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宣教士後裔希茹蘭 重尋先輩在華宣教史

2013 五月 9日, 星期四 9:22

在華英國宣教士希榮德的女兒、英國知名作家,現已75歲高齡的希茹蘭女士(Audrey Salters)日前第四度走進她的出生地——山東淄博周村,此行為尋訪基督教在華傳播史。

周村,素有「旱碼頭」之稱,是魯商發源地,自古商業發達。1904年,周村與山東省府濟南、濰縣(今濰坊)同時被清政府批准為自開之商埠後,商業更加繁榮,各地商人及海外宣教士往來于此,1905年,英國基督教宣教士創辦光被中學,1913年,創辦複育醫院。

希茹蘭的父親希榮德不僅是宣教士,也是一位醫師。上世紀20年代被英國基督教長老會差派到中國山東。希榮德先在山東青州醫學堂任職,後到周村主持辦醫院,在周村複育醫院任醫師和院長等職,為當地民眾治病。希茹蘭的母親則先後在周村教會、周村光被學校任教。

1938年,希茹蘭出生于濟南齊魯醫院,她的兩個姐妹也曾先後在這家醫院降生。希榮德為她們三姐妹分別起了中文名:希茹美、希茹蘭、希茹麗。

據《濟南時報》報導,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齊魯大學全部被日軍佔領,所有英美籍外教均遭日軍逮捕,後被集中關入濰縣樂道院集中營。而在周村,希榮德一家當時也遭到侵華日軍逮捕。但不知何故,他們並沒有被就近關入濰縣樂道院,而是被遣送上海,關入那裏的「盟國僑民集中營」。

Like Us on Facebook

在鐵絲網圍起來的原「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集中營地裏,希榮德一家人過了3年苦不堪言的鐵窗生涯。直到抗戰勝利後,希榮德一家才走出了集中營。

1946年,希榮德把家人都送返英國後,隻身一人重返山東。希榮德先到周村主持恢復複育醫院工作,後供職于濟南齊魯醫院,任該院代理院長。1948年,濟南被中國解放軍攻克,希榮德被迫回國。

返回英國後,希榮德一直渴望有機會重返周村,探訪複育醫院和周村的朋友們,直到1985年因病去世時仍未如願。

已75歲的希茹蘭現在愛丁堡大學進修歷史。此次,她重回中國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為了論文課題《基督教在中國的傳播歷史》搜集資料。

此行在當年拍攝的黑白老照片的幫助下,希茹蘭尋到了一些父親在中國的故友後代。其中一位是此次希茹蘭中國之行前,最早與她取得聯繫的人——郭濟生,他是周村當地的文化學者,主要研究基督教在山東的傳播。

郭濟生說:「她最感興趣的是,她沒見過中國有宣教士的墓碑。前幾年,我搞基督教史(研究)的時候,在山東鄒平發現了3塊,我告訴她之後她非常高興,這也是她這一次來華的一個主要目的。」

集合父親對中國割捨不了的情感、自己在周村的那段難忘的童年,以及他們一家人在中國見證的那段歷史,希茹蘭曾撰寫了一本名為《風雨家書》(Bound with Love)的回憶錄,引起過很多英國人的關注。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