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榮徳牧師
一:領人歸主的寶貴良機
每年都有成千上萬、從海外來的留學生來到美國中西部十多個州的校園讀書,所以這些校園就形成了一個大學城。這些大學城既沒有什麼工業、商業,也沒有什麼娛樂勝地,連合乎中國人口味的中國館也很少!加上每個大學城大多遠離大都會,要去買個名牌商品也得開個兩、三小時的車,一個學期才能有一、兩次機會去大城市享受道地的中國菜。在如此缺乏物質吸引的大學城,美中校園實在是一個讀書的好地方,週日學生忙著學業,為課、研究與考試忙碌,週末都想稍事休閒,既然處在相對缺乏娛樂的城市,週末也沒有太多可以娛樂的地方,所以當他們被基督徒邀請參加校園學生團契或查經聚會時,很多學生都樂於受邀,參加一段時間後,大部份的人都很有興趣,不久就接受耶穌為他們個人的救主。
一般來說:美國中西部的生活消費指數,比美國東、西兩岸都低,學費方面自然也比東、西兩岸低,在這效應中,來中西部讀書的學生,若在國內的家庭環境本已不錯,但比起美國東、西兩岸學生的家庭背景,相對來說又稍為清貧,學生的本性就會相對地單純,較容易思想與學習聖經,並追求屬靈的事物。東、西兩岸的學生,家庭環境較富有,又生活在大城市的繁華中,五花八門的世界不斷的吸引他們,要他們參加聚會,常常被拒;要他們參加聚會既不容易,要領他們歸主,就也相對地困難。所以美國中西部的校園,在外在的環境、或內在的心態,都有美好領受福音的氛圍。過去幾年,我常有機會帶短宣隊到一些校園作福音開荒工作,那些校園幾年前幾乎沒有中國同學,最近幾年中國同學少則數十人,多則數百人,他們沒有任何中文學生團契或查經班,短宣隊到了那些校園,就開始作個人福音工作,也邀請學生參加第二天的福音聚會,靠著主的恩典,在個人佈道時,就有學生信主,學生也很踴躍的參加福音聚會,出席率常佔該校園的四分之一或甚至二分之一,信主的也不少。實在有一大群學生的心靈,都被預備好聽主的聲音,讓我們懇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去收祂的莊稼。
Like Us on Facebook
二:使年青人作主門徒的關鍵時機
近年學生日漸年輕化,一大部份為本科學生。在一般人的心中,年青學生都是愛玩、愛吃、愛花錢,特別是九零後的年青人,常沉迷在電子遊戲中,晚上活動,白天睡覺,整天活在自我的世界中。要帶領他們認識主是非常不容易,要栽培他們認真的作主門徒,更像一個不可能的使命。但年青人吸收力與改變的速度都很大,一旦他們的心被主打開,當他們被主的愛所吸引,願意被主改變,他們就能立定堅毅的心志作主門徒,好好的讀主話語、按主的話去行、經常參加聚會、又樂意傳主福音。
過去神常藉著學生的復興帶出教會與宣教的復興:在1730年代,神藉著約翰‧衛斯理與他的兄弟查理,帶動一群大學的同學查考聖經,這一大羣的學生不僅樂意研讀神的話,也樂意遵守神的道,當時的社會稱他們為「聖經蟲」,又稱他們為「Methodist」,因為人們覺得這班人除了聖經以外,沒有別的方法,他們凡事都按聖經的教導而行,一切都循規蹈矩。衛斯理兄弟年青時在校園所建立的查經班,後來成立教會,別人稱為他們的教會為「Methodist Church」(衛理公會),神藉著約翰‧衛斯理與他的教會,帶動英國教會與社會的復興,使當時的法國流血大革命,不致蔓延到英國,英國卻在靈命復興中被更新,這都是學生復興運動所帶出的果效。
1820年代非洲宣教之父大衛‧李文斯頓在讀醫學院時,讀到中國宣教士的見證後,向父親表示要走宣教之路1,自年青起,他將一生交託給主,致力於非洲的宣教事工。宣教士戴德生在17歲時奉獻自己作中國宣教士,在大學與在醫學院時,一方面接受專業的訓練,一方面盡力裝備自己,學成後往中國傳福音。在大學時,他一方面學習中文,一方面常常出外派發單張與傳福音。十多歲時所立的心志,成為他一生在中國宣教的動力;在學校福音事工上的操練,奠定他日後震動中國福音事工的基礎。2 1885年宣教士戴德生的榜樣,影響了劍橋大學七位弟兄走上中國宣教的道路,他們在意氣風發的時期獻上他們的一生3,不僅影響內地會的宣教士倍數增加,也影響了美國的大學學生,奉獻自己作宣教士。他們的行動,促使美國大學生Robert Wilder發起學生志願運動(Student Volunteer Movement)4,一同為天國投身於宣教工作,帶領廣大的美國大學生奉獻作宣教士。
