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加州凡圖拉的基督教福音派民意調查研究機構巴納集團(Barna Group)於2014年所做的報導聲稱,過半數的千禧世代在過去6個月內,從未去過教堂,大部分原因是教會領袖的生活不敬虔,時常口是心非,假冒為善,甚至有失德的行為。然而這群千禧世代給予最普遍的理由是:想在別處尋找神。
尋找別的「神」
另一份調查由《市場觀察》(Market Watch)進行,研究所謂「別處」及「神」的定義。報告指年輕人對占星術及神秘巫術興趣急速上升,而在職場上,年輕人的社交話題很少會問對方「你住在哪兒」或「你從事哪個行業的工作」,他們會問對方「你屬哪個星座」。
在紐約,有一間「形而上的精品店」生意甚佳,賣的貨物包括一些靈異神秘的配件。這些貨品非常搶手,經常是貨才到就銷售一空,顧客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
他們甚至舉辦特別講座吸引想要更深學習的人,包括:「巫術簡介」(Witchcraft 101)、「占星學簡介」(Astrology 101) 及「靈異密會(Spirit Séance)」等等。
Like Us on Facebook
另外一家郵購的商店專賣水晶球,還有內含「神秘成份,日本神藥,及與月亮圓缺配合的特製能力」的沐浴鹽。
另有公司推出手機應用程式(apps)提供個人星座每天的凶吉,大受年輕人歡迎,在推出的第一天,伺服器因承受不起過多下載而「死機」。根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調查,在美國的千禧世代中,一大半人都認為占星學是一種「科學」。
據說,現在占星學、靈媒店、塔羅卡等,每年的商品營業額高達20億美元。
千禧世代比上世紀的人心靈更空虛
我們如何看待大批年輕人離開教會,而去擁抱古老異教的靈異現象?從這個現象反映出,年輕人對所做的並不知道會帶來甚麼後果。在過去數十年間,似乎巫術與靈媒成了使用者友善的「真理代替品」。
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現象,大批年輕人不再去追求世俗主義的無神論,表明連這些無神論的世俗主義,在20世紀下半葉曾經吸引許多年輕人,但現在都已無法填補人空虛的心靈。
千禧世代的年輕人嘗試用一個令人自我肯定的方式,來填補他們心中的屬靈需要,他們追尋在這個物質世界以外的屬靈經歷。但可悲是在這個境界裡,對追尋者沒有定下道德的界線。
教會應該思考如何面對這個現象,當我們要探尋年輕人不願進教會的原因時,也要思考怎樣使用吸引年輕人的方式,把真理帶給他們。否則,我們會看到年輕的一代,將出現更多的躁動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