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水晶大教堂破產事件:建堂?植堂?殖堂?

2012 六月 12日, 星期二 10:28

作者:楊彰興(紐約史德頓島家教會創辦人)

若數算近兩年來發生在美國主流教會的幾件令人反省和檢討的大事,我想非水晶大教堂破產事件莫屬。幾個月前,法院判決水晶大教堂出售給天主教會,而創辦人羅伯特‧舒樂夫婦更被教會董事會撤職。不容置否,身陷財政危機與權利糾紛的水晶大教堂實在是讓人對教會產生不佳的印象,甚至動搖教會在一些人心中的威信。但我們也不要忘記,想當年水晶大教堂如日中天之際,有多少人把富麗堂皇的水晶大教堂當作是上帝的榮耀?僅經過數年之久,水晶大教堂從見證上帝的位置一下子跌落到谷底。水晶大教堂的例子乃是冰山一角,是以堂會模式為主導的歐美教會當今現狀一瞥。其實,從教堂建築而言,水晶大教堂還不算最慘,因為它畢竟賣給了「自家人」(天主教會)。然而,今天歐美有多少教堂破產,又有多少破產的教會留個善終?很多關門大吉的教堂關淪落成為旅遊景點,或被改造成世俗場所;更令人痛心的是還有一些教堂搖身變成低俗的娛樂場所,甚至成為異教徒敬拜的廟宇或會堂。因此,水晶大教堂的破產事件值得廣大教會反省和檢討,我們要藉著水晶大教堂破產事件深入反思教會存在的意義,同時有必要對建堂與植堂審思,探討更有利於當今教會健康成長及繁殖(Multiplication)的模式。

Like Us on Facebook

神建立教會的目的什麼?或者說教會存在的價值是什麼?我認為,簡單來看就是聚集信徒敬拜神、搶救靈魂與訓練門徒。相信絕大多數的基督徒都認同這一點。倘若教會的方向偏離了敬拜神、傳福音以及訓練門徒就有問題了。

縱觀當今教會發展的傳統模式。一個查經班或家庭聚會的人數發展到一定規模時就會建立教會,然後租用更大的場地聚會。待人數發展更多,財力雄厚時,就開始把建堂提上議程。建堂是非常艱辛的過程,特別對於華人基督徒移民而言,建立屬於自己的禮拜堂更為不易。我多年前曾負責主持大紐約台灣人基督教會的建堂工作,對建堂的艱辛深有體會。

在很多基督徒看來,建堂本是件好事。但建堂卻不一定總帶來好的結果。一些建堂成的教會開始享受安逸的環境,固步自封,在福音工作顯得被動,缺乏起初傳福音的熱情和對神的信心;當然,還有不少擁有自己禮拜堂的教會持續發展,但是當人數繼續增多時,他們又會面臨人滿為患的尷尬情況。此時他們有兩個選擇:1,繼續建堂,把教堂建的更大,以容納更多的人。2,植堂,即從一個教會變成兩個教會;若人數再增長,就再分出一個教會。

所以,當教會發展時,最終總要面臨建堂和植堂的抉擇。對教會而言,建堂好,還是植堂好?相信一些人一定認為這是見仁見智的問題,因為每個堂會實際的情況都不同,很難說哪個更好。但我的觀點是,若是從教會的本質來看,植堂比建堂好,而植家教會要比植傳統教會更好。今天的教會需要瘦身,而且是大幅瘦身!瘦成平均有14人左右的教會規模最為健康。這是我從傳統教會走出來,推動建立家教會八年經驗的最大感受。

暫且不談家教會的理念。先說植堂為何比建堂好。今天的教會在建堂事工上有很多誤解。不少人打著榮耀神的聖名的旗號為自己的建堂辯護;還有人說建堂可以更有利於傳福音,促進教會的增長,為主作好見證。這些話看似很有道理,但仔細分析並結合今天教會的現狀可以發現這些說法都是很難站住腳的。

建造宏偉、富麗堂皇的教堂真能榮耀神嗎?

不容置否的是,今天的教會追求成為超級大教會的現象日益普遍。在水晶大教堂發展處於巔峰之際,同樣引來很多羨慕的眼光,很多牧師夢想有朝一日亦可以把自己的教會建成如水晶大教堂般雄偉壯麗。這種風氣亦影響到北美的華人教會,今天不少華人教會為了建自己的禮拜堂到處籌款借貸,負債累累。在建堂風氣的影響下,有的教會牧師把建堂看作是自己牧會的業績,覺得沒有建好自己的禮拜堂等於牧會不成,在其他教會牧者面前沒有面子。

有一位資深牧師一語道破今天教會跟風建堂的本質:「很多教會口口聲聲說建堂為了榮耀神,但其實他們建堂是為了榮耀自己。」

若要理清建堂的爭議,就必須先弄清楚兩個問題:第一,教會是否和教堂畫等號?第二,從聖經來看,到底什麼才算是榮耀神?

