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督教家庭教會的復興與屬靈傳承

2014 二月 4日, 星期二 8:57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末,中國家庭教會經歷了復興。前輩們所經歷的複興有大致相同的軌跡:開始是有人受苦,眾人為教會禱告,在禱告中經歷神賜下的複興,信徒們在逼迫中將福音傳開,之後經歷過一些教義的爭執,而在這個過程中各地教會之間聯絡多起來。在復興中,眾人看見基督的榮耀,聖靈將基督的生命烙入信徒生命中,十字架救恩的榮耀彰顯,信徒獲得主再來的確據,滿有盼望。中國家庭教會的歷史是藉著復興成就的,復興也鑄造了中國家庭教會的屬靈傳承。這個傳承是今日教會的寶貴財富,但在今天也存在斷裂的可能。本文願試著對這一屬靈傳承作一些梳理,使人了解這一傳承,並使之在今天的新興教會和宣教之中能夠繼續傳承下去。 第一部分不同地域教會的複興歷史和屬靈傳承簡介 中國家庭教會的複興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樣式。筆者走訪和電話採訪了一些家庭教會的僕人,期待從他們的分享中窺探中國家庭教會的複興與屬靈傳承的面貌。 傳統家庭教會的複興,在西方立場看,也被稱為基要派家庭教會的複興。主要是山東、浙江等沿海地區的教會,在解放前由宣教士建立或受宣教士工作影響。河南、安徽等地也有同樣的複興。這些教會六十年代末開始有復興,多數是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復興。老一代僕人包括王明道、倪柝聲、宋尚節、楊紹唐、賈玉銘、敬奠瀛等共同形成的影響,也藉著這些家庭教會的複興顯現出來。這些前輩的教訓對當時的複興產生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聖靈正是通過他們的教訓,藉著受苦的聖徒形成了這個複興。解放前,宣教士曾經在寧波建立過一個伯特利靈修學院,這個學院用幾個詞表達他們的信仰,许多僕人一致認為,這幾個詞也可以用來形容基要派家庭教會復興和屬靈傳承的特徵:

Like Us on Facebook

基要信仰:常講基督救恩,因信稱義,聖經無誤,以和新派神學的道理有分別。 使徒腳踪:聖經所記述的使徒建立的教會是最完全的教會,教會建立的中心目的是效法使徒將福音傳開。 十架道路:走使徒所走的路,也就是捨己背十字架跟隨主,為了順服主的旨意,願意捨己和受苦,甚至殉道都看為榮耀。如耶穌家庭所說,走「窮」「苦」「死」的路。 聖靈充滿:復興時經歷了聖靈充滿,後來每次聚會都盼望聖靈充滿。但追求聖靈充滿不是追求方言、異能,而是追求遵行主道、傳福音的能力。眾人滿有喜樂、大有盼望。 重生得救:非常關注信徒是否重生得救,受洗前傳道人要確認這人是否重生,有時要求講出重生的見證。 認罪悔改:每次聚會開始的時候,先認罪悔改,講道後藉著道的光照悔改。這悔改是尋求聖靈的光照,並要完全倒空罪。每次擘餅前,用較長的時間預備,省察自己的罪。在復興的時候,大家會當面彼此認罪。 成聖追求:在生活上嚴格要求自己,有敬畏神的心,效法基督。遇到和別人衝突時,個人先退到主面前對付舊人的生命。 跪行天路:晨更禱告、晚禱,為教會、為弟兄姐妹、為不信的人禱告。大聚會前一至三天,預備的同工禁食禱告。 除了這八條,老僕人們認為家庭教會的屬靈傳承還可以再加上切實相愛、等主再來。 1、江浙一帶教會 浙江某教會的一位老同工簡單介紹了他們教會的複興概況和他們對屬靈傳承的認識。文革中他們並沒有停止聚會,而是轉為家庭式的秘密聚會。他個人曾被批鬥十多次,也多次被抄家,但逼迫中弟兄姐妹們依然堅持聚會,而且與主更加親近。晚上的禱告會從來沒有停止過,有禱告,也有講道。到1979年農曆正月初五,轉為公開聚會。講到「基要信仰」,他認為就是一切都以聖經為準則,那個特殊的年代裡宗派的概念不再存在。堅持基要信仰很重要地在於與三自分離,當時不少信徒加入三自,许多彼此熟悉的弟兄姐妹分道揚鑣。但家庭教會也隨之興旺,哪裡有三自禮拜堂,哪裡就有家庭教會。家庭教會堅持傳講真理,包括「不能講」的末世真理、耶穌再來,因此得罪了三自的人。但是「丁光訓的教訓我們不能接受,愛怎麼能代替信呢?三自是政教合一的,我們拒絕這一點。」 關於聖靈充滿,這位老同工表示,不同意極端靈恩派所講的聖靈充滿:「我們非常地需要聖靈充滿,但是是按照使徒那樣被聖靈充滿,我們需要聖靈加給我們恩賜。極端靈恩派那種聖靈充滿,我們不接受。」關於聖靈充滿,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體驗到聖靈是喜樂的靈。 「有一次紅衛兵給我理了一個\?w=720?w=720'十字架\?w=720?w=720'的髮型,我心裡向主很不平、哀怨,但當我開始思想主,一時之間,喜樂的靈臨到了我,好像從裡面湧出來一樣,那喜樂是沒有辦法形容的。但我不能笑,否則遭批鬥。」 關於十架道路,上海一位老僕人談了自己的理解:「美國有一個青年耶穌會,說耶穌是33歲死了,現在教會中人太老了,要年輕;說耶穌為我們釘了十字架,但我們不能比世界差,十字架是得勝的旗號,我們要勝過世界,把他們壓下去。