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崇榮牧師:教會是神心意中的心意

2014 二月 13日, 星期四 9:22

教會歷史上那些為了真理、為了信仰、為了教會傳承直到基督再來,而願意獻身、獻心,至死盡忠的前輩,有的衰老了、有的被充軍、有的活活被燒死、有的鞠躬盡瘁,不顧自己利害、生死、得失、健康或者病弱,如同蠟燭一寸一寸地燒盡自己,獻在祭壇上被上帝悅納,在教會歷史中成為我們的前鋒。每當想到這些先賢的時候,我總是以恐懼戰兢、感到深深不配的心情站在臺上,要與你們一同回到神的面前,看清楚神的旨意、神對我們的意念、再重新肯定我們對他的奉獻和對他的事奉。

每一次我講到「教會」這兩個字,我內心的深處就變得非常嚴肅,有一個戒慎恐懼的敬畏感,因為知道教會是神心意中的心意,是神計劃中的計劃,是神創造中的創造,是神目的中的目的。

神創造萬有,卻以地球為中心,而地球在宇宙所有的物體中卻是微不足道的。太陽比我們大一百三十萬倍﹔織女星(Vega)比太陽大五千倍﹔還有许多在天邊、無法計算、大到幾乎無限的物體,相形之下,我們真的是微不足道!但是神的計劃在這裡,神不乙太陽、不以別的大物體為他整個計劃的中心,乃是以這世界為他計劃的中心。上帝願意造一個比地球大一百三十萬倍的太陽,然後每一秒用掉大概六百萬噸的燃料,使它發光,而射到地球上的,僅只是所發出來千千萬萬條當中的一條,其它的光線可以說都浪費掉了,而射到地球的這一條光線,就足以照顧他所造、有他形象樣式的人。尤其足以照射到那一群因為神的預定、神的救贖,因基督寶血的洗淨、因聖靈成聖的感動,而活在上帝面前的人的身上,使他們可以維持上帝的形象、樣式,記念他的恩約,而把自己獻上。

Like Us on Facebook

太陽光浪費得太多,但是不要緊,只要其中一條可以射到他旨意的焦點、他心愛的人身上,就達到他的目的了。他讓這些人活下去不再為著自己,乃是為神的名。這些人所思考的,就是神在萬古中所思考的﹔這些人所信的,就是神在萬古中所預定要啟示的﹔這些人所知的,就是認識神的知識,是萬有知識的中心點。這樣,神的心就滿足了,神的兒女也因此得到了生活的價值和奮鬥的目的,成全神為萬有所定的美意 -- 人在基督裡與神合一的終極目標。

教會是神心意中的心意,而教會裡真正有忠心的,就是神所呼召、尋求明白神旨意、樂意行在其中討上帝喜悅的那一批人。這些人為數不多,就如耶穌所說的:「蒙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太二十二:14)這些人不以自己為念、不以自己的思想為思想、不以自己的計劃為計劃,而是在神的啟示之下,透過聖靈給人的光照,清楚認知他們活著,有神為他們預備、並且已經施恩賜下要他們達到的計劃。這些人就是耶穌所說的:「他們看出一條路,是小的﹔他們找到一扇門,是窄的﹔在眾人中能夠找到這些的,他們的數目,也是少的。」

「那路是小路,那門是窄門,找到的人也少。」(太七:14)所以,當大家注重「量」而忽略「質」,注重現象的成而忽略本質的損失的時候,我們不會因為我們的人數不多而感到自卑,我們不會因為別人人數多而妒忌,我們也不會因為许多所謂的教會的增長、许多所謂的現世的方法論運用成,就感到孤單寂寞,因為我們知道我們所走的、我們所信的、我們所做的、我們所講的、我們所見証的,是我們看見神旨意中要我們明白的事。

什麼叫做「教會」?什麼叫做「教會的信仰」?什麼叫做「教會中的子民」?什麼叫做「教會應當教導的知識」?什麼叫做「教會增長」?什麼叫做「教會的計劃」?什麼叫做「教會與社會的分別」?什麼叫做「教會成為世界的光」?在需要光的世界上,我們的燈需要油,我們要繼續不斷懇求主賜給我們動力,來成全神的心意,把光照在人前,就是那些處在黑暗中的同類。什麼叫做「宣揚教會的寶藏」?這些不正是託付給我們的職責、所賜給我們的信心,要我們把福音向世界宣揚出去嗎?

