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傳馮永樑牧師:動員2G宣教士的探討

2016 二月 26日, 星期五 20:26

當我們談到如何動員2G(2nd Generation:土生華裔)下一代作宣教事工的時候,我們絕對不可以忽略先討論如何動員教會來完成耶穌基督的大使命。正因為所有財力和人力的資源,其實都是源自教會,故此教會若不先被動員或復興起來,我們就不可能談到動員教會的下一代去參與宣教的工作。作為教會夥伴的我們,都應同心迫切求上帝大大復興衪的教會;深信主耶穌比我們更關心衪的新婦──衪在地上的身體。

按照美國民意調查者喬治.蓋洛普(Pollster George Gallup)一項調查顯示:未來十年將會有千多間教會關門,其原因並非是缺乏經費或節目,而是缺乏異象。正如箴言二十九章18節說:「沒有異象,民就放肆。」一位熱心推動宣教的基督教領袖嘉道理(Cad Dudley)曾經在强調策略的需要時說:「一個能夠積極影響時代的教會,必須是一班擁有清晰目標和周詳計劃的會眾;他們必須擁有從神而來的異象,呼召他們如何去建立合神心意的品格和成就祂的工作。能夠有人清楚闡明教會存在的應有異象,就是教會被動員的關鍵性開始;有了清晰的異象,教會和領袖們都必然能夠在這動員的過程中得到造就。」但不幸地,很多歐美的教會都是為了自己的生存而努力,卻忽略了他們的生存其實是為了一個從上而來的目標或異象,這就是主耶穌給教會所吩咐唯一的大使命。甚麼時候教會的使命是為了自己的存在和成功,教會便忽略了他們的存在是為了一個更大的使命:就是使萬民成為主耶穌基督的門徒。或許教會的異象是要建立一個超級大教會(Mega Church)。但成為一個超級大教會的終極目標,豈不也是要完成教會元首的心意,也就是使萬國萬民成為祂的門徒嗎?

Like Us on Facebook

後現代的人被認為是一個挑戰權威的世代。他們的眼光非常銳利,很快便看出權威者的假冒為善或裡外不一。他們不一定抗拒耶穌基督的教訓和祂的主權,但他們卻不能接受教會所作的並非按著主耶穌基督所吩咐的而行。他們看見教會很忙碌地去推動不同的節目或活動,但卻不一定在主耶穌所要求的優先次序下來運作。

主耶穌基督給教會的大使命,也應該是教會存在的目的。但今日已經被許多教會遺忘了,或者只是成為教會其中一項活動而已。主耶穌曾引用舊約聖經對當時的宗教領袖和門徒嚴厲的說『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這句話的意思,你們且去揣摩。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太九13)其實神早早已透過先知向祂的子民宣告説:「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 」(彌六8)主耶穌甚至用類似的比喻去描寫祂將來審判世人的標準:「王要向那右邊的說:『你們這蒙我父賜福的,可來承受那創世以來為你們所預備的國;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喫,渴了,你們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裡,你們來看我。』」(太二十五34-36)但今天很多教會卻把大部分的資源投放在內部的建設,而並非投入在大使命和扶立弱小社群之上。很多年青信徒因此便往外尋找和參與一些強調服侍弱小社群或扶貧的教會和機構。這現象也反映出:為何在北美很多下一代的信徒都選擇參與一些服侍弱小社群的訪宣工作。但不幸地,也有好一些年青信徒因此而慢慢疏離或甚至離開教會。這都是我們在動員下一代作宣教或參與神國度事工所必須留意的地方。

今天大部分未得之民所聚居之地,就是宣教學者稱為「十/四十之」(10/40 window)的地方,同時也是最多貧窮人囗的地區。故此,在這些地區的宣教事工是絕對不可忽略扶立弱小社群的工作。因此,華傳在計劃動員下一代的宣教事工時,也考慮到要建立以大使命和扶貧並重的宣教平台,好鼓勵年青一代參與。這也是為何華傳要選擇重點發展幾個「宣教延展站」,其中一個目的是為了動員下一代宣教士來鋪路。感謝神,目前華傳在烏干達、柬埔寨和墨西哥城所發展的工場,都已預備好讓講英語的華人信徒的下一代來參與。我們現在所面對的挑戰,就是如何動員華人教會和基督徒父母,讓他們的下一代參與動員和投身宣教。

昔日主耶穌在馬太福音第九章曾呼喚說:「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少!」(37節)今天的情况依然如此。據估計,從一個人開始領受到普世宣教的觀念,直到他最終投入宣教工場,其間平均需要七年的過渡時間。如果在這七年中沒有人持續地鼓勵他們,並在具體生活中建立他們作門徒,他們通常會失去起初的領受和對普世宣教的熱衷。已故前線差會總幹事拉爾夫.溫德博士(Dr. Ralph Winter)曾評論說:「這是一個悲慘的事實:只有約百分之一回應宣教呼召的決志者,最終會真正參與專職宣教事工。為甚麼呢?主要是因為他們都缺乏父母、朋友、甚至牧師的鼓勵去貫徹那委身宣教的決定。但如果這個數字能夠倍增到百分之二的話?形勢便會帶來爆炸性的效果!在這個國家每年有不少於20萬真誠委身的信徒,曾經向不同的宣教機構詢問有關參與宣教的資料。但令人心碎的消息就是,少過一千人會最終進入宣教工場。為甚麼呢?因為沒有人來培育和引導,使他們能夠完成這回應召命的過程。換句話說,作工的人多,但動員宣教的人卻很少!」