過去神常興起年青的大學生獻上自己,承擔使命,帶著為使命犧牲的心志,在世界各地傳福音。今天神也樂意使用年青的大學生,將自己獻上,一生為天國福音事工瞻W。現今就是一個關鍵的時代,不要再輕看他們年輕,要為神的國建立他們 !使他們不僅作主的門徒,也要裝備他們成為神的工人,甚至成為宣教的勇士。感謝主!這羣年青的學生,現在不僅已有人願委身全時間的服事,也有一些學生,已進入神學院接受裝備。讓我們快快把握現今的時機,為主多得學生。這是一個關鍵的時機,眾多的學生來到美中讀書,他們的心已被主預備好,我們要趁這時代為主得著他們。
三:為神國建立生力軍
學生的流動性是非常大,作學生事工的人必須存著一個心態,完全為神的國度事奉,為別人建立同工。因為好不容易帶領一些學生信主,他們剛被建立起來,可以參與服事,就要畢業離開,轉到其它城市就業,作了其他教會的好同工,別人的教會人數增長很快,我們學生的教會或查經班,辛勤勞苦數十年,人來人往,聚會人數卻沒有怎麼樣地增加,面對的還是在年紀與靈命上都一樣年青的一羣。看見其他牧者的教會不斷成長,自己的學生事工卻好像還在原地打轉,有時心中難免感到缺乏成就感,自己所栽培的人,卻成為別人教會的好同工,自己還在孤軍奮戰, 有時也覺的殊不公平。難怪不少校園傳道人,在校園事奉了一段時間後,就轉移至其他教會牧會。
作校園事工的人,必須要有神國度的胸懷,不是為自己事奉的好處而做,完全是為了將人帶進神的國度而事奉,也是為了別的教會建立門徒、裝備同工。所做的工作也许沒人記念,但天國的君王必親自察看。祂必藉著校園事工的果效,賜福給各地的教會。我在美中事奉數十年,每次出外遠行到各地講道,都會看到不少從美國中西部畢業的弟兄姊妹,現今已成為當地教會的執事、長老與同工了!有一次我到美國西岸一間教會分享,那教會在該大都會中有五、六家分堂,竟然每一間教會的牧者與傳道人,都至少有一位是美國中西部大學畢業的學生,現在已全時間服事!他們當年在求學時,熱心追求主,樂意接受裝備,忠心事奉神,現在已成為神在各地所使用的器皿。校園事奉就是為神的國度建立生力軍,為教會造就同工。
四:為教會帶來復興
曾有教會的同工建議:既然學生流動性如此之快,約兩、三年就換一批人,在本地上班的弟兄姊妹較固定,教會的家庭是長期性的,不如先將家庭的弟兄姊妹建立起來,教會就可以穩定下來;先有了更多固定的同工,再可以一同推動校園學生事工。起初我也覺得蠻有道理,所以有一段時間我就以家庭為主力、學生次之。但幾年下來,我發現上班、有家庭的弟兄姊妹,要幫助他們成長效果較慢;一段日子過去了,沒有參加禱告會的,仍是沒有來禱告會;沒有參加成人主日學的,仍是沒有來參加成人主日學,因為工作與家庭的壓力,牢牢的捆綁著他們,使他們成長與服事的速度,都受很大的拖累,若再這樣下去,不僅在職的弟兄姊妹沒有辦法被建立,學生事工也會漸漸消失,所以我知道必須要有所改變,乃是學生事工與家庭事工必須同時進行,不能分孰先孰後。
在改弦更張開始加強學生事工一段時日後,我不僅看見许多學生信主,若再給他們一點的栽培與訓練,他們就能馬上應用所學的;若再鼓勵他們參加門徒訓練營,他們很快就結隊參加,積極的學習。回來後他們還繼續一同追求,每週都參加各樣的聚會,禱告會與主日學也沒有例外。他們對神話語的渴慕、熱切的傳福音、邀請人來聚會,他們在靈裡的興旺,也帶動了上班、有家庭的弟兄姊妹;他們在追求神話語中的得著,也吸引了其他的弟兄姊妹;他們在事奉上忠心與熱誠的摆上,也改變了有家庭的弟兄姊妹,大家一起來參加禱告會、主日學、研經班;這些家庭從前是被探訪的對象,現今反成為探訪的同工了;他們與學生一同追求與事奉主,活潑的靈也在他們的心中被挑旺起來;因著學生事工的興旺,復興也臨到整個教會。
很多教會對校園事工沒有負擔,因為他們認為校園事工,只有投入,所花的人力與財力眾多,卻有沒有回報;勞苦事奉,果效卻歸給別人。但肯為別人與神國度摆上的教會,主必不輕看,必加倍賜福;樂意作學生事工的教會,神不但藉著他們所摆上的使別人蒙恩,讓神的國得著榮耀與高舉,神更會讓那些肯為校園事工努力的教會,首先蒙恩!不僅聚會的人數會增加,他們的弟兄姊妹追求主的心被挑旺、同工被建立、教會得興旺,也成為多結果子的教會。神也會透過他們所摆上的,建立生力軍,在未來的時代中作有影響力的勇士,在各城市、各宣教工場為主打美好的勝仗!
作者為基督工人中心總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