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瑪竇逝世四百周年 中外學者論「文明對話與全球挑戰」

2010 五月 12日, 星期三 8:11

5月11日是意大利耶穌會來華傳教士利瑪竇在北京逝世四百周年的日子,當天中外著名大學、研究機構和社會團體共六十多名專家學者聚集於上海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出席「文明對話與全球挑戰」國際論壇。同時,復旦哲學院亦宣佈成立「徐光啓-利瑪竇文明對話研究中心」(簡稱「利徐學社」)。

當天參加論壇的學者中主要是哲學或宗教學專家,其中亦包括內地多位基督教學者。中國社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長、基督教研究中心主任卓新平教授到場就「今日中國宗教間合作、誤解與對話」主題發言,中國人大基督教文化研究所所長楊慧林教授就「中國基督教與普世主義」主題發言,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劉小楓則作了結論對話。

另外,前來參加的外國嘉賓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總裁米歇爾‧康德蘇,他到場就「靈性交流、文化與世界治理的改革」發言,而圖賓根全球倫理基金會總裁施倫索格博士就「全球倫理- 文明對話的基礎」主題發言等。

利瑪竇在1538年沿著達‧伽馬開闢的航綫前往印度開始了他的遠東傳教之旅,五年後踏上澳門土地學習漢語和中國風俗。從此,他把自己的後半生交給了中國,行程路綫貫穿南北,最終在北京安息主懷。他是將天主教傳入中國的先鋒之一。在他到中國來的時候,傳教士遭到中國朝廷和民衆的排擠,無法進入內陸。經過觀察,他决定和儒生士大夫們交往,成進入中國社會,並且藉著文化交流、自然科學等各種方式更好的把福音傳給中國人,帶領當時著名的士大夫徐光啓等人成爲基督徒。

Like Us on Facebook

他在傳教的同時還帶來了歐洲的數學、天文、地理等科學知識,使明朝士大夫得以瞭解歐洲的哲學宗教、精密器械以及繪畫藝術,能夠放眼觀察和認識西方世界,是「西學東漸」第一人。同時他還將《四書》翻譯成拉丁文,向歐洲傳播中國文化。他對中華文明充滿敬意,他是第一個能夠阅讀《尚書》、《周易》等中國經典,因而能夠深入理解中國文化的西方人。

在「文明對話與全球挑戰國際論壇」上,衆多嘉賓都提到,利瑪竇十分尊重中國的文化和國家的尊嚴,努力做到「到了中國,成爲中國人」,這是他被傳統中國社會接受、在中西文化方面作出重要貢獻的重要原因。嘉賓們都讚譽說,以徐光啓和利瑪竇爲代表的中西方文化交流促進了人類文明的進步,今天的世界需要有更多利瑪竇式的文化使者。

論壇主辦方、復旦大學「徐光啓-利瑪竇文明對話研究中心」主任李天綱對利、徐之間的文化交流的深遠意義給予高度評價。他說,四百多年前,利瑪竇來到中國,與上海籍士大夫徐光啓合作,將西方先進的科學、幾何、曆法、天文、地理、水利等知識譯介進入中國社會,他主持繪製的《坤輿萬國全圖》,首次帶來了「萬國」概念。而利、徐二人的文化互動給東西方都帶來深遠影響,如十七世紀的歐洲改革就吸收了「啓蒙」、 「理性」等頗具東方特色的人文主義元素,這段成效卓越的文化互動,共同開創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大局面,具有多元文明對話的全球意義。

圖賓根全球倫理基金會總裁施倫索格博士則談到,廿一世紀的關鍵挑戰之一是跨文化、跨宗教的和平合作問題,無論國家之間的戰爭、宗教之間的競爭抑或文明的衝突,還是不同文明、宗教之間的文明對話及對和平的理解,都是實現各國和平的先决條件,而文明對話的基礎在於全球倫理。

爲紀念利瑪竇逝世四百周年,除此次國際論壇之外,由中國與意大利合作舉行的「利瑪竇——明末中西科技文化交流的使者」巡迴紀念展結束北京之行後,現正在上海順利舉行,5月23日之後還將赴南京和澳門繼續展出。

台灣輔仁大學亦於4月19日舉辦了爲期四天的「紀念利瑪竇逝世四百周年國際學術會議」,內地多名學者專家出席。另外,「今日中國與利瑪竇」國際研討會也在上月底於羅馬舉行,思考四百年前利瑪竇對今日中國的現實意義,指出中國在經濟和科學發展的同時,亦需要和宗教自由相結合才能緩解和改善精神空虛、貧富懸殊等社會現象。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