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唐山大地震》中國火熱上映 帶出信仰與心靈重建等話題

2010 七月 29日, 星期四 14:00

本週三(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34週年紀念日,24萬同胞的忌日。此刻,馮小剛的《唐山大地震》正在全中國火熱上映,上映4天就已經創下1.6億的票房佳績,並創造多項中國影史票房紀錄。而更為可觀的是,《唐山大地震》儼然已不僅僅局限於電影本身,並引起很多人討論有關這件史事的各種話題與啟示。

導演馮小剛採用張翎小說《餘震》的故事原型,將表現唐山大地震的切口濃縮到一個普通家庭,通過表現主人公李元妮一家人長達32年的情感救贖過程,通過他們各自經歷的高考、戀愛、下崗、南下打工等一系列事件,反映了唐山和中國社會的變遷。對地震及災後個體經驗的呈現,貫穿電影《唐山大地震》的始終。

作為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唐山大地震》留給每個人心中的「餘震」並不一樣。

原作描寫「痛」關注未流的泪 影片講述暖

電影《唐山大地震》是根據知名華裔女作家、虔誠基督徒張翎的小說改編的。張翎的正式職業是多倫多一家診所的聽力康復師。寫作不為市場,不為賺錢,只為「還原內心的真實感動」。按照作者的說法,其創作的初衷是為「心靈餘震」吶喊。接受多家媒體採訪時她亦表示,《餘震》講的就是一個「痛」字。

災難對人心靈的傷害猶如餘震,反復震蕩,刻骨銘心,絕非短期可以撫平。「有的時候苦難可以把人打倒,永遠讓人站不起來。」張翎說,「並不是所有苦難都能成就一個人。它也可以摧毀一個人。」

Like Us on Facebook

30年前的唐山,社會對心理干預等概念還陌生。大人們總是鼓勵孩子要學會堅強,不要哭。30多年過去了,孩子的眼泪始終沒有流出。這是怎樣深重壓抑的傷痛?張翎想讓更多人關注這些未流的泪。她決定從地震孤兒難以彌合的心靈創痛入手,開始小說創作。

她拒絕接受地震孤兒後來 「以優異成績考入大學」、「成為企業技術骨幹」、「建立幸福家庭」的膚淺安慰,試圖走出災難題材的宏大敘事,探尋人物的真實感受。對比原著與電影異同,張翎說,小說和電影都涉及傷痛與治癒,但小說成書於汶川地震前,電影拍攝於汶川地震後。小說中的方登接受心理治療後努力嘗試打開心窗,電影中的方登則在汶川地震中見證另一位母親的殘酷選擇,表示理解母親當年生死抉擇的撕心裂肺。

影片給人精神的洗禮 「愛是永恆」為主題

原作《餘震》本身就有著濃濃的「寬恕」色彩,安徽大學夏楚群在其論文中提到,張翎的中篇小說《餘震》「出色地構建了一個地震之後疼痛與夢魔交相糾纏的生命世界。在芸芸眾生斑斕駁雜的人性中,作家虔誠地高揚起憐憫和寬恕的旗幟,並以此與基督宗教之愛相通,實現對人性的最終救贖。」

青年影評人石磊說,《唐山大地震》的出現,令不少人開始思考苦難,「災難之後,人類能抗拒的只能是自己心中的恐懼和絕望。那麼,是什麼融化了人們心頭的冰霜呢,除了人類本能的強烈求生欲望,就是彌漫在人群中那溫暖無比的人間大愛,如一句安慰的話語就會給瀕臨崩潰的人帶來生活下去的勇氣。」

關於該影片「到底是揭傷還是療傷?」,網友眾說紛紜。多數人認為《唐山大地震》開始揭開了很多人內心的傷痕,結果卻是撫慰著很多人內心的傷痕。而有更多觀眾表示,「電影為他們帶來了極大的心靈觸動,開始學會了珍惜和愛,愛始終是人類最偉大的語言。」

影片隱藏命題:信仰缺失後,當如何應對?