今天,如果有人敢把「教會」兩個字掛在門上,卻不懂這些事,他們正在開的玩笑是天大的惡作劇,這是自欺欺人、不負責任,是違背真理的人。這就是為什麼每一次提到「教會」這兩個字,我就嚴肅起來。為了「教會」的緣故,必需要有最大的犧牲。這就是為什麼至高的上帝差他的獨生兒子,以神的身分從無限進入有限、從絕對界突破進入相對界、從永恆界進入暫時界、從創造界進入受造界,限制自己成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然後以無窮無盡的大能,在被限制的、有限的肉身中,擔當了我們無法明白、神對眾人所發出的忿怒。那個痛苦、那個受損、那個捨己、那個因罪沉淪的整個責任在他身上發動的時候,他讓在全人類身上因罪而發動的死的力量,完全集中在他那從無限進入有限的一個有血有肉的身體上。甚至他要問:「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什麼離棄我?」(太二十:46)這個問題沒有答案。問了,並沒有天上的聲音回答他,沒有門徒在十字架下回答他,也沒有天使代表上帝回答他,更沒有他為自己回答的答案。它就這樣留在歷史中,成為凡是承受救恩、經歷赦罪恩典的人一定要找出,一定要親自回答的一個挑戰。

一個人如果真正明白這個問題所含的意義、所經歷過的痛苦,在領受了恩典之後,就沒有辦法再照原來的計劃活下去。他一定在基督的苦難、代死的犧牲中,找到了自己新的方向,然後正像加爾文(John Calvin,1509-1564)所說:「上帝啊,我把我的心奉獻給你。」然後鞠躬盡粹、死而後已,為神所給他的異象,在基督裡所賜給他的救贖,在他生命中所經歷的赦罪之恩,以及聖靈的感動,走一條新的、一條從不回頭的道路,直到見主面的日子。這些人就是教會的領袖,這些人就是聖徒的榜樣,這些人就是在世界中所不應當有的人。「這世界」不配有這種人,而這種人是唯一配得「那世界」的人。

今年(2009),我們要紀念加爾文誕生五百周年,我們要深思這個只活在世界上很短暫的一位聖徒,他如何奇妙地被神所用。這五百年來,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的名字是比他響亮得多,教內、教外的人都知道,教會歷史上有一個叫做馬丁路德的人,但是在經歷過各樣文化的挑戰、哲學的攻擊、政治的迫害之後,我們發現真正支撐基督教信仰的,真正影響世界文化的,真正讓教會可以站立得住的神學思想,是從加爾文的《基督教要義》(Institutes of Christian Religion)提煉出來的。那是最忠於聖經的系統,最經得起考驗的架構,最具有前後一致、貫徹到底的精神,不但如此,那也是可以以基督教對真理明白的把握,向世界反攻的理論。歷史越久遠,你越會發現加爾文這個人的重要性。他在世上沒有享受到什麼歡樂,也沒有成全他自己原先的顧望,原本是一個很孤獨、很冷靜、很普遍的人,但是,他把自己獻上為神而活。他沒有馬丁路德的熱情、沒有慈運理(Ulrich Zwingli,1484-1531)的激昂,然而他卻具備有條不紊的理性能﹔篤定安靜的心靈﹔堅強、不妥協的意志﹔周密、清晰而又流暢的述說恩賜,把基督教當信的是什麼、基督徒當知的又是什麼,一一詳述、力求完備、毫不鬆懈。他奮鬥堅忍的精神、倚靠上帝的心志,成為歷世歷代所有跟隨主的人,一定要在基督裡效法的模範。

這五百年來,我們蒙受的恩典太多了。雖然這五百年來基督教走的路極其坎坷,但是上帝用他道的光照﹔聖靈保惠師的引導,同時也借著那些改教家(特別是加爾文)的榜樣和經歷,來扶助教會,在所受到的各樣狂風、暴雨、海嘯、地震的沖擊下,很穩定地抓住我們,使我們經過各樣的試煉後,靈性仍然可以站立得住。

(注:本文轉自唐崇榮國際佈道團台灣辦事處官網,內容節錄自唐崇榮牧師《歸正福音運動的回顧與前瞻》一書)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