這就把十字架完全顛倒過來了。十字架就是把我們的舊生命釘死,把老我釘死,使老肉體沒有享受。大富翁,天不亮就禱告的很少。十字架就是對付老肉體,不要物質上的好處,我要的是神的旨意,不是老我生命的享受。」關於認罪悔改,這位老僕人說:「現在常常對罪不能責備,但我們不能失掉責備罪。福音就是責備罪,向神悔改。傳道人的責任就是責備世界的罪,把人帶到神面前,悔改得救。迎合人的話,不應當是傳道人的話。」 溫州的一位僕人作見證說,溫州教會復興最初是在晚上。教堂被充公變成倉庫,有信心的弟兄姐妹們就晚上在家裡暗暗地聚會。文革時期破四舊立四新,聖經都被拿走,但大家對神的話仍然很羨慕。文革時這位僕人所在的縣建立了一個新牧區,有30多個聚會點。工人是受差派的,做工非常辛苦。復興中,傳福音和禱告很突出。解放前教會受宋尚節的影響喜歡開奮興會,文革的時候注重禱告會,禱告非常懇切。教堂關門那段時間,神蹟奇事很明顯,有三個老太太出來行神蹟,很多人絕症都得醫治,多人信主。老太太特別關心信徒,常常去探訪。一些傳染病病人,親人都躲避,教會派人去探訪。教會也幫助一些窮人的生活問題,給他們吃喝。這樣福音的門就打開了。全縣的同工會在一個叫做天堂山的村子聚會,是夜裡沒有月光時聚會,聚會的時候大家都放聲歌唱讚美。 1976年一位弟兄被公社抓起來,聚會就停止了,但是後來被抓的人都被放了,從此大家的膽子就大了,就開始白天聚會。 另一位僕人講到溫州教會的幾個特點。第一,重視禱告。一些老阿姨晝夜不住地祈求禱告,每個月有輪流的守望禱告。第二,重視聖經,堅持以聖經教導為基礎。現在的溫州人即使跑到歐洲去做生意也很熟悉聖經。第三,注重傳福音。 1973年底的年會主題是將福音傳遞給家家戶戶,四五個晚上連續佈道,每次都有幾百個人信主。改革開放以後繼續注重佈道。第四,注重聖靈充滿。有通宵禱告會,有禁食禱告會。第五,注重合一,雖然經歷了幾次分離,仍然持續地做合一的工作。這位牧師認為,教會不合一戰鬥力就喪失了,在教義上應當求大同存小異。第六,注重培訓。 65歲的同工一律放下工作,早一點培養年輕一代。 上海教會一位僕人作見證說,五十年代,倪柝聲、王明道、賈玉銘等有影響的傳道人先後受到批判。當時在教會中搞批鬥,很多弟兄姐妹都停止了聚會。 1955年後,一些熱心的信徒在家裡聚會。 1957年,在家裡聚會的基督徒都被抓了,教會就這樣分散了。解放前在大學校園信主服事的一群傳道人,這時候很多在工廠做工人,他們在工作中為主傳福音作見證。有些人覺得他們行為好,就靠近他們,他們就給這些人講福音。當時很多弟兄姐妹無法聚會就在家裡面聽福音廣播。一直到1979年,新的複興出現,在上海人民公園聚集了一批人傳福音,他們是此前在安徽監獄坐監多年剛剛出獄的傳道人。他們在上海組織许多人傳福音,三五個人一起在假山附近做見證,有的傳、有的講、有的教讚美詩,每個禮拜都有,前後延續半年左右。到1980年春節,人民公園的傳福音活動被取締,當時已有很多人信主。 1979年是上海以及全國復興的一個結點,很多人信主做傳道。 1979年上海開始有了家庭教會,之後可以分為幾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恢復性的複興,過去信主的人恢復了信仰。第二階段是宣教士進入大學做工,有年輕人信主。第三階段,中國人做學生工作,是在1989年以後,有了學生團契。上海傳統的家庭教會也開始轉型,有了自己的擘餅同工會,從前都是老傳道人在服事。第四階段,到2000年,聚會由小組團契轉為主日崇拜,上海教會的主日崇拜恢復得很晚。 1979年,老傳道人開始定期帶領年輕人查經,組織婚禮葬禮並有輔導,幫助年輕信徒解決各樣的問題。老傳道人在兩方面讓人印象深刻。第一,要問你得救的見證,聽了你的見證覺得你沒有悔改,就讓你回去繼續禱告,有人講了三五次才能通過。第二,有人要全職事奉就一定要有經文的印證。第三,是他們聖潔生活的榜樣,以及受苦的心志。從來沒有看到他們說過一次謊,並且他們言出必行。生活很艱苦,但從來不暗示別人他們經濟上的需要。對年輕人的要求有求必應。老僕人們經常說,要以受苦的心志作兵器,否則就沒有戰鬥力了。第四,他們禱告很多,每天都晨更禱告,和神的關係很親密,是可以感受到的那種親密。 2、以青島教會為代表、山東半島受耶穌家庭影響的教會 青島教會一位僕人回憶起同為神僕人的父親當初的經歷。文革中,各宗派包括本色化教會中仍有许多信徒冒著生命危險起來為主作見證,逼迫中周圍也有很多信徒跌倒。父親經常在學校裡面挨鬥,下班後全家人卻像英雄般迎接他。他在家裡帶著妻子孩子禱告唱詩篇,一大早又戴上大帽子寫著「牛鬼蛇神」出去遊街。有幾次他都想自殺,但是神都攔阻了他。到了1967年左右,他想去看別的弟兄姐妹,在馬路上走著,看到一位姓葛的弟兄,他眼眼N流下來了,因為主聽了他的禱告,他當時一直求能見到一位弟兄。後來逼迫太重了,他就離開青島到鄉下親戚家躲避。到後來1968年開始又有聚會,開始是幾個親戚,後來另一個家族的弟兄姐妹也過來一起聚會,沒有詩歌本,自己就刻蠟版複印,也抄聖經。 1970年到1979年一直秘密聚會,直到1979年聖誕節才有公開一點的聚會。這個是青島教會復興的簡單開始。 關於青島教會的持續復興,這位僕人談到幾個方面的因素。