佩珠姊妹則在《普世宣教策略的革新者》中詳細介紹了溫德博士對普世宣教策略的巨大影響,比如跨文化宣教、向「未得之民」宣教等等現在也都對華人教會產生著莫大的影響。
溫德博士出生在一個德國後裔的家中,其父母親信主後十分熱心,並且當時都是為中國祈禱團的成員。溫德博士長大後成為一位博學多才的學者,積極推動宣教,並且給普世宣教策略帶來諸多革新。
溫德博士夫婦在1960年左右開始發展及推動延伸神學教育事工,這個模式培養出很多當地的傳道人和領袖,對教會本色化有很多的貢獻,現在這一方式已經被很多國家所采用。溫德博士來創辦了威廉克理圖書館,出版與發表了很多重要的宣教文獻。
而在1974年洛桑會議中,溫德博士演講中不再按照傳統的方法以地區作為發展宣教事工的重點,而是以每個群體對福音的需要來策劃,他大聲疾呼全球2.5億人還沒有聽過福音,所以亟需跨文化宣教,這引起全球宣教事工的革新潮流。他們這一向全球未聞福音的群體宣教的策略即後來的向「未得之民」宣教。溫德博士還創辦了眾多重要的宣教機構,影響巨大。
许佩珠姊妹說:「溫德博士於二零零九年五月廿日蒙主恩召,享年八十四歲;他一生為普世宣教策略留下的影響有目共睹。溫德博士的一生正如聖經啟示錄十四章13b節所說:聖靈說:『是的,他(們)息了自己的勞苦,做工的果效也隨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