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徒數量不是衡量教會健康與否的主要標準,「同在一個教會做禮拜,認識坐你前後的人嗎?有交流過嗎?叫得出彼此的名字嗎?」華福總幹事陳世欽牧師以問話的形式指出了這個時代教會普遍存在的問題。
陳牧師日前在香港的一次佈道中從使徒行傳中初代教會的原型查看教會全面健康成長的信息。
「都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交接、擘餅、祈禱。眾人都懼怕。使徒又行了许多奇事、神跡。信的人都在一處,凡物公用,並且賣了田產、家業,照各人所 需用的分給各人。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恒切地在殿裏,且在家中擘餅,存歡喜誠實的心用飯,讚美神,得眾民的喜愛。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使徒行傳》2:42-47
陳牧師以人體健康為例,談到教會健康包含多方面重要側重點。去年在多倫多佈道期間,陳牧師突發膽囊炎。術後,醫生告知他飲食要均衡,有規律的運動,還要保證睡眠品質。同樣的,一個教會健康與否的標準,除了人數外還包括很多的方面。
陳牧師從使徒行傳2章中對初代教會的記錄,來看健康教會必備的幾個重要原則。
1、向下紮根,強調忠心遵守上帝的話。「都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訓」,把上帝看的絕對寶貴,把上帝的話語看為最高準則去遵行。陳牧師講到遵行神 的話語也是愛主的表現「人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道」。在馬太福音28章,主給的大使命中也教導「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陳牧師強調了聖經清 楚教導「遵守」:行道是信仰的基礎和重點,否則聽再多道,信仰10年甚至更久生命都沒有影響力。
Like Us on Facebook
陳牧師以初期教會為根本,勸勉說:「好好守神話語,才有可能抗衡這個時代給我們的衝擊,才可能抗衡這個時代給我們的誘惑和考驗。所有的標準都會壞、會改變、會崩潰......除非我們回到上帝的話語,上帝的話語永不變。」
2、向上成長,盡心操練虔誠的生活。祈禱、擘餅、敬拜讚美。聖經記載門徒們:「天天在聖殿、天天在家裏」,陳牧師強調說:「這兩句話很了不起,生活必須信仰化,信仰必須基督化。」
若信仰沒有生活,這信仰就是假的,是虛浮的。陳牧師強調信仰要看到透過基督,謙卑、事奉的主向世人顯現的上帝。並查看了今天教會面臨的情況:信仰和生活怎 麼一致?信仰不是在教會中做樣子的,是走進社會,做光和鹽。除了行道外,通過祈禱、擘餅、敬拜讚美的操練,使信徒在人前把耶穌基督活出來。
陳牧師還分享了關於「基督徒」由來的趣事:這個稱呼來自初期教會的安提阿教會,初代信徒說話、行事都以基督為中心。在信仰和生活上有不分割的地方,使得不信仰的人,笑稱他們是基督徒。
3、向內建造。「彼此交接、凡物公用、同心合意、一起用飯、分給個人」,這五個措辭加在一起就是一個重要概念:教會是一個愛的群體,透過愛把肢體之間的關係建造起來。
陳牧師說,愛不是感覺,是個行動,單靠感覺的愛是很可怕的,沒有感覺了就不愛了。愛是一個選擇,行動,就像耶穌基督為罪人死一樣。通過「彼此交接、凡物公用、同心合意、一起用飯、分給個人」愛的生活特質在教會表達出來,所以教會要強調「共用、分享」的概念。
而教會也常有隱藏起來的危機,教會是講最多愛的地方,也可能教會是最冷酷的地方。彼此間的冷漠,使人「凍死、餓死」也不知道。陳牧師強調,「愛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而且把這個責任化成行動。」
4、向外擴展,齊心履行福音的使命。「眾人都懼怕」,這裏的‘眾人’是當時還未信主的人,他們都懼怕。並且他們還:「得到眾民的喜愛」。這兩句話是一個結果:為什麼不信仰的人這麼大反應?因為信仰的人把改變過來、敬虔的生命、教會群體愛的生命活現出來在世人面前做了見證。
陳牧師說,當基督徒都這樣做的時候,結果是「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教會!活出來了,我們就是生命的宣教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