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的基督徒父母注意:如何解答孩子的信仰疑難﹖

20171001.
20171001

如何啟發孩子,在他們年幼時建立堅實的信仰或許對很多父母而言是一個難題。休斯敦浸會大學助理教授梅麗莎·凱恩·特拉維斯(Melissa Cain Travis)為焦慮的基督徒父母提出建議。

2016年奧運銀牌得主游泳運動員瑪雅·迪拉多(Maya DiRado)去年接受《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採訪時直言,處於青少年時期時她曾質疑信仰,但她的基督徒父母表示理解,最後迪拉多認真研究信仰,加上與導師進行溝通,令她確立了信仰在她生命的重要性。

福音派基督徒威廉·威伯福斯(William Wilberforce)曾説:「信仰是不能繼承的」。父母必須幫助孩子在信仰中成長。就如迪拉多的父母一樣。父母要令孩子理解所相信的信仰,以及提供相信信仰的良好理由。

特拉維斯認為,父母要考慮的不是如果孩子的信仰觀受到挑戰該怎麼辦,而是甚麼時候會遇到挑戰。彼得前書3:15説:「只要心裡尊主基督為聖。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根據使徒彼得這説法,基督徒難免遇到挑戰,但要以愛來回應挑戰。套用霍利·奧爾韋(Holly Ordway)的話,這是引導人們瞭解、追隨和愛主耶穌基督,也可以用來強化和鞏固個人和孩子的信仰。

作者提出以下6個建議,針對家長和基督教教育家啟發和培養兒童和青少年對信仰的確信:

1. 及早開始

孩子開始獨立思考關於神學和哲學問題的年齡遠遠快於父母可能期望的,所以最佳時機應該是小學初期。

作者指她的大兒子第一次質疑基督教是七歲。有一天他問作者:「媽媽,我們怎麼知道聖經不是虛構的?我們如何知道神是真實的?」當時作者以一個簡化版本的卡拉姆宇宙論(kalam cosmological argument)去解釋,指任何開始的事情都必須有一個原因。這與基督教定義上帝是完美配合的。她的兒子理解並認同這個解釋。

若父母考慮講解信仰時,應先準備好自己,尋找相對的教材。但是不要指望這些資源能夠解答所有問題。重要的是,作為家長或老師對不同主題的認識要更廣泛,以便進一步的討論。

2. 教育而不要灌輸。

孩子在教會長大,他們會全心全意相信基督教是真實的;但是他們的信仰是從各方面資訊而來的。從父母或教會,他們被告知要相信什麼,但不知道為什麼要相信。他們不理解如何認真對待基督教的真理,以及有空間充份理解信仰。最近有研究表示,這種「不理解的信仰」加快年輕人離開教會。

所以父母應如何解決?

首先,父母需要全面為孩子提供有力的證據,不論是古代的著作、科學證據或是考古證據。第二,父母需要裝備批判性的思維能力,這有助孩子發現和避免不合理的説法,並且能夠分析對基督教不同的觀點。第三,父母需要教導他們邏輯論證的基礎,因為對基督教真理的一些最好的論據是哲學性的,往往是以邏輯形式表現出來的。

3. 使用對話方式

使用對話—有時被稱為蘇格拉底教育方法—向孩子提出更深入的問題,並給予他們應對的空間,刺激他們的自主思維。

例如如果孩子説,學校的一個朋友説耶穌是「聖經作家建構出來的神話」,你可以回答:「你有什麼想法?」或者「你知道我們如何知道耶穌是真實的嗎?」而不是把信息再一次重覆。向他們提供一兩個有力的證據,並確保他們看到它如何支持真相。

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可以使用口頭問答遊戲形式的對話。例如問:「誰能告訴我一個很好的理由相信耶穌真的從死裡復活了?」或者「誰能給我一個原因我們的宇宙必須有一個創造者?」雖然有些人可能認為這種做法過於簡單,但這讓孩子有機會展示自己的知識,並記住聖經。

4. 解釋其他世界觀

作者長大後才模糊地意識到其他宗教的存在,有幾次她受到非基督徒的挑戰,説「聖經説的不是真的」或「這是撒但的謊言之一,不要相信。」當時作為一個年輕的成年人,她無法對其他世界觀進行回應,因而錯過了幾個機會為上帝的國解釋。

因此,作者建議孩子需要對其他宗教有基本的瞭解,好讓他們與基督徒的教義相比,他們也需要熟悉無神論和不可知論。從小學開始,孩子可以逐漸建立自己的意識,發現其他人經常有著與自己不同的觀點。中學時期是對其他信仰系統進行更詳細對話的好時機。當一切準備好,在適當的時候,他們將能夠與非信徒進行有力的對話。