第一,面對錯誤的思想和異端開始查經,七十年代末,曾經面對一個異端,認為可以藉著異夢異象知道主何時再來。第二,各教會開始互相聯絡,青島和周圍的農村教會有很多的聯絡,青島在教義真理上影響周圍的農村。他的父親請许多的傳道人到農村去帶領查經。這兩個因素就帶動了八十年代整個半島的大範圍復興。山東半島的複興有這樣幾個特點。第一,注重禱告和行道。知道一句經文行出一句經文,強調捨己行善,活出主的道。第二,教會要復興必須從認罪開始,得罪弟兄就要當面道歉。弟兄有了罪不顧情面指責弟兄要弟兄悔改,自己有了罪也不顧情面在眾人面前悔改。第三,講十字架對付肉體,對付自己,治死自己肉體的惡行。第四,聖徒彼此相愛,願意彼此捨命。大家好像一團火一樣互相傳遞。第五,肯把自己摆上,奉獻自己的家庭,開放自己的家庭。第六,受苦捨己。他的父親一直講十字架:自己死,別人活;自己死,教會活。 耶穌家庭背景教會的聚會,講道不多、作見證多,主要是講、唱經文詩歌,尤其是唱詩篇,以及一些鑰節經文,再加上講一些得勝的見證。這是他們聚會的特點。唱的詩篇很多,尤其是詩篇15、19、27、34、42、43、32、51等,還有唱新約中的一些為主受苦背十字架的經文,比如馬太福音16:24,約翰福音15章,馬太福音10章主耶穌差遣門徒,還有哥林多後書4章的經文。當時覺得唱多少遍都不夠,越唱越有能力,這個道成了活的道,心裡得到澆灌。耶穌家庭有一個傳統就是聽道講道要品滋味,實際上就是看重感覺。 青島教會到平度教會都非常注重聯絡,中青年同工聯絡起來,當時興起了各地的很多聖徒樂意接待弟兄姐妹。老一代這樣認為:「神化除了會界,取消了位分,相愛成一群,歸一個牧人。」這句話編成了一首歌,在半島到處傳唱。弟兄姐妹見面非常親切,聚會以後都不願意分開,從靈裡面相親相愛,在禱告中彼此紀念,分別以後互相想念。有一首歌這樣唱的:「想念靈同胞,眼痔馱U掉,又想哭來又想笑,主的愛充滿了。」他們接待弟兄姐妹時,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喝,但是給客人吃,一個村莊常常一接待就接待五六百人,大家都爭著接待,當時城市教會的人跑到農村去聚會,看到弟兄姐妹的愛心很受感動,回去就剛強起來參加服事。 他們擘餅聚會時,弟兄姐妹會跪下來禱告幾個小時,分餅分杯的執事勸勉弟兄姐妹,要剛強,要大發熱心,要彼此相愛,勸勉以後再吃喝餅杯。耶穌家庭教會最重視的就是禱告,他們的禱告會尤其在農閒的時候就是十天禁食的禱告。禱告的時間非常長,一直跪著禱告,從早跪到晚,每個人都練了一個鐵膝盖。很多人從年輕的時候一直到年老都是五點鐘起來禱告,為家庭、為教會、為眾聖徒禱告。 後來他們也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就是對真理重視得不夠,所以容易受異端的攻擊,也開始慢慢更多查考聖經,但對神學的領受還是有一些慢。 3、其他地區教會的複興 另外,有代表性的中國家庭教會的複興還包括聚會處的複興、河南教會的複興、福建家庭教會的複興、皖北及無為教會的複興、內蒙五原教會的複興。浙江蕭山聚會處的一位傳道人表示,在文革中,福音起初是藉著兩萬人的基督徒批斗大會和弟兄姐妹被罰修馬路傳開,不知不覺政府幫了教會的忙。一群信徒徹夜為教會禱告,以及弟兄姐妹挨家挨戶傳福音,帶來了八十年代的複興,教會裡面坐無虛席。河南教會的一個特色是強調福音廣傳,正像小敏詩歌所說的胸懷世界,胸懷宇宙。他們認為河南就是耶路撒冷,中國就是猶太全地,少數民族與海外華人就是撒瑪利亞,然後直到地極。福建家庭教會的複興主要是受長老會的影響,改革宗色彩最強,特色之一是注重神學教育。 第二部分從新約書卷談對中國家庭教會復興與屬靈傳承的認識 從使徒行傳看家庭教會復興的特徵 筆者主要從新約的幾卷書來評估家庭教會的複興和屬靈傳承。首先是從使徒行傳來看使徒時期的複興是怎樣的,以及保持長久的複興所需的四個因素。 使徒時代的複興,是因為基督為我們受苦受死成就了救恩,又從死裡復活、升天,使徒在馬可樓等候主的聖靈降臨,恆切禱告,後來經歷了五旬節聖靈充滿,在患難逼迫之中將福音傳開。使徒的複興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在復興中、受苦中、宣教中,聖靈把基督的生命深深地烙在他們裡面,在與基督的聯合中徹底地悔改。家庭教會的複興也基本上遵循了這條道路。先是有僕人為主的名受苦,在文革中受逼迫,信徒們在禱告中等候神賜下的複興。六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末,中國教會經歷了30年的大復興。信徒都經歷了悔改、在逼迫中將福音大大傳開。八十年代教會間有了聯絡,往往在一個地區的教會都互相聯絡,成為一個整體。 使徒們能夠經歷持續的複興,是因為聖靈在初代教會有這四樣的工作。這其實也是聖靈在家庭教會復興中所做的工作。 首先是聖靈保守使徒,持續傳純正的福音。使徒面臨的問題首先是本族的逼迫,但保羅始終不變,抵制了各教派的攻擊,和眾使徒一同把福音傳開。家庭教會在傳講福音時,同樣面對各樣本土和外來異端,比如呼喊派的攻擊,所謂聖潔派的攻擊。聖靈帶領家庭教會的僕人們把純正福音一直傳開,眾教會在抵擋異端的過程中又聯絡在一起。 在使徒時代,保羅、巴拿巴面對割禮派的攻擊,沒有獨立處理,而是把問題帶到了耶路撒冷的使徒和長老面前。