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文章:國人心靈空白 宗教信仰「渴巿」

2015 五月 14日, 星期四 6:27

各種研究數據顯示,中國人對內在心靈需求呈「井噴式」的增長和追求。(圖:中國新聞週刊)
各種研究數據顯示,中國人對內在心靈需求呈「井噴式」的增長和追求。(圖:中國新聞週刊)

各種研究數據顯示,中國人對內在心靈需求呈「井噴式」的增長,一篇發自中國《南方週末》的文章探視了西方的心理學、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及世界各地的宗教體系在中國國人心靈上多元繁榮的景象。

數據背後下的中國屬靈需求

需求是因焦慮而起。從廣東一家從事團體心理治療的中醫院不到十年間就診人數從七千人激增至五萬,到全國性的官方的統計,2007年中國罹患抑鬱症的人數為三千萬,但到了2009年,中國疾控中心公佈的數據更令人咋舌,各類精神疾病患者的人數已經超過一億。據悉,中國在抑鬱症、焦慮症和精神分裂的發病率都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而在互聯網上,各種專注心理服務的平台亦如雨後春笋般湧現,這種在國外稱為「自勵自助」的產業(self-help industry)其用戶數量和範圍的增長更是驚人。

Like Us on Facebook

幸福停滯困局:人們渴求一種內心的寧靜

有學者認為「中國人都活得並不幸福」,原本滿有活力的心靈早已失去了彈性,人們開始對“Who am I?”(我是誰?)提出深切的思考。而正當中國經濟高速崛起,「幸福」的話題亦被密集的討論,中國社會正如學術界所認為的處於「幸福停滯困局」,以北京、上海等為首的一線城市更堪稱「幸福感的低谷」。

文章又提到,在新中國成立的30年人們忙於政治爭論,在過去的30年人們忙於經濟發展,而今後30年,精神信仰的需求則會越來越大。正如牛津大學心理學系著名教授馬克·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的提醒,在中國城市化的進程中所衍生的一系列問題,導致中國人在快速變化和普遍焦慮的時代中,急切獲得一種保持內心寧靜的方式。

重新審視對精神世界的認識

無論是蔚成潮流的「佛學熱」,還是佛珠、佛像等各式變相的精神產物,抑或在市場上火熱非常的寺廟禪修活動,早已與過往的不同,不僅知識階層越來越高,年輕人越來越多,而且會用更加理性的方式看待生命,甚至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甚至科學實驗來重新認識精神世界,當中不乏「九十後」群體。

對比上一代「尋找無門」,只能抱著懷疑的眼光接觸這看似「不科學」的領域,現今的年輕人在一個價值多元、物質豐富,個性自由的年代,不僅對心靈成長、內在探索沒有抗拒感,反抱有更高的興趣。

讓信仰回歸正常的社會生活

而隨著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三句講話,以及官方媒體《人民日報》對「精神空虛不是社會主義」的詮釋,坊間、學界和宗教界人士等紛紛把目光投向「人民有信仰」上。

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長卓新平提到,所謂宗教「脫敏」,就是說不再用一種不正常的眼光來看宗教,而是讓宗教重新回歸正常的社會生活。普度大學教授楊鳳崗指出,處於空白階段的中國年輕人的信仰市場已經吸引了全世界的信仰體系來「搶佔」。

最後,文章提醒中國人曾經對宗教有錯誤的認知,對宗教文化也存在盲點,然而中國社會需要對宗教會有新的認知,「科學和宗教並不對立。從某種意義上講,科技越發達,宗教也會隨著發達」。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