宣教動員者的角色就是鼓勵別人去接受訓練和裝備,並被差派去作宣教。動員者激勵起其他基督徒積極地關注普世福音事工的需要。他們竭力協調差派教會,差會,奉獻支持者與宣教士之間的配搭,好讓更多工人能成功地被派到有需要的地方去。動員者的角色是必不可少的。每年都會有不少弟兄姊妹,會作出委身宣教的決定;但他們最終卻不一定能進入禾場,其中特別是年青人。原因是他們對普世禾場的無知、教會和家人的冷漠(甚至反對),或欠下巨額的學生貸款等等。故此積極的培訓和跟進才可以幫助這些蒙召的新力軍,能成功回應宣教的呼召。

宣教動員的工作在某一程度上比在前線工場的宣教任務來得更困難和重要。困難的原因是教會通常不理解宣教動員者的任務,因此都不願意在經濟上支持他們。我們熟悉植堂、佈道、牧養和神學教育等工作,而宣教動員者的角色雖然對普世福音運動是舉足輕重,但看來是一個嶄新和不被重視的工作;其實這絕不是一項新的工作。學生志願運動(Student Volunteers Movement)可能是在美國教會歷史上一個最有效的動員事工。但大多數歷史學家都同意,這兩位學生志願運動的發起人約翰.莫特博士(Dr. John R. Mott)和羅伯特.斯皮爾博士(Dr. Robert E. Speer),他們其實從來都沒未曾去過宣教工場。但因著他們努力的推動,便帶來一個極大的復興和使很多年青人因而進入宣教工場!

當教會差派宣教士出去時,都會强調宣教士的「重要角色」。教會往往會強調那些去很遙遠「海外工場」和「前線」傳福音的人是需要教會鼎力支持。然而,後防支援的差會同工和動員者便彷彿被看為不重要和沒有經濟需要。實際上他們忽略了一個事實,就是沒有後防的支援同工,前線的事工是無法有效開展。據說美國軍隊的前後防人數的比例是1比9。缺乏後防的糧草供應和支援,前線軍人便不能無後顧之憂地執行任務。况且,後防也必須有更多關鍵人物去動員和鼓舞更多新血來參與這項重要的任務,否則前線很快便後繼無人。這正是今天很多宣教機構所面對的老化或青黃不接問题,也是很多神學院缺乏學生的原因。教會需要不斷有同工負起動員工人(無論是前線或後防) 的責任。沒有他們,我們忽視了整個本地和海外的宣教大局,而且不知道如何決定優先的任務去調派資源。在某方面來說,動員是需要更大的信心和異象,否則便會很容易因為缺乏教會支持而放棄!

有學者曾這樣說:「任何人都可以數算在一個蘋果中有多少粒種子,但誰能估計在一粒小小的種子中可以產生多少個蘋果呢?」動員者就是要倍增地去建立門徒來履行耶穌基督的大使命。故此,我們希望先在下一代的信徒中,興起更多宣教動員者。透過他們,我們可以動員極多他們的同輩,也起來投身宣教禾場。在北美華人教會中,華傳計劃先召募1.5G(就是在北美長大能掌握雙語和雙文化的年青移民)來成為招募2G一代的理想動員者。

拉爾夫.溫德博士曾挑戰一群大學生說:「假如有一千個大學生問我:他們最大的貢獻是應該往哪裡去投身作基督耶穌普世的宣教事工?我會鼓勵他們留守本地,去動員更多的人作宣教士。」為何這位前任宣教士彷彿要說服人不要成為宣教士呢?其實是因為他看見需要動員者去推動全球宣教運動的呼聲實在鉅大。若果能喚醒在沉睡中的一百位消防員去救火,豈不是比一個人自己拿小水桶上去撲滅一場大火更有戰略性嗎?神肯定在呼召有一些人去前線作開荒植堂的宣教士;但也有好一些人,神要鍛煉他們的信心,去協助宣教動員的工作。

青年使命團(Youth With A Mission)的同工突里斯(Wesley Tullis)曾這樣解釋動員的意義:「從本質上來說,動員是指上帝的子民都要被喚醒,去追求學習和成長,直到他們找到自己在普世宣教上的定位,好叫他們能有戰略性地參與和完成上帝在全球的福音事工。動員者就是那些把一切與普世福音事工相關的資源、方法、培訓和異象提供給教會的人。有人曾說,如果不欣賞和支持動員者的角色,便會嚴重阻礙被差出去的宣教士、差派教會和接收工人的單位。因此,動員者不單只專注於招募更多跨文化的宣教士,他們最終的目標其實是要動員、訓練和聯絡每一個信徒,去幫助他們都找到最具戰略意義的角色來完成主耶穌基督交付他們的大使命!」無論是專職或帶職、長期或短期、本地或遠方,我們希望能動員我們的下一代去使用各式各樣的平台來實踐宣教的使命。我們實在需要興起更多新一代的宣教動員者。

華傳各地的主任和同工都認定有必要動員和裝備新一代的接班人。假若是講英語的下一代,同工們都認為差會需要給這些講英語的宣教士們有更大的空間和園地,去發展他們在宣教延展站的事工。當然差會也要加強隊工的訓練和督導,才能讓下一代的宣教士順利融入現有以華語或粵語為主的團隊中。目前,加拿大、美國和澳洲的辦事處主任已經積極部署,要籌辦第一屆以英語為主的跨文化體驗營,和安排每年最少一次在宣教延展站中舉行的聯合訪宣活動。最終我們希望能在華傳的架構之下,建立一個以英語為主導的運作系统,來招募、訓練和調派下一代的宣教士。求宣教的主帶領這動員下一代宣教事工的進展,願意祂的旨意成就在我們中間。阿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註:部份內容參考The Key to World Evangelization, May15,2015,

http://www.thetravelingteam.org/articles/mobilization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