影評人畢成評論《唐山大地震》講述了「物理的災難好修復,精神的創傷難愈合」的核心議題,探討了中國人信仰空前缺失的隱藏命題。抗震救災結束後緊接著的是9月份當時國家領袖毛澤東的病逝,代表了那一輩人信仰的崩潰。在信仰崩潰之後,飽受創傷的唐山大地震倖存者們用什麼來支撐和填補心底的黑洞呢?馮小剛通過影片給了兩個答案——親情和生命本身。徐帆完美地演繹了親情如何重新撐起未來,以及方登在石板下聽到母親的抉擇後,獲得了空前強大的求生欲望,因為親情已不是她的信仰,而生命力本身成為填補她內心空洞的支柱。

「在一個被懷疑失去了全部方向和重量的時代裡,我們需要的是關於敬畏與信仰、命運與承擔、脆弱與永恆的終極拷問。」嚴偉電影博客稱,「《唐山大地震》揭開34年記憶的傷疤,不是一個人的記憶,也不是一代人的記憶,而是民族共同的記憶。未知生,焉知死,熱愛生命則須敬畏生命﹔唯知死,方知生,如果沒有愛,如果不懂得愛,完全失重的生命將沒有意義。」

針對《唐山大地震》天涯社區網友也展開熱議,網友tiantangfeiyan稱,該片顯然隱藏著一個信仰命題,幾代人信仰的缺失已成為亟待關注的社會話題,「隨著毛澤東的逝世,信仰的大廈頃刻倒塌,一個民族像是被抽空了靈魂,只剩下空殼。沒有了精神寄托……我們的社會面臨著一個巨大的難題——重建我們民族的信仰,我們的人民繼續尋找一種信念來填補內心的空洞。」

新浪博客《張衛說藝》認為該片是馮曉剛在沒有普遍宗教的社會裡,對大眾心理文化的一種探討。「在中國電影史上第一次在大眾文化層面上集中而強烈地突顯了普通人的負罪意識。李元妮認為丈夫拿命來對自己好,自己作為報答就要一輩子做她的女人,這不應被視為提倡男權主義和從一而終,應該更從更普範的意義上理解報恩。我們雖然沒有西方的感恩節和吃飯前的感恩禱告這些感恩習俗,但『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也是我們民族的道德話語,這不是等價交換。」

影片帶來對震後心理干預的更多關注

據《唐山大地震》拍攝組回憶說,這次參與拍攝的唐山群眾演員真情實感的投入令主創人員極為感動,群眾演員中大多有過家人在大地震中罹難或倖存的經歷,對這一題材懷有很深的感情,積極參與了這部電影的演出。

在一次拍為死者燒紙的戲中,講的是地震10年以後,大街小巷都在燒紙,祭奠家裡失去的親人。 馮小剛對群眾演員說,「我們在拍燒紙的戲,如果你們也有地震中失去的親人,你們也可以跟他們說說心裡話。」當他們開始說起來的時候,基本就停不住了,而且是聲泪俱下,整條巷子裡頭一片哭聲。當導演喊停時,還是有的人無法自已,守著餘燼痛聲哭訴。

雖然唐山地震已過34年,被地震摧毀的房子可以重建,廢墟也可以清理得了無痕跡,但內心世界的崩潰時很難重建的。2008年的調查結果顯示,唐山大地震造成的心理創傷對受害者產生了持久性應激效應,長期影響了他們的身心健康,有親人震亡和無親人震亡者的心理感受不同。震後餘生的人出現了一些創傷後應激性障礙,他們當中患神經虛弱、焦慮症、恐懼症的比例高於正常的流調數據,有的高於正常值3到5倍。

原作《餘震》所講述的也不是災後重建,而是心靈的重建。此次《唐山大地震》的熱映更讓人身臨其境,感同身受,繼而也引發了整個中國社會對震後心理干預的更多關注。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