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彰興:歸本溯源的家教會之再思

2014 四月 1日, 星期二 9:49

筆者發表《「無錢無權」家教會——不讓趙鏞基案重演》一文後收到熱烈反映,有批評、有肯定,有質疑、也有興趣進一步瞭解的。從各種負面評論來看,想必是因為文章篇幅有限,未能對家教會詳細介紹,使一些傳統觀念根深蒂固的朋友有所誤解。為此,我在本文針對主要疑問逐一回應,並附上相關文章鏈接,盼將家教會全貌呈現出來。

由於上篇文章從金錢與權利兩角度對趙鏞基案進行反思,因此筆者再從金權進一步闡述家教會的特點。

金錢:全人的奉獻

不少讀者關注史德頓島家教會「零開銷」主張,好奇家教會弟兄姊妹能否做好奉獻。事實上,雖然我們來不收經常奉獻,但注重教導「全人的奉獻」。

我把奉獻分成兩種,一種是投在奉獻箱裏面的奉獻;另一種是奉獻箱外的奉獻。前者是金錢的奉獻,主要用作教會本身的各類開銷;而奉獻箱外的奉獻則是「全人的奉獻」,它不只限於金錢的奉獻,還包括時間、才幹與身心靈各個層面的奉獻。

自家教會成立以來,我們注重傳遞耶穌對奉獻的教導,即奉獻的意義遠大於金錢奉獻的意義,非金錢的奉獻要比金錢的奉獻更重要、更有力量,效法耶穌、活出耶穌全人奉獻的人生,把自己的金錢、才幹、時間甚至生命都奉獻出來給主所用。

Like Us on Facebook

說到金錢奉獻的對象,大家往往想「肥水不流外人田」。但查考四福音書,可以看見耶穌很少提及讓人把金錢奉獻給祂(教會),却用不少篇幅强調多奉獻給窮苦哀傷之人。

因此,家教會不僅傳遞耶穌的教導,每逢賑災或社區慈善活動,我們都鼓勵弟兄姊妹慷慨解囊、親歷親為,努力實踐「全人奉獻」的精神。

鑒於篇幅所限,請對家教會奉獻理念關心的讀者瀏覽相關文章:《從耶穌基督看「全人的奉獻」》

權利:獨具一格的家長制度

被耶穌揀選的使徒過世之後就不再有使徒了。傳統教會有神職人員負責牧養工作,教會掌權者有鮮明等級制度。但史島家教會取而代之的是獨具一格、深具彈性的家長制度。

家長夫妻搭配是家教會的帶領者,所作的是相當於傳統教會長老的工作,但他們也是普通的信徒;家長不是靠人選舉出來的,而是在聖靈的感動下産生的;只要弟兄姊妹信主較久、擁有成熟的生命,有感動出來服事神、願意開放家庭就可擔任家長。

家長是以父母的心腸來牧養家人(弟兄姊妹),家長與家人之間的關係不是上下級的關係,而是一種愛的關係;家長用父母的愛,去愛護家人,他們把愛涌流給家人,而家人也自然地順服家長的帶領。大家成爲一家人過著和諧、美滿的信仰生活。

大家如果就一些事情産生不同的意見時,家長會帶著愛心聆聽家人的想法,瞭解他們的見解幷彼此交換意見,讓聖靈帶領感動。

家長不一定是具有講臺魅力或是學識淵博的教師,更不是非要從神學院畢業才能擔任。所以這樣的「家長」是很容易找到,而且也不難培養,無需耗費時間去神學院裝備。這樣看來,弟兄姊妹在服事中學習操練後都能勝任家長的服事,成為「小祭司」,詳情請看相關文章《從林書豪熱反思打破傳統傳福音模式必要性》。

筆者過去曾撰文專門分享史島家教會家長制度,相信該文可以解答讀者朋友心中的種種疑問,推薦瀏覽《以父母的心腸來牧養:漫談史島家教會獨具一格的家長制度》

教會要追求大?還是小?

