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研究:在危機時期看到信仰復興的盼望

2013 六月 5日, 星期三 5:58

談到宗教的世俗化問題,人們往往會想到這和科技的飛速發展,以及物質生活的不斷提升脫不了干係。而斯坦福大學研究院兼作家瑪麗·艾伯思達特(Mary Eberstadt)在研究世俗化之後發現,世俗化並非不可避免,即隨著科技發展和社會生活水平的提升,宗教並非一定會走下坡路。

艾伯斯達特在其新書《西方究竟是如何遠離了神:世俗化新理論》(How the West Really Lost God: A New Theory of Secularization)中,考察了人們對世俗化的傳統概念,結果發現其存在缺乏。

據《基督郵報》對艾伯斯達特的採訪,她認為「不信」的增長既非無法避免,也非勢不可擋。在她看來,信仰和家庭是社會中緊密結合的雙螺旋結構。她說,「如果家庭變得強大,教會也會如此。而當這兩種制度明顯存在問題,並不斷衰退時,」會造成深刻的難題。

艾伯斯達特指出,在過去的200年來,儘管文化和社會似乎變得越來越不虔誠,其中卻也出現過兩次宗教復興。

一次是在維多利亞時代的倫敦,英國經歷一段時間的社會解體後,出現了宗教信仰和家庭繁榮的例子。這種現象特別出現在中產階級和上流社會中。

另一次復興是在上世紀90年代,所出現的戰後的「專家預料之外的,遍及西方社會的」宗教繁榮、婚姻繁榮及生育繁榮。這種繁榮在美國尤其明顯,以至於社會學家威爾·赫伯格(Will Herberg)說,無神論者和不可知論者的陣營在消失。

Like Us on Facebook

艾伯斯達特還反駁了宗教是群眾的麻醉劑這一說法。她指出,正如維多利亞時代倫敦中上階級社會出現宗教復興,知識和富裕不會產生「不信」。相反,信仰在下層階級中衰退地更快。

既然不是科技發展、知識與財富導致了信仰和家庭的衰落,那麼又是什麽呢?艾伯斯達特認為應歸因于性解放和當代社會的福利機制。

她提出,性解放以及墮胎合法化使得人們可以輕易非婚生子,人們結婚的渴望也大大降低。家庭的衰敗隨之而來。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政府似乎越來越願意來收拾這個爛攤子,「現代福利制度想要成為替代的父親,替代的供應者,開始參與過去應該由家庭做的事情。」

在艾伯斯達特看來,現代福利制度阻礙了回歸家庭和教會尋求幫助。而在家教育則是一種對福利制度的文化回應。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