耶路撒冷教會的使徒和長老們,憑著聖靈賜予的智慧和對基督的忠誠,以及維護教會合一的心志,對外邦教會作出了智慧和純正的判斷。面對如此復雜的異端,作出這樣的判斷,確實是聖靈特別的保守。在家庭教會如河南教會抵擋異端過程中,神興起了一些老僕人,藉著他們傳講的真理,如因信稱義的真理,使河南眾教會抵擋住了重生派(一般視為極端),以及三班僕人、東方閃電、呼喊派等異端。而今天,面對各種神學體系和教會樣式來華,面對現代教會層出不窮的異端,僅僅憑著自己判斷,會力不從心。要想影響普世教會,尤其在宣教禾場上有所作為,訴諸教會歷史已得到印證的釋經傳統和教義傳統,還有一些經過試驗、以敬虔持守真理的僕人很關鍵。 第二,由經歷和神蹟奇事為導向,轉向以神的話語為導向。初代教會的使徒和門徒都經歷了重大的神蹟奇事,但使徒常常教導門徒的仍是福音的真理,眾人也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以使徒的教訓為中心,彼此交通、擘餅、禱告。使徒們在各地傳福音不傳講神蹟,只傳講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家庭教會也完成了這樣的轉變,雖然從情感上看,有時願意再經歷神蹟奇事的複興,也看重一個僕人生命的經歷。受苦中的生命經歷,是家庭教會每個聖徒在受苦中經歷神的榮耀,的確非常寶貴,但要繼續尋求生命建造和教會事奉,必須以神的道為中心。如果老一輩沒有這樣的轉向,現在许多年輕僕人是受過神學教育以話語為中心的,之間就可能產生衝突:年輕的一代不能夠接受老一輩生命經歷所形成的財富,而老一輩僕人以經驗為中心就會更多地高舉人而不是高舉神。 第三,持續宣教。復興之中聖靈一開始就是宣教的靈。大復興的時候,同時是多人歸主的時候,也是大差派的時候。這在家庭教會復興的歷史上已經顯明出來。不過要有持續的複興、持續的宣教,難度也非常大,教會的宣教動力很容易減弱。現在的宣教和復興時代的宣教不同在哪裡呢?復興時是全民宣教,現在的宣教只是差派少量的人出去。中國家庭教會剛複興時,宣教被世界看做洪水猛獸,形成了強大的力量,這是需要極大的團隊做工才可以達成的。但這樣的宣教浪潮要再一次形成,方才可以無論是對內是對外,對穆斯林、對印度教徒,都形成強大的攻克力。但家庭教會的宣教浪潮已大大停止了。中國城市化的進程中,農村教會的信徒大量地進入城市,尤其是中西部的城市,海外宣教也成為需要,新的宣教浪潮該怎樣形成呢?當保羅展開向著歐洲的宣教歷程、外邦教會被建立起來以後,從使徒書信裡可以看到,外邦的眾教會也聯絡起來共同宣教。 第四,設立長老。使徒設立長老不只是出於權宜之計、為應對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而已,而是有著良苦的用心。使徒在外邦人中建立教會後,一般都較快地在各城按立長老。這樣使按立的長老能夠追求使徒的教訓,追求使徒所教真實的道理。另外,對新興教會來說,嫉妒紛爭,尤其是各人高舉自己認為合宜的教會領袖,是非常常見的事。這會破壞福音的純正,也讓教會失去合一的美好見證。按立的長老也能夠有效地解決這樣的問題。使徒行傳和後來教父時代的歷史,都印證了這一點(教父時代表現為主教制)。繼承使徒統緒的監督們是最有效地抵擋異端的,也有效地治理教會。中國家庭教會在復興以後,一般就有了自然形成的秩序,更多依靠聖靈內在的管理。因為強調順從聖靈的治理,家庭教會不設立明顯的外部架構,很多情況下也不設立聖職。這和使徒建立的架構有什麼不同呢?在面臨極大逼迫時,不設立外面的架構可以理解,但在和平時期,教會平穩發展,面對對真理不同領受和嫉妒分黨的可能,是否就需要設立一定的架構?自然生髮的秩序,往往尊重某一人為屬靈權威;使徒設立的秩序,是年幼的對年長的順服,眾長老之間的彼此順服。筆者並非絕對主張長老制,但建立一個彼此順服的治理架構還是必要的。 從哥林多前書看家庭教會事工的樣式 家庭教會很多的僕人講到要效法使徒的事奉,事實上保羅自己也談到要我們效法他,如哥林多前書4:16-17,11:1-2,還有腓立比書3:17。哥林多前書1-4章。使徒告訴我們,對主的教會破壞最嚴重的問題,就是結黨紛爭。保羅談哥林多教會的問題首先談的就是嫉妒紛爭,他從三個方面看待其發生的原因: 第一個是真理上的偏離:哥林多教會的信徒以智慧為中心建造教會,但保羅所傳講的是基督耶穌並他釘十字架。若高舉神蹟,當然要高舉有恩賜的人;若高舉智慧,當然高舉智慧人。這兩者都是追隨有恩賜有智慧的人,只有高舉基督的十字架才真正將榮耀歸給神。因為十字架廢掉了人所有的智慧和能力,廢掉了人所有的自義。如同保羅一樣,家庭教會的眾位僕人在建造教會時,一直持守基督十字架的福音。 從3章可以看到,嫉妒紛爭的第二個原因是生命的不成熟。使徒的建造是生命的建造,不是事工的建造。教會建造應該是基督耶穌裡生命的建造,是生命長進的建造,不再屬肉體不再做吃奶的嬰孩。保羅所說的金銀寶石的工程,就是信徒在基督耶穌里長大成人,滿有基督的仁愛和聖潔。這樣的建造才經得起火的試驗。保羅強調,他只是與神同工的,使聖徒生命成長是基督自己,因此人的作用就顯得不算什麼了。只有基督徒不斷與主聯合效法基督,生命得到成長,這樣的建造才是合神心意的,才是真正與神同工的建造。