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牧者專家探討如何「一笑泯恩仇」

2013 十一月 28日, 星期四 8:56

近年香港社會矛盾日益加深,政府與民間衝突連連。拉法基金會在月初舉行的「衝突的善後──從心理學、社會教育、文化及神學尋找衝突後的出路」講座中,幾位講者結合神學、心理學和中西文化比較,去探討如何處理紛爭帶來的傷害。是次聚會吸引逾650人出席。

惺惺相惜的民族美德

港福堂主任牧師吳宗文表示,東方獨有的「恥感文化」令中國人份外注重面子,一旦形象受損,能建立多年的友誼毀於一旦,甚至雙方從此老死不相往來。此外「一山不能藏二虎」的競爭文化亦令中國歷代社會頻起黨派鬥爭。

雖然如此,中國文化仍有值得深思的明哲,讓我們學懂處世之道。吳牧師說正所謂「不打不相識」,當我們與強敵碰撞後,往往如曹操和關羽般惺惺相惜。再者,事過境遷後,兩人也章鴭憐鳩幮[,繼而「一笑泯恩仇」。因此,發生衝突時,雙方宜退讓三分,靜待時機修補關係,這樣就能海闊天空。

凡物公用的公民教育

城大講師梁林天慧博士表示,文化背景與衝突處理有莫大關係。中國文化強調「君臣父子,長幼有序」,因此多以權位或輩份的高低去化解紛爭,以致後輩或下輩敢怒不敢言。相反西方重視個人文化,傾向面對面表達不滿。而《聖經》亦肯定這種正面對質的方法。誠如利未記19﹕17所說﹕「不可心裡恨你的弟兄﹔總要指摘你的鄰舍,免得因他承擔罪過。」

Like Us on Facebook

她特別叮囑作家長的要放下身段,不應一味教訓下一代。她說,保羅寫哥林多後書時因擔心信徒過份憂傷,而教導他們要按着神的意思愁苦,藉此說明長輩要多理會後輩的感受。也要效法保羅給予馬可傳道的機會,讓後輩蒙受接納和鼓勵。

最後她認為,港人回歸後對政府施政不滿之聲日趨激烈,反映「港人治港」的精神,但市民普遍只顧自身利益,甚至連信徒亦缺乏初期教會彼此相愛,凡物公用的群體意識。她說:「既然《聖經》勸勉我們要顧念眾人的事,那麼我們就要關心社會各階層的需要,並且為子女作公民教育,同時培養他們獨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

和而不同的天國政治

香港神學院講師趙崇明博士說,衝突源於上帝創世時賦予生物各種特質,這種差異性令世人無可避免會起爭,但加拉太書教導「不分猶太人、希臘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在基督耶穌裏,都成為一」。可見多元與合一看似互不相容,實際卻是和諧社會不可或缺的元素。

他又說:「耶穌是和平之子,祂倡導一種包容差異的『和平』政治,這種倫理與打壓異見的『河蟹』政治截然不同。」

趙博士又提到要為仇敵禱告和寬恕七十個七次,正是呼召門徒攜手建立非暴力的和平國度。但他認為「非暴力」並非對不公義逆來順受,袖手旁觀。相反是如耶穌一樣不畏強權壓迫。他說:「羅馬政府和宗教領袖猜忌耶穌,因而將祂置諸死地﹔耶穌卻以愛與恩慈控訴暴力。所以,十字架既象徵強權打壓異己,同時是非暴力抗爭的和平記號。」

解開鬱結的饒恕竅門

拉法基金會義務總幹事葛琳卡博士說,「以和為貴」的中國文化令我們將怨憤埋藏心底,導致心理防衛機制愈來愈高,對心靈創傷日漸盲目,為免再受攻擊而自我設限,構築厚牆,更令人難以建立親密關係甚至憎恨上帝。

她又提到有的人以優越者自居去「寬恕」對方,實際上只是自命清高,瞧不起受寬恕的人。更嚴重的,是不斷自舔傷口,苦不堪言。「這種怨恨是另一種形式的愛,藉著回憶慘痛經歷去懷念對方,從而保持一種糾纏不清的關係。」

以上三種情況只會令自己繼續成為受害者。要活出基督賜予的豐盛生命,就要對症下藥,勇敢面對內心深處的羞殿h苦,讓主醫治,從而心生憐憫,體諒傷害自己的人,明白他們同樣被罪壓傷,需要基督救贖。

她說:「追求完美關係會阻礙復和,因為並非每一段關係都可以修補,所以我們要先饒恕自己,再學習包容對方的限制。」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