追求教會增長的人普遍認為教會愈大愈好,不少牧者夢想建立超大型教會。但教會增長與教會繁殖有本質不同,而教會繁殖的核心原則是家庭聚會模式。

兩年前,我藉水晶大教堂破產事件撰文反思大型教會慣用的建堂與植堂策略,探討更有利於當今教會健康成長及繁殖(Multiplication)的模式。

建造宏偉、富麗堂皇的教堂真能榮耀神嗎?建造雄偉壯麗的禮拜堂更有利於傳福音嗎?要建堂?植堂?還是殖堂?《反思水晶大教堂破產事件:建堂?植堂?殖堂?》可以回答這些問題。

我想一定有人質疑家教會經不起時間考驗,但反觀歐洲教堂衰敗景象,我不禁要問,為何在一個走到歷史盡頭的失敗模式裏堅持底呢?

家教會是初代教會最盛行的教會模式

追溯起源,家教會是初代教會最盛行的教會模式。對於西方教會來講,家教會是它們的鼻祖,因為西方國家的第一個教會是開始於馬其頓腓立比的呂底亞家中,它就是一個家教會。另外,所有西方國家近代的植堂運動在早期幾乎都曾經過家教會的階段。

當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把基督教定為國教之後(即政教合一),家教會被定為非法並遭取締,所有基督教的聚會都要在教堂內舉行。從此以後,基督教開始國有化,之後再逐漸演變成今天傳統教會的模式。

我先前接受基督日報的專訪時,深入分享了家教會的理念及其運作方式(推薦讀者朋友瀏覽相關文章《回歸初代教會的模式:改變世界從家庭開始》),並把它和傳統教會作出了鮮明的對比,以見哪種教會模式更適應當今及未來福音運動發展的潮流。

家教會關乎宣教大使命成敗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re)2011年最新調查結果指出近百年來基督徒佔全球人口的比例變化不大。換言之,全球的傳福音運動距離耶穌大使命的目標仍原地踏步。

與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世界各地的家教會運動興起,爲普世基督教及宣教事工的發展注入了生機與活力。

一位事主長達50載的傳統教會牧師出身的曾保羅,幾年前開始投身於家教會的研究及推廣工作,並指出家教會的發展與否關乎宣教大使命的成敗。

曾牧師為何轉投家教會?他從傳統教會轉入家教會的心路歷程是怎樣的?為何說家教會的發展與否關乎普世宣教的成敗?請詳讀《楊彰興對談曾保羅:家教會關乎宣教大使命的成敗》

值得一提的是,曾牧師與筆者都特別看好家教會模式對中國教會保持「質」與「量」齊增的關鍵作用,筆者文章《淺析在中國大陸發展家教會模式的必要性》特別分析家教會模式特點與大陸教會具體情況,表明無論是政治、經濟、牧者與教育資源、還是教會傳統來看,家教會在中國的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深信家教會模式不僅適用於中國大陸的教會,亦能助其化解各樣的挑戰,保證中國教會持續的健康發展。

家教會復興之火在全球點燃

還要強調一點,家教會模式是超文化、超宗派的,因此它不僅僅適用於中國大陸,亦適合于各個地區的教會發展模式。因此,家教會在全球很多人沒有注意到的地方崛起。

我10多年前在紐約史德頓島成立的家教會,透過媒體將異象傳播世界各地,特別在台灣有明顯響應。每次返台,受邀到家教會訪問。台灣家教會還有同工將我過去發表的文章著書成冊,幫助更多人走出困境。

倘若還有不解,不妨瀏覽我過去發表的《家教會常見問題解答》,裏面的問題包羅萬象,希望文中的解答可以幫助讀者完整瞭解家教會的全貌。

最後,我也要說明的是,教會模式本身不是最終目的,而是領人歸主並成為門徒的工具。我無意高舉家教會模式,而是希望藉這個工具大大傳揚耶穌救恩,為主得榮耀。

作者楊彰興為北美華人家教會先行者、紐約史德頓島家教會創辦人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