事工不是目的,建立各樣的事工架構也不是,使信徒有重生的生命和更加屬靈的生命樣式才是建造的目的。家庭教會的前輩常常教導我們,不要體貼肉體要體貼聖靈,越發地愛慕主,所講的正是涉及生命建造。現在城市家庭教會在一個人信靠基督以後下一步就要他服事社會、建造基督徒的文化。但就老一輩看來,也正如使徒看來,一個人來到教會信主以後,教會首先還不應該是要他做社會服事,而是建造這聖徒的生命成為聖潔成為完全。 嫉妒紛爭的第三個原因是道路上有偏差。4章9節告訴我們,使徒被這世界釘死,因此使徒也將世界釘死。他們不尋求這世界的榮耀,世界也將他們看做是世界的污穢、萬物中的渣滓。教會一旦走了跟隨世俗的路,像哥林多人一樣尋求這世界的榮耀,照著世界的標準看待一切,所走的路和使徒的路就不同了。使徒說神的國不在乎言語乃在乎權能。使徒是有為父的心,使徒是能夠忍耐地用為父的心牧養,但是哥林多人卻只做師傅。 最要緊的事情是教會在這世界的定位是什麼。現在教會面臨一個很大的課題:教會要獲得主流社會的認可嗎?教會要在知識階層裡獲得認可嗎?現在的主流社會一般被看為兩個群體:一個是工商階層,一個是知識群體。要取得他們的認可,必須跟他們有所妥協,這樣,這兩個群體的價值觀就進入教會了,福音就會大打折扣。可以向他們傳福音,但我們傳福音的方式是什麼呢?是證實他們心中盼望的那種基督教嗎?是《讀者》樣式的基督教嗎?這樣的「基督教」形態如今已經在很多工商階層和知識團體產生了影響。以上三個原因都會造成分門結黨。但是使徒的建造,還有老一輩僕人的建造的樣式又是怎樣?是永遠高舉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不是用智慧學術來代替,對學術的追求不能代替基督榮耀的福音,神蹟奇事更是不能。另外,在事工的建立方面,教會出現了很多的項目,讓人好像進了自由市場一樣挑選。這樣的事工樣式能夠代替生命的建造嗎?有多少傳道人還在花極長的時間在神面前對付自己的老我,為聖徒的屬靈狀況而警醒,為自己為眾人哀哭懊悔。這樣的事奉樣式現在在哪裡?老一輩僕人說他們是與神同行的,凡事尋求合乎神的旨意,切切地禱告尋求神明確的帶領。這樣的事工人,這樣的傳道人現在在哪裡?道路的偏差現在已經不被人看重了,人都想尋求上層社會的青睞,並且以此為榮,以上層社會的人進入過我們教會的門為榮。這樣的妥協是尋求人的榮耀,從這裡開始教會就走向墮落。 5-10章,保羅講到聖徒聖潔生活的建造。 5-6章談到保羅是如何看待罪的影響力的,保羅面對「有人收了他的繼母」這樣的罪心里哀痛,但哥林多人卻不哀痛。保羅不輕看罪的發展力,在6章保羅說你們竟敢告狀告到外邦人那裡去,罪的發展是何等地激烈,所以這樣的小罪演變下去會讓人不能承受神的國。 6章9-10節所列的這些罪,其中包括偷竊、醉酒,當時羅馬帝國的奴隸基本上都偷竊,也有很多人是醉酒的和淫亂的,他們信主後保羅要他們棄絕這一切的罪。尤其從不被食物轄制開始,因為有人貪戀美食就進入偶像的廟裡,就吃了祭偶像之物,以至於與廟妓行淫,在身子上與娼妓聯合。保羅不輕看這罪,實際上保羅不輕看每一樣罪。在8章、10章會一再看到,信徒過去在某些事上犯罪的,今天仍會極容易受它的玷污和影響。就像以色列人出埃及後,身上仍然有埃及人的惡習,神花了極長的時間煉淨他們。但初入教的外邦人似乎沒有意識到,過去的罪惡會再次製服他們。因此保羅讓他們逃避拜偶像,不要進到偶像的廟裡吃祭偶像之物,也逃避那些自稱為弟兄又犯罪的人,與他們分離。家庭教會的一些老僕人也如保羅一樣,教導要嚴厲地對付罪惡,防止被世俗玷污。現在一些新興教會對淫亂的罪懲戒很輕,也不警戒剛剛歸信的人。過去曾經侵襲我們的罪,如今會再次舊病復發,應該思考該怎樣防止罪和嚴厲懲戒仍活在罪中的人。 關於吃祭偶像的食物,保羅說可以憑著信心領受,吃集市上所賣的祭過偶像之物,但保羅讓我們存著愛心放棄這樣的權利。保羅自己做了榜樣,他沒有用盡傳福音的權柄,他本來可以得工價並娶信主的姊妹為妻,但他放棄了這權柄。保羅在這裡強調的,是信徒在吃喝上有了自由,這是主所加給我們的自由,但卻應為了愛人、得人的緣故,為了軟弱弟兄的緣故,節制肉身的需要。所以家庭教會的前輩教導基督徒,要過節儉的生活。一是為了不給別人造成負擔,另外就是避免貪婪的心。如果起了貪心,就容易進入試探當中。不在肉體上有節制的人,常常進入偶像的誘惑之中,保羅舉了以色列人在曠野倒斃的例子。不要認為面對試探時,自己能夠站立得穩。家庭教會的前輩教導聖徒,在吃穿上、在生活上、在諸般的事上,都需要學會為了別人的緣故,為了不將別人陷在試探裡面,也為了攻克己身,去節制肉身的需要。當今的信徒在兩樣誘惑就是媒體和娛樂面前,常常不能節制自己,以至於享受外邦人的食物而受到各樣的玷污。所以現今的教會在這方面有很長的路要走。 7-10章,講到世俗對我們的玷污力仍然是極強的。使徒不輕看這一點,那今天的教會怎樣看待這一點?如果信徒不愛慕屬靈的嗎哪,在屬靈的事上殷勤地尋求,他們身處禮拜之中,心可能已經被玷污了。 7章中,保羅對聖徒的職責和永生的福樂有全備的認識。論及婚姻和今生的身份,保羅讓做僕人的守住自己的身份,結婚的人要儘自己在婚姻中的責任,而沒有結婚的人為了更殷勤服事主可以守獨身。在這兩件事上,保羅勸勉的導向,一是不可忽略今生的職責,二是要將福樂和盼望放在永生中,因為這世界的日子將要過去了。