第一個問題不難回答。教會和教堂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教堂只是個建築物,舊約和新約聖經都指出,神不住在人手所造的殿宇(代下6:18、徒17:24)。對神而言,祂看重的是教會信徒內在的生命(即信、望、愛),而非教會的外表(教堂)。當教會試圖藉著建造大禮拜來榮耀神的話,可謂是和神的心意背道而馳。看今天歐美那些空蕩蕩的大教堂以及破產的水晶大教堂不就是最好的例證嗎?

第二個問題是到底什麼才算是榮耀神?我們知道,教會的目標就是為了榮耀神,但教會和教堂完全是兩回事,我們無法透過建造教堂實現榮耀神。那麼,教會是什麼?教會是一群被神呼召出來並蒙恩得救的基督徒所組成的。所以說,當教會的信徒在主豐盛的恩典中把祂從生命中彰顯出來,才是真正的榮耀神!正如耶穌所說:「你們多結果子,我父就因此得榮耀,你們也就是我的門徒了。(約15:8)」因此,教會是藉由基督徒的生命——信、望與愛來顯明神的榮耀,而非靠建造有形的建築來見證神的榮耀。

當然,最有說服力的是耶穌基督的見證。神的獨生子耶穌降生在馬槽裏,生長在木匠的家庭,一生清貧;當祂周遊在各地傳福音時,居無定所,甚至連枕頭的地方也沒有。當耶穌33歲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時,身上僅有的一份外衣被羅馬兵丁瓜分。可以說,耶穌的一生是倒空的一生,是卑微的一生。若是從今天的標準來看,耶穌的一生是相當不幸的,很難把祂與「榮耀神」聯繫在一起。因為今天很多教會都把富有與成和榮耀神劃等號。然而,耶穌在最後的晚向神禱告說:「我在地上已經榮耀了你,你交給我的工作,我已經完成了。父啊,現在求你使我在你面前得榮耀,就是在未有世界以前,我同你享有的榮耀。(約17:4-5)」所以,耶穌在十字架上救贖工作的完成乃是榮耀神,換言之耶穌的十字架是榮耀神的,而十字架象徵著耶穌的犧牲、謙卑和倒空以及信心、盼望和愛。當基督徒活出耶穌的生命,才算是真正的榮耀神。

建造雄偉壯麗的禮拜堂更有利於傳福音嗎?

「為了更好傳福音,所以要建堂。」這亦是很多推動建堂事工的人常說的一句話。當然,一間已有自己禮拜堂的教會若出現人滿為患的局面,要是有一個規模更大的教堂則可以容納更多的新人,當然這更有利於福音工作。但問題在於,這是否是最好、最有效的方法?此外,另一個情況是,若教會沒有自己的禮拜堂,就以「為了推動傳福音事工的發展」為藉口來建堂,是否真的有把握實現推動傳福音的目標?

我認為,以上兩個答案均為「否」。正如我以前曾多次撰文談及「家教會」理念時就闡明了傳統教會模式的種種問題。其實,今天教會太大、太肥,需要「瘦身」,瘦成「小而美」的教會,如何「瘦身」?就是分殖。這裡的分殖有別於一般意義上的植堂。因為,分殖所分出去是「小而美」的教會,而植堂植的仍是傳統模式的禮拜堂。

說實話,教會肥胖就不健康,前進緩慢。相信很多在傳統教會的牧者和信徒都有同感,建立傳統教會需要一些經費做基礎,比如建立教會需要租用或購置聚會場地,還有其它聚會所需的設施亦需要花錢購買,這無形拖慢教會建立的進展。即便有人願意免費贈送一間禮拜堂,但管理維護亦是令人倍感吃力。

不僅如此,教會越大,行政系統就越複雜,牧者與長執同工就要開越多的會,從而大大影響傳福音的效率。例如,有超過一千人的教會即便花費$50美金購買用具都要經過幾個月一次的同工會討論批准才能獲得撥款。

再次,傳統教會牧師同工幾乎擔任所有的工作,服事疲於奔命,信徒則成為屬靈的消費者,在福音工作不求上進,「人人皆祭司」淪為口號。特別是臃腫的超級大教會,信徒委身教會投身傳福音的工作更是不容易,大家非常享受目前舒適的安逸生活。因此,如何動員所有信徒傳福音,成為摆在教會面前一大挑戰。

