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院課程之「必修」「選修」之考量

2014 一月 14日, 星期二 9:25

踏入新一年,又是各華人神學院各出其策向有志向的信徒招手的季節。各神學院的訓練各有特色和取向,課程安排又五花百門,跨進神學院的門檻後,神學生又怎樣選擇合適自己的課程呢﹖

台灣長榮大學神學院神學系助理教授吳富雅解析了傳統神學課程設計的要點,相信能幫助準神學生明白課程背後的考量,以選擇合適自己的課程。

吳富雅教授觀察到華人基督教教會近幾十年來有大幅度的發展,她特別提到有不少年輕活潑形態的獨立教會興起,令傳統儀式的教會及傳統神學教育受到挑戰。一些人會認為傳統神學課程偏重知識傳授,缺乏實際牧養或領導力的訓練等,不少「門徒學院」或短期務實的神學訓練課程便應運而生。

她表示,神學訓練本身並不是單一化的,不同學院都會有獨特取向和關注,例如宣教訓練、或神學議題、或社會文化、或學院研究、或牧會講道。實際上傳統神學課程都會有「選修」和「必修」的設定,必修科目助信徒奠定訓練的基礎和核心,而選修剛使裝備豐富多元,

她提出神學課程有五個考量:

基礎裝備的考量—《聖經》、神學和神踐等領域諸如《聖經》綜覽、神學導論、基督教教義、基督徒生活倫理等多被設為基礎必備的「必修科」,以培養基督教信仰的根基及基督徒素養為目標。

Like Us on Facebook

專業裝備的考量—各不同專長的科系亦會區分「必修」和「選修」,各專業的必修科目的是建造學生在某專業領域上的厚實基礎,例如道學碩士課程會以《聖經》、基督教教會史、教義學、系統神學等為核心課程,但亦要選修諸如輔導、組織管理、門訓、社會議題等,令事奉有整全的裝備。

學習興趣的考量—為調和緊張的學校生活,一些基於學習興趣而設的科目對學生亦相當重要,這些科目諸如基督教藝術、文學、音樂等對學生身心靈調適有所幫助。

研究分享的考量—一些老師能開設有關其專業領域的後續研究或議題探討的選修科,讓學生藉老師的研究成果激發學習興趣或擴展視野。

實際需要的考量—教會如何吸納年青人、如何關懷單親家庭、如何面對同性戀議題等都是應時代挑戰而發出的問題,亦是神學教育所關心的課題。因此相關的選修課程將幫助學生以基督教神學的觀點回應時代需要。

(吳富雅教授文章「淺談神學課程的必修與選修」刊於《今日華人教會》2012年12月號)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