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改革帶給歐美社會信仰復興,但數據顯示似乎基督教信仰傳承往往斷斷續續。以美國為例,目前年齡18至22歲之間的「千禧一代」中超過三分之二沒有宗教信仰。基督教信仰傳承是否存在鐵律「好不過三代」?走入21世紀多元世俗文化的華人教會在建立信仰第二代時又當怎樣應對這個「鐵律」?
台灣中華福音神學院吳獻章牧師在《今日華人教會》發文探討第三代以色列人失落的原因,並以史為鑒向華人教會進言如何勝過「鐵律」,順利傳承第二代華人基督教信仰。
《士師記》記載繼第一代摩西和第二代約書亞之後,第三代以色列百姓進入迦南的歷史。吳獻章牧師指出,第三代信仰者除了經歷一些短暫的勝利外,其餘都是「行惡--呼求--奴役--拯救--行惡」的循環,四百年間充斥著陰暗與無奈,信仰上走向混亂與失落。
他認為,第三代以色列人之所以出現以上狀況是一步一步沉淪而造成的,首先是他們滿足於表面的成功,如猶大支派與西緬支派攻打迦南人所取得勝利。然後,他們在表面的成功中變得鬆懈。 在《士師記》開篇神的使者警告以色列人:「你們也不可與這地的居民立約,要拆毀他們的祭壇。」 但猶大支派趕出山地居民之後鬆懈下來,不再趕出平原居民。接下來妥協產生了骨牌效應。便雅憫人、瑪拿西人、以法蓮支派、拿弗他利支派等相繼沒有趕出迦南居民,最終招致被神棄絕。
Like Us on Facebook
吳獻章牧師從《士師記》以色列人的失敗中提取教訓,教導華人教會在建立「信二代」的過程中要謹守的屬靈定律。
他說,以色列民進入迦南立即得勝再得勝,卻沒有留心勝利中潛藏的盲點——「只是沒有趕出迦南人」。他提醒信徒要留心自己的屬靈盲點,尤其在成功的時候更要懂得謙卑求神庇護。
他認為以色列人若能夠抓住摩西的教訓就不至於被迦南人同化。在現今世界迦南化的侵襲腐蝕中,基督徒要學習耶穌得勝的秘訣,常以神的事為念,抓住永恆,抵擋來自魔鬼世界短暫榮華的試探。
吳獻章牧師又提到,以色列人正是在猶大支派妥協的先例之下一步步沈淪直到被棄絕,因此教會要破除「好不過三代」的定律,就必須要有聖潔不沾染污穢的領袖成為教會的屬靈榜樣。他指出從《約書亞記》到《士師記》,以色列歷領袖人材明顯出現斷層,提醒今天的教會要「以歷史眼光來預備天國人材」,訓練合乎主用的門徒接班人。
此外從以迦勒一家虔誠的信仰侍奉為例,他提到在建立第二代信仰群體過程中,基督徒必須要非常注重家庭靈性教育。
最後,吳獻章牧師指出,士師時代尾端出生的嬰兒——撒母耳先知最終膏抹了掃羅和大衛,結束了黑暗的四百年歷史,鼓勵教會以寬容的心對待後輩,「且容長江後浪推前浪」,行走出更輝煌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