現在的教會,尤其是年輕人的教會,傳道人做婚姻輔導時,更多地讓人看到婚姻中的幸福,有意無意地鼓勵人在事業中成。年輕人都盼望婚姻幸福,也指望從打工仔變老闆。但是若把福樂放在工作和婚姻以及身份的改變中,實際上反倒得不到這樣的福樂。使徒讓信徒面對今生時盼望永生,這樣也才會在今生盡上完全的本分。家庭教會老一代僕人勸勉聖徒在今生要將主的工、教會的工放在第一位。當然有人說他們忽略了自己的家庭,但老一代僕人的婚姻也是很幸福的,雖然夫妻在一起的時間不長,但一般都很滿足很感恩。實際上,若沒有永生的導向,人實在是不能過聖潔的生活。 11-14章,講彼此相愛的教會生活。在11章16節保羅首先講到了秩序。這段講的核心是男女的秩序是神在創造時所安排的,是神看為美好的事。因為有了秩序,聖徒之間才有溫柔安靜的相愛關係。 14章32-36節也告訴我們,沒有秩序就面對爭吵,使我們不能安靜學道。家庭教會基本上持守這樣的秩序。但現在有海外神學的進入,認為持守這個秩序是過於保守了。但保羅不輕看這件事,因為對秩序的破壞制度化,會對教會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 11章17節到結束,講聖歺中聖徒要彼此等待省察自己的罪。這一點哥林多教會沒有做到,但家庭教會的長輩,對待聖歺非常鄭重。在舉行聖歺前要預備多日,事先省察。耶穌家庭在聖歺中特別表現出彼此勸勉、彼此關切、彼此相愛。這是聖歺中特別美好的事。 12章,使徒強調在事工之中的彼此配搭。剛強的要擔當軟弱的,在一個身體中事奉彼此相顧。保羅強調的重點在於,我們的肢體恩賜是多的,但是身子是一個。在一個身體中事奉,眾教會合一,是家庭教會很多前輩不斷教導的。在家庭教會復興後,在農村形成一個極大的團契,有一個意識是深入人心的,那就是眾教會是在基督的一個身體上服事,所以要彼此切實相顧。所以福音在傳開後,城市教會很多僕人多次到農村去,並且複興時多位僕人共同配搭做工。期間雖然有摩擦,甚至後來也出現了分裂,但眾人仍然懷念聖靈做成的這工,也承認這是使徒語重心長的勸勉。 結合以弗所書4章,家庭教會經常講「七個一」的重要性。许多僕人都講到了七個一的合一原則(一個身體、一個聖靈、一個指望、一主、一信、一洗、一神)。合一的根基是要守住神的話語。不是神所做成的合一我們不要在其中合一。家庭教會剛開始復興時,全國家庭教會聯絡成為一個整體,有人說中國教會是神下的一盤棋。八九十年代家庭教會的聯絡是非常頻繁、密集的。當時雖然沒有現代的交通工具,在某地教會發生的事,很快就會影響到全國。家庭教會講不要統一要合一,總要彼此聯絡。基本上來說傳統的家庭教會在三者上是一致的:基要真理上一致,道路上一致,敬虔追求上一致。在敬虔追求上,和不敬虔的教會要分開;在道路上基本上就是走十字架的路;在基要真理上也是一致的。 13章,講到愛是最大的恩賜。家庭教會的前輩也特別談到愛比恩賜、知識更大。老一輩僕人認為相愛合一是極重要的事情。 14章,眾聖徒在教會中都發揮自己的恩賜積極服事,但是慢慢建立了禮拜的次序。家庭教會裡,眾聖徒都在追求不同的恩賜,也開始有秩序地使用恩賜來服事主。雖然這樣秩序的建立,是經歷了一段時間才認識到的。中國的家庭教會被稱作平信徒運動開展最好的地方,每個人都追求不同的恩賜,每個人都起來做同工,甚至每個人都起來講道。 15章,保羅竭盡全力地傳講基督的複活。家庭教會對使徒的福音是持守的,對抵擋使徒福音的自由派神學也極力抵擋。家庭教會認為,對於基要真理我們要持守,但對言詞和名目的分別,我們可以擱置這樣的爭論。不過到底什麼是言詞名目的爭論,也很難辯明。中國人在很多事上不願意有精確的界定,但對基要真理,如因信稱義、基督的受死復活,他們有清楚堅定的持守。 從哥林多後書看家庭教會的靈性樣式 首先是在苦難中所造就的靈性,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许多家庭教會都講過也經歷過在苦難中生命的造就。 2-5章的經文,特別顯出保羅的剛強,在患難中經歷了聖靈的大能,經歷了寶貝放在瓦器裡。因著福音榮耀的大能,使徒在主的面前常常剛強。因此生髮了一個果效,就是盼望永生的房屋臨到,到時穿上永生的衣服,以至於他們輕看今生。這是使徒靈性的基礎:在患難、困苦中聖靈加給他們剛強的心,憑著堅固的信心,在各樣患難中常常得勝。因這剛強的信心,盼望基督再來,由此也生髮了仁愛的心,使他們面對軟弱的聖徒時,有基督羔羊溫柔的靈。在面對問題重重的哥林多教會信徒時,保羅說他的言語勸誡只是為了加添他們的信心,幫助他們的快樂,不是轄制他們。保羅說我對你們說話好像是對我自己的孩子一樣,甚至對那個收了繼母又悔改了的人也是說「恐怕我說得太重,以致他憂愁太過,甚至沉淪了」。保羅總是生髮出基督的溫柔。 從家庭教會的老僕人身上,也能看到他們判斷問題時,滿有基督的溫柔,滿有基督的慈愛,剛強之中有溫柔,剛強中使人常常得勝。 在曾受一些老僕人教訓的教會裡面,雖然這些僕人有十多年不來了,無論唱詩還是講道,在聚會的場所好像仍然有他們的聲音迴響。這些教會講道的樣子、聚會的氣氛極其剛強、有力。筆者以前聽一位老僕人的教訓也有如此的感受。但同時又會感到如沐春風,非常溫和,聽了以後長久迴響。神將他們的生命造就得非常謙卑,總是講自己的失敗。