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守望建堂路漫長 家庭教會聚會場所問題引關注

2010 五月 27日, 星期四 10:40

經歷被迫解散、無室內敬拜場所、被迫露天敬拜,位於成都的著名家庭教會之一秋雨之福去年終走上購房建堂之路。雖然新堂地點仍受到執法部門的「密切關注」,但總算是在教會堅持兩個月露天敬拜之後,靠著神豐盛的恩典於去年8月16日將新堂獻上。

至今,另外一家庭教會北京守望亦在成都秋雨之福之後,竭力在他們的建堂之路上邁進。不過,與成都秋雨之福不同的是,北京守望的建堂之路似乎更爲漫長與艱難。

事實上,北京守望早在2000年就開始爲建堂事工禱告,經歷了兩年多的禱告和多次印證、領受了建堂的異象之後,去年5月份教會正式啓動了建堂的日程。之前經歷了與秋雨之福幾乎同樣的遭遇——被迫解散、無室內敬拜場所、甚至去年冬天在北方的風雪中露天敬拜,後當局「默许」守望臨時租用一些場所敬拜。

按照北京守望2009年的建堂方案,本以爲今年3月底就可進入到已經購買好的新堂,結束漂流的日子,但沒有想到直到今天,建堂之路仍舊充滿艱辛,不知道還要多久才能進入新堂。面臨複雜的情况,他們在本周發出《建堂代禱書》,與很多內地與世界各地關心他們的弟兄姐妹分享,並盼望大家繼續爲進入新堂懇切禱告。

代禱書中,北京守望介紹了目前建堂過程面臨的複雜處境。去年12月,神施恩的手給他們開路,在經過一段快速的談判之後,購買下了位於中關村一大厦二層的一片寫字樓,面積約爲1500平米,這與他們「在建堂方案中向神禱告的只差幾平米,並且其他各方面指標均與方案中所禱告的相符合」。在籌集巨額購房款項2,700萬人民幣中,神已彰顯了祂的作爲,藉著教會肢體們的犧牲與奉獻在最後的時刻供應了需要支付的全部房款。

Like Us on Facebook

不料,就在他們按照合同規定找開發商拿鑰匙的時候,開發商的態度卻發生的180度大轉變,寧可承擔每天高達數千元,累積到如今已經高達數十萬元的滯納金,也以種種理由拒絕履行交付房屋的義務。多次交涉也無果,開發商「寧願付出經濟損失....也不願冒其他的風險」。

北京守望坦言「我們知道阻礙守望教會入駐新堂的主要原因不在開發商,而在政府有關部門」,於是藉著溝通多次向宗教局說明建堂的原因,並且表達願意與有關部門協商解决問題的意願,「但我們得到的回應是,守望教會建堂有些超前,目前難以接受,儘管他們自己也承認《宗教事務條例》確實滯後於當前教會的發展」。故此,教會不能入住已經購置的房屋,仍舊漂流在外面。

對於目前停滯不前的局面,北京守望舉行了20多天的連續禱告,祈求神顯明祂的作爲,同時他們又再次表明對解决問題所持的基本立場。他們並不僅從自身教會出發來看這件單獨的事情,而是認爲這是與衆多家庭教會息息相關的,特別是城市家庭教會所面臨到的聚會場所的問題。

隨著家庭教會聚會規模的自然增長,擁有自己聚會場所的需要自然出現。「家庭教會擁有屬於自己的穩定聚會場所是時代的大勢所趨,一段時間攔阻守望教會進入自己的新堂,不但不能解决教會聚會場所的問題,反倒會逆大勢所趨」。雖然有關部門的回應是,要求家庭教會必須通過官方認可的三自教會登記後才可能擁有「合法」的宗教場所,但這個從上世紀50、60年代延續下來的宗教政策已經滯後且無效,所以可以說,「家庭教會的聚會場所問題已經是有關部門不能迴避的問題」,守望教會希望藉著這次進入新堂問題的解决或许可以成爲一個探索解决類似問題的契機。

守望教會也表示,他們確信建堂是神對守望教會的帶領,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經歷了與神的同在,短短的時間內簽約完成並支付了全額房款,他們確信「既然神帶領我們越過了約旦河,那麽在如何進入新堂的這一步」。儘管面前困難重重,如面對耶利哥高大的城墻般,但守望教會相信神會爲祂的百姓爭戰。

爲此,守望呼籲教會的弟兄姐妹懇切的同心禱告,祈求教會能夠早日進入新堂禱告,也爲深有難處的開發商禱告、以及能夠按時還清400多萬的建堂短期借款。最後,還特別呼籲爲教會的合一禱告,祈求仍舊存在意見分歧的教會同工能夠「謙卑仰望神的憐憫,共同尋求、等候神對教會下一步的清楚帶領,使基督的教會繼續合一前行」。

守望教會成立於1993年,成員約有一千人左右,是北京地區公認的最有影響的城市知識分子教會之一。過去幾年,守望教會曾多次主動要求註册登記,均被政府宗教管理部門拒絕,後在去年因無室內敬拜場所、被迫露天敬拜而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今年3月17日的《中國日報》一篇《家庭教會在北京茁壯成長》採訪了北京守望教會並刊登了2張主日禮拜的照片,指出家庭教會發展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官方教會的空間不足,另外一個是政府的態度更爲寬容和開放。《中國民族報》也評論說,《中國日報》這樣報道家庭教會,顯示了政府的態度越來越寬容和開放。對於這些報道,北京守望教會迄今沒有發表過任何公開評論。

長期以來,家庭教會在中國內地是一個敏感話題,在官方媒體上鮮有報道和探討,但包括這篇報導在內的不少官方媒體對家庭教會的報道陸續從去年開始出來,引起海內外的關注。

5月6日人民日報社主辦的《環球時報》英文版(Globaltimes)網站刊發了一篇題爲《對家庭教會的報道可能預示政策改變》的文章,專訪了中國普世社會科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所研究員、對家庭教會登記等問題有深入研究的劉澎教授,其中說到,現在中國的宗教政策「仍舊是計劃經濟時期舊觀念的産物」,管理模式過時,也談到「中國官方媒體近來對家庭教會的報道越來越多」的現象「意味深長」,預示著對家庭教會的政策或许有所轉向和調整。

他還分析說,「任何改革都需要先造輿論。政府或许已經意識到,面對新的問題,當前的宗教事務管理體制無法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關新聞:

溫哥華一教會為中國家庭教會敬拜自由舉行戶外晨禱(2010.05.26)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