總而言之,建造大禮拜不但不一定有利於傳福音的工作,反而在很多情況下阻礙福音事工的推動。所以,我認為,為了傳好福音,提升傳福音的效率,儘量不跟風建堂,這樣可以把更多的心思意念、人力和金錢真正用在福音上。

殖堂勝過植堂

綜上所述,植堂要比建堂好。當教會發展到一定程度,人滿為患時,應該首先考慮植出去一個堂,而非把原有的堂建的更大。但我認為,植堂雖好,但並非最好。比植堂更好的是殖堂。我前面略有提及植堂與殖堂的區別,植堂是傳統教會的拓殖,而殖堂是家教會的繁殖。傳統教會與家教會是完全不同的教會模式,所以他們產生的新堂亦是風格迥異。

由於傳統教會所植的新堂繼承了母堂的缺點,所以新的子堂在傳福音及訓練門徒的發展仍受制於傳統教會模式,無法獲得本質上的突破。

但家教會就不同。如果說傳統教會的增長模式是屬於「加法式」的線性增長模式。那麼,家教會則具有「乘法式」倍增結構,其增長和發展速度遠超傳統教會。可以說家教會是促教會成長的金鑰匙。史德頓島家教會的做法是每超過14人,就分殖成兩個家教會,然後繼續邀未信的親友來。待教會增長超過14人之後,就再分殖成兩個家教會。

傳統教會怕聚會人數少,但家教會就怕人多。如果聚會人數變多就開始變得不自然,很難充分建立關係,彼此的溝通也減少,逐漸失去它原有的吸引力。所以,即便家教會成員感情非常親近,可一旦人數增長到一定程度,在原家長的帶領和培訓下,一個新的教會就必須分出去,開始自己的聚會。由於家教會平時注重服事上的操練,足以幫助每個人獨當一面,所以分殖時自然有合適的人選出任家長。由於家教會模式簡單易學,有心傳福音的人參加幾次後,也可以開展家教會,這樣一分為二、二分為四的倍增下去……這就是家教會「不怕人少,就怕人多」的原因。

除了增長具有優勢外,家教會模式對於動員信徒傳福音、訓練門徒,實現「人人皆祭司」的理想更有幫助。可以說,「人人皆祭司」是家教會一大特色,在我們這裏沒有什麼所謂的平信徒與神職人員的區別。正如我過去常提及的,家教會給每位弟兄姊妹提供操練服事的機會,讓大家在服事中學習、在服事中成長。結果是家教會80%的人服事20%的人,每個人承擔的服事壓力不大。當參與的人可以實現自己的價值,就易感受到服事的快樂,結果讓教會整體的品質和效率亦得到提升。由於家教會操作簡單、易學,所以我們儘量鼓勵參加過幾次以後的弟兄姊妹帶領聚會中的各項服事,讓每位信徒都成為神的祭司。

雖然很多傳統教會亦提倡「人人皆祭司」的理念,但限於體系的原因而難以實現。所以現實情況是,傳統教會是一個(或一些)專業的神職人員負責餵養被動的屬靈消費者——平信徒。而平信徒們也安於現狀,他們把教會牧養、各樣事工以及傳福音的工作統統交給牧者同工去做,認為那些都是牧者們的「責任」,結果導致少數牧者同工服事到崩潰的情形。

所以,我認為,家教會模式更接近訓練門徒、人人傳福音的神創立教會的目的。

水晶大教堂破產一事亦再次提醒我們:在世界上,任何有金錢和權利的地方都免不了紛爭和腐敗的出現,即便教會亦不例外。但反觀家教會,由於其本身幾乎是零開銷,信徒直接把金錢奉獻給基督教機構和慈善團體;同時家教會規模又很小(平均有14人左右),更有效落實「人人皆祭司」的理念,所以家教會不會讓權利紛爭和金錢腐敗有任何的可乘之機。可以說,家教會絕對沒有破產的可能性,亦永遠不會倒閉。

地上有形質的東西總有一天會消逝,再壯麗輝煌的教堂亦無法永遠輝煌,唯有神的榮耀和恩典是永存。希望水晶大教堂破產事件給很多癡迷成為超級大教會的教會一個重要的提醒,但願大家都能靜下心來深入反思教會存在的意義,神對教會的心意,從而去選擇真正能實現動員所有信徒傳福音、訓練門徒的教會模式。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