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生寧夏體驗促中國教會再思西部回宣策略

2011 九月 26日, 星期一 11:14

承接大使命是這個時代普世華人教會都迫切面對的重大考驗,其中向穆斯林傳福音是很值得關注的話題。在中國國內的家庭教會,有負擔的牧者和信徒就此話題議論紛紛,究竟往國外去、到國內西部地區做「回宣」、還是在自身的城市去關懷回族鄰舍,才是最好的策略呢?

《基督時報》一篇對北京城市家庭教會的神學畢業生們在本月(9月)在寧夏銀川的短宣之旅的報道,介紹了神學生們與當地的穆斯林群體親自接觸之後對「回宣」、對西部宣教的切身的感受及經驗。神學生們呼籲中國教會更需要關注就在身邊——中國西部這些穆斯林的同胞們。

華福中心七月推出「為中國少數民族中的服侍者代禱」之回族資料顯示,回族人口有超過986萬人。而根據認識回族的研究人員2009年的資料,回族約有2,000名基督徒,佔該民族人口的0.02%。

根據2005年2月25日中國國務院的《中國的民族自治》,截至2003年底,寧夏回族自治區共有清真寺3,500多座,教職人員5,100人。而整個中國西部地區約有2萬座清真寺。

《基督時報》報道指出,這次的銀川短宣是北京一家庭教會的9位年輕神學生的「畢業之旅」,他們在9月10日前後短短幾天的宣教之行打開了一扇他們近距離接觸穆斯林群體的窗戶。同時,這也是他們的教會第一次派遣同工過去銀川考察,所以重點並非在於傳福音而在於真實查看當地的情況。一行9人抱著平等交流和對話的心過去,分成三個小組,有的去了當地有名的清真寺、有的去了穆斯林經學院等等,在其中尋找穆斯林的同胞們一對一的平等的交流和溝通,之後還邀請對方一起吃飯,更加在生活中接觸與了解。

Like Us on Facebook

到穆斯林經學院的三位弟兄姐妹分享說,當他們這樣與對方交流的時候,對方也感受到尊重和理解。穆斯林經學院的一位阿訇說:「你們這個短宣小組是第一群跟我們交流後又敢回來,並且還一起跟我們吃飯的基督徒。」

原來,過去曾有不少國外的短宣隊和基督徒來訪,但他們都是帶著辯論的態度,辯論完之後大家都不歡而散。這位阿訇的分享讓短宣隊員們感到:回宣,最重要的不是辯論,而是首先要走進他們、而且傾聽他們。

短宣隊員們真實地感受到當地禾場的巨大需要。寧夏共有3,000個清真寺,但基督教會卻屈指可數,很多乾渴的靈魂沒有途徑聽到福音。比如省府銀川大學裡的基督徒團契卻只有一個,根本無法牧養和滿足當地數萬名大學生的需要。但與此同時,令他們吃驚的是,當地接待他們的一位牧師說,他們是這10年在當地服事遇到的第一家國內過去的短宣隊。雖然有一些國外的短宣隊到訪過,但國內的他們算是他見過的第一家,因為很多國內的教會並沒有關注到當地禾場的巨大需要。

當地接待的這位牧師從2001年開始在銀川開拓教會,他特別提到一點:近年來西部大開發令當地發展很多,銀川當地在一直努力發展經濟、其發展勢頭也很不錯,但许多教會裡的大學生在畢業之後基本都是去選擇去東部等一線城市,鮮有仍舊留在當地服事的,因此也造成了教會人員的不穩定、同工團隊的很難建立。因此,雖然這位牧師的團隊人數達到200多人,但宣教士卻難以差派出一位,而北京同樣規模的家庭教會則可以差派出3至5位宣教士,所以他也呼籲北京等一線城市中比較成熟的教會更多關注銀川等西部城市的宣教和培訓。

文章最後評論,也许這些神學生的分享讓中國基督徒看到的並不僅僅是西部的需要,而且看到當地禾場的巨大潛力和在回宣中的重要地位,「在中國經濟『西部大開發』的同時,中國教會也當看到未來西部教會發展所帶來的巨大潛力和能力,也需要一場屬靈方面的『西部大開發』,伴隨著中國西部經濟騰飛的同時,會逐漸開始一場西部的屬靈大復興。」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