5. 不要討厭懷疑

大多數的孩子和青少年對基督教的某些地方提出疑問是遲早的事,雖然父母本能可能會感到恐慌,但請緊記這是完全正常的。事實上,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指標,當孩子開始分析自己的信仰時,他們的智力正在成熟。

家長和老師希望通過尊重孩子的問題來鼓勵他們建立批判性思維。如果他們提供了很好的答案後再有懷疑,要給予他們空間。表示尊重他們的思考自主權。父母可以不時再次引起對話、或指向對他們有幫助的人物例如牧者、書籍或網上資源。説話的時候,盡量避免讓他們感覺到他們被迫同意你的結論。

處理懷疑的四個基本技巧是:(1)表達興趣和關愛,不要緊張,(2)讚賞他們的批判性思維,(3)冷靜地討論證據和想法,(4)更深入祈禱和閲讀。

6. 尋求聖靈和周圍其他信徒

作者提醒,為孩子或學生建立信仰價值的責任不只在一個人身上。認定自己與聖靈同工:相信祂的引導。終有一天,孩子會成為有獨立思考的人;既不能強迫他們相信任何事情,也不應該嘗試強迫。

同樣重要的是要意識到,生活在信徒社區中最偉大的祝福之一是大家相互磨合。有時候,孩子不是單從父母身上確立信仰價值。一個值得信賴的牧者或具有成熟思維的學生可以為孩子提供寶貴的精神和思想鼓勵。不要低估羣體生活的重要性。

最後作者鼓勵,引導下一代是基督徒對基督最大的貢獻之一,所以要教導他們全心全意地愛上帝,教會的未來將會放他們的肩頭上。

  • 既然「耶和華是我的牧者」,為何我還需要牧師?

    既然「耶和華是我的牧者」,為何我還需要牧師?

    按照約翰·派博牧師推薦的「領航者讀經計劃」(見《基督日報》年初時的文章介紹),我們剛剛完成了新年第一個月的讀經內容,閱讀了《詩篇》23:1–3、《馬太福音》9:36,以及《馬太福音》10:6。這些經文啟發了一位名叫大衛的聽眾,他向約翰·派博牧師提出了一個問題:「約翰牧師,您好!聖經告訴我們,耶和華是我們的牧者,一位主權掌管萬有、完全足夠的牧者,祂能夠滿足我們的需要。但即便如此,我們好像仍然需要人類的牧者。為什麼會這樣呢?

  • 美信仰機構推出國際大屠殺紀念日特別展覽:電影《密室》50週年 致敬柯麗·特恩·鮑姆的信仰與見證

    今天是國際大屠殺紀念日,全球各地以不同方式悼念在納粹大屠殺中被迫害的六百萬猶太人以及所有受害者。作為紀念活動的一部分,葛培理佈道協會推出了一個特別展覽,向公眾呈現大屠殺倖存者與基督教信仰見證人柯麗·特恩·鮑姆(Corrie ten Boom)的感人故事。這次展覽也標志著電影《密室》(The Hiding Place)上映50週年,為世界各地的人們提供了一個重温柯麗生命見證的機會。

  • 【專訪】異象畫藝術家陳子超 以畫筆吹響末世角聲

    對熱愛畫漫畫的人來説,漫畫行業就是夢想的樂園。在內地出生成長的陳子超 (Cephas Chan)少年時期也被港式漫畫深深吸引,18歲來港後被著名港式漫畫公司汲納進入漫畫行業,跟隨師傅學藝,終成為這龐大夢想樂園其中一員。

  • 【使命商道論壇】使命營商之道:要喜歡傳福音,亦要喜歡做生意!

    City Director 白金銘(Jimmy Pak)2000年設立一家IT和商業顧問公司,5年前與職場學院(IMT)的創辦人保羅·史蒂文斯(Paul Stephen)建立了香港職場轉化學院。他在會上説,基督教信仰的企業家和社會業界在人類歷史上曾經帶來非常重要的影響,包括廢除奴隸及讓小兒麻痺症消失。他相信基督徒聚在一起發揮影響力時能解決社會一些深層的問題。

  • 好萊塢明星分享洛杉磯大火動態 表示「我們信靠上帝」

    好萊塢明星克裡斯·帕拉特(Chris Pratt)在洛杉磯附近的野火發生後首次回到家中,並於1月22日更新了災後動態。這位直言不諱的基督徒通過社交媒體發布視頻,感謝大家的禱告和支持。他表示,盡管損失慘重,但「我們堅韌,並且信靠上帝,把這一切視為一種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