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鼓浪嶼列世界文化遺產 西方宣教遺跡奪目

2017 七月 10日, 星期一 3:45

福音堂建於1901年到1903年,是英國倫敦公會留下來的歷史遺物。(圖:壹讀)
福音堂建於1901年到1903年,是英國倫敦公會留下來的歷史遺物。(圖:壹讀)
黃榮遠堂是鼓浪嶼的老別墅之一,這裡曾作為廈門市基督教女青年鼓浪嶼分會的地方。(圖:網絡)
黃榮遠堂是鼓浪嶼的老別墅之一,這裡曾作為廈門市基督教女青年鼓浪嶼分會的地方。(圖:網絡)

7月8日在波蘭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41屆大會宣布將中國廈門鼓浪嶼的國際歷史社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當中在53個申遺元素中,基督教文化遺產豐富,光彩奪目。

這是繼7月7日自然遺產項目「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申遺成功之後,鼓浪嶼也成功通過審核,成為中國第52個世界遺產項目,中國也成為擁有世界遺產總數最多的國家。

鼓浪嶼申遺項目中有51組代表性歷史建築及宅園、4組歷史道路、7處代表性自然景觀與2處代表性文化遺跡,其中以基督教文化為核心的包括三一堂、天主堂、協和禮拜堂、英國倫敦差會女傳教士宅、基督徒墓園、救世醫院和護士學校舊址、毓德女學校舊址、安獻樓、閩南聖教書局舊址、春草堂(許春草故居)等。

Like Us on Facebook

鴉片戰爭之後,廈門被開闢為中國最早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鼓浪嶼身處廈門,成為受到西方傳教士影響深刻的地區。 1842年2月24日,美國歸正會的雅裨理和美國聖公會的文惠廉兩位宣教士首先拉開了鼓浪嶼近代宣教的序幕,此後美國歸正會、英國倫敦公會、英國長老會等新教各宗派,羅馬天主教,基督教青年會和各華人自立教會等也開始在此宣教。

為適應教會發展,並更好地為當地服務,各教會紛紛建立教堂,如協和禮拜堂、耶穌君王堂和三一堂等;開辦學校,如鼓浪嶼第一所學校--福音小學;建立醫院,發展醫療事業,如廈門第一所正規的西醫醫院--救世醫院;促進婦女解放,如建立毓德女學以及春草堂的主人許春草長老發起的「中國婢女救拔團」等等。以上建築也紛紛成為今天鼓浪嶼申遺中的重要文化項目,例如其中英式建築風格的福音堂於1901年興建,是英國倫敦公會留下來的歷史遺物。此福音堂曾一度被用作高頻廠房,後廠搬走後才歸還予教會。後在2001年被教會改建成立老人院。

鼓浪嶼文化的形成是東西文化交匯的結果,其中包含著眾多的基督教文化元素。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表示:「在所有具有代表性的城區中,鼓浪嶼是獨特的,其有機的結構見證了不同文化相互融合、影響的歷史,並緩慢地完成了自我的轉變。」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