他們生命中這樣的剛強,也鼓勵到许多家庭教會與三自分離,在三自的攻擊和環境長期的壓力下剛強得勝。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比他們的教訓還重要的是他們的見證。筆者在浙江某教會的時候,看到他們的唱詩怎麼那麼有力量,不是故意抬高聲調,不是有意三遍四遍地唱,是唱一遍兩遍就讓我們的心達到了特別愛慕主甚至願意為主受苦的地步。因此就看到他們靈性的影響力。 長輩在患難中形成了剛強的樣式,但同時他們有溫柔的心。他們的勸勉裡面不帶有尖銳的氣息,就像保羅一樣,對那個收了繼母又悔改了的人,保羅勸聖徒接納他,免得被魔鬼的詭計所勝,因我們並不是不曉得魔鬼的詭計。保羅總說我好像對我親愛的孩子說話一樣。家庭教會的僕人也是如此,在患難中知道了主體諒他們的苦難軟弱。蒙了主的體諒得了主的安慰的人,就能夠體諒安慰他人,所以他們有慈愛的心有溫柔的靈魂。 這些主的僕人都講到,主藉著十字架、藉著外部的環境對付自己裡面的生命。很多僕人說,在受苦時不是恨惡那逼迫他的人,而是恨惡自己的生命。聖靈更多使他們想起過去放縱情慾的事。如楊安溪老人講自己受鞭打時,主讓他想起過去在異性面前炫耀自己健壯的體格的事。還有一位老人,他是北京基督徒學生會的一員,被打成王明道反革命集團的一分子。他說:「我二十多年蹲監獄是主管教我,我不是受主的試驗,我是受管教。」在患難中他們的生命受到造就。經過試煉,神保守他們完全,讓他們的心仍然剛強忍耐,不恨惡那逼迫他們的人,反倒為他們祝福和禱告。 還有第三個是謹慎。正如8-11章體所現的使徒的謹慎,家庭教會的僕人們在三樣事情上是謹慎的。一是在財務上。保羅說,我們留心行光明的事,不但在主面前,就在人面前也是這樣。對待教會的管理需要謹慎,尤其在財務上。上海的一些老僕人,在白天雖然下雨天很黑,吃飯的時候也不開燈。他們在金錢上很謹慎,不虧欠別人一分錢。二是在權柄上。對待所得的權柄,保羅謹慎地使用,為要造就聖徒。關於權柄,保羅特別謹慎地劃定界限,清楚地知道主加給他權柄的界限,謹慎自己不越過這界限。但並不是說不作為,面對敵真道的事,保羅勇敢地使用權柄,斥責罪惡,與異端抗爭。家庭教會在這樣的事上甚至經歷一些失敗後,能更多地認識到主量給我們的界限是什麼。對待別的教會的服事也要有界限,本教會本團契裡面權柄如何運用也應有清楚的界限。這一點我們應當效法有律法傳統的西方教會。第三是在教訓上。保羅要各地的信徒謹慎接待,小心持守起初傳給他們的福音。 11章講到不要接待那些違反純正福音教訓的,保羅說不要領受另外一個福音。家庭教會在接待的事上也顯得越來越有智慧。但怎樣判斷什麼是純正的福音,我們需要對此有更加清晰堅固的認識。兩千年來大公教會和歷代聖徒對此已經提供了一種精確的認識,可供我們學習。 家庭教會老僕人還有特別的一個謹慎,不讓別人將自己看高了。如同12章所講:恐怕有人把我看高了,過於聖經上所記;恐怕我自己過於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身上。這些老僕人作見證時,更多的是講自己失敗的例子,講主的恩典是怎樣的。一位老僕人常常講:「我是古立奈人西門,我是被迫背十字架的,我是不情願的,但背上以後就發現神的恩典更大,後來才情願背了。」他更多談到自己肉體的失敗。我也聽到很多老僕人自己暴露自己裡面的醜陋,讓人不要把他們給看高了。 4章,講到患難困苦之中生命的建造。使徒為耶穌的緣故被交於死地,死在他們身上發動,生卻在信徒身上發動。 11章23-33節也講到苦難建造生命,在這八樣危險面前,保羅靠著恩典持守住了。保羅經歷了這些危險,但他不誇耀自己的屬靈經歷,他誇耀的是主的恩典。家庭教會的僕人也一樣。在患難困苦之中,神造就他的僕人成為謙卑,知道自己的軟弱。家庭教會特別看重僕人在受苦中的三重經歷。第一,蒙恩得救的經歷。很多人是在受苦中信主的,如生病、家庭的變故等。第二,忍受苦難做工的經歷。為主受苦傳福音的經歷,神的僕人特別看重這一點。第三,生命受對付的經歷。老僕人們特別看重患難造就人的謙卑,有了謙卑才有一切在基督裡的美德,生命受對付,與主同死同埋葬。這三個方面的經歷,可以成為我們今天教會寶貴的財富。我們確立一個弟兄為傳道人時,也應看他蒙恩的經歷,看他蒙召的經歷,看他在教會中擔當重要的尤其是負責性的職分的時候,生命是否受過對付。一個人生命要成熟,需要經過苦難,這個苦難不一定是要經歷文革那樣的年代,但經歷冤屈,在患難中仍忍耐做工,這是很多僕人都看重的,也符合聖經的教訓。有過這樣經歷的人,不再活在血氣中。這樣的經歷可以徹底顯出一個人在主面前所領受的恩,以及他在教會中可以擔當的職責,顯出神對他的造就和預備。與神同工的人能知道這樣的僕人可以得到主的重用,在教會中做眾聖徒的榜樣。 從彼得前書和啟示錄看家庭教會與世界爭戰的靈性和品格 家庭教會的老僕人們在患難困苦中常作預備,用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越來越多地學會了謹守警醒,等候主的再來,用堅固的信心抵擋惡者。他們在患難困苦中被世界釘死,指望唯獨在乎神。他們約束自己的心,以受苦的心志作為兵器,與罪斷絕。在世度日不從人的心意,只從神的旨意,不像世人那樣走放蕩無度的路。他們應對世界逼迫的同時,也與這今世的風俗爭戰。因為原來巴比倫就既是逼迫神子民的,又是誘惑神子民的。 僕人們越來越被鍛造成這樣有爭戰的靈性以後,他們不滿足於老底嘉教會的不冷不熱,也不滿足於以弗所教會那樣丟棄了起初的愛心,而是願意在爭戰中不斷地被主更新,形成了不斷地爭戰不斷地更新的靈性以及端正的品格。我曾聽到一位已故去的老僕人講,當地教會的弟兄姐妹以做「得勝者」互相勉勵,而在教會歷史中只有受大苦難的教會才會如此。我們要思考,當今的教會是不是與世界爭戰,以至於不斷被更新呢?教會與世界的關係是怎樣的?沒有爭戰就沒有更新,就沒有得勝,實際上就沒有長進,也就沒有聖潔,也就常常被玷污。現今教會常講聖徒得救以後要服事這個社會。是的,我們要在這世界中作光作鹽。但如王明道先生所說,沒有爭戰的心,沒有聖潔的性情,你豈能在世界中做中流砥柱呢?教會所做的各樣事工包括門徒訓練,是不是達到主所要求的分量呢?敬虔操練是否能充足地造就眾聖徒?是不是要求聖徒與這世界爭戰呢?我們看到更多的是在各樣的品格上有一點一點的加增,而不是爭戰中尋求端正無瑕疵的品格。 從提摩太后書看家庭教會首重道路的傳承 最後我想從提摩太后書談一下家庭教會首重道路的傳承。保羅要提摩太和眾教會都要持守使徒所傳神純正話語的規模,有三個角度:一個是道路,一個是真理,一個是生命。要守住神的道,就要按正義分解神的道,要持守使徒所傳的福音,這是從真理的角度。從生命的角度,保羅讓提摩太不但要繼承他一切的教訓,還要繼承他的品行、志向、信心、愛心、忍耐等等。保羅還講到,要躲避那些有敬虔外貌卻背了敬虔實意的人,這屬於道路方面的要求。家庭教會前輩講:道路不清,真理不明;道路不清,生命活不出來。他們像保羅一樣重視道路。保羅講到,要憑著信心背十字架忍受逼迫;面對軟弱的聖徒,要溫溫和和地待眾人;面對外部環境壓力,就是和平時期也要有受苦的心;要為主的名忍受苦難,不要貪愛這個世界。保羅的道路區別於徒有敬虔外貌的人,區別於以敬虔為得利門路的人,這道路來源於主耶穌。實際上道路只有一個,背十字架跟隨主。這必然要求捨己,離棄世界,以清潔的良心事奉。 保羅講要抵擋那些說復活的事已過的人,又說凡稱呼主名的人總要離開不義。神的工人在事奉時,要躲避假先知,這些假先知一是偏離了使徒所傳的福音,二是使人不能成為聖潔,甚至讓他們所教導的婦女擔負罪惡,常常學習終究不能明白真道。如果不躲避這些假師傅,就不能明白真理。道路如果不清,對真理就不能領受,也活不出敬虔的生活來。立志在基督耶穌裡敬虔度日的人,都要有一個心志,就是預備受逼迫。要守住道路,如果知道有人教導的不符合聖經,我們要保守自己的心志。現在有人走第三條道路,就是所謂非三自非家庭,筆者想藉此提出警告勸誡,不要試圖走在這條路上,明明知道三自的問題卻與之妥協。還有對走極端靈恩路線的人,要特別小心。奉行成神學的人,可以直接講他們內心已經不清潔了。 和誰混合在一起,實際上一定會受他的影響。今世的風俗容易混雜在有真道之處,敬虔的容易受不敬虔的影響。保羅也在2章22節說,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慾,同那清心禱告主的人追求公義、信德、仁愛、和平。和什麼人在一起,和什麼人有所分別,這很重要。所謂的道路就是說這樣的問題。當別人看你這個教會和你這個僕人竟然這樣做,別人也可能會效法。所以一定要重視道路。 結語 中國家庭教會在屬靈上剛剛學習了一段時間,好像經歷了極大患難的路得一樣,在信仰上也有路得的忠貞,有在受苦中至死忠心的傳承,過去幾十年所形成的神學都是苦難神學。路得信仰的路不長,但遇到了同樣敬畏耶和華的波阿斯,他們二人結合,使以色列民獲得更大的豐富,也生出了敬虔的後裔大衛。家庭教會有其美好的屬靈傳承,但也應當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路得的忠貞,應該加上波阿斯的豐富。中國家庭教會和西方大公教會優良的傳統相結合,也可能同樣生髮敬虔的後裔。 (西方大公教會的傳統,主要指初期教會的信經和宗教改革者的教訓,改教者認為他們才真正繼承了大公教會的正統,而非羅馬天主教會。)西方教會兩千年的歷史雖有諸多失敗,但聖靈在他們中間依舊成就了極重大的事,也產生了極多的寶貝,特別是在真道上的豐富。路得和波阿斯的相遇,應當是我們的期待。 在家庭教會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複興之後,從1997到2008年,在北京等大城市,實際上又出現了復興。但這個複興,主要跟宣教士的工作有關,復興的教會主要是新興教會。神學上他們學習了西方真道的傳承,治理結構和牧養上直接學習了西方的方法,和傳統的家庭教會關係並不大。路得和波阿斯如果沒有相遇,可能結果就會是路得仍然走路得的路,波阿斯還是走波阿斯的路。現在的新教會有可能不理會傳統家庭教會的傳承,或者表面上理會實際上不理會。我們今天談家庭教會的屬靈傳承,有一個目標就是促成這種結合。 註解: 本文根據作者的口述與資料整理。 ——編者註 (本文轉自《教會》2014年1月總第45期(https://www.churchchina.org,題目略有改動)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