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口老化死亡人數上升,增加龕位成為社會大眾期望。除了關注死者安葬問題,如何輔導逝去者的親人,讓他們的哀傷可以早日復原亦是不容忽視的。
哀傷復原時間各異
提供基督教安息殯儀服務的愛百合牧養總監吳思源在報刊發文,表示離世者的親人縱使受過輔導專業訓練亦不易處理內心的哀傷。
他引述一位七十多歲美籍華人心理學女教授、神學院教授著作的《午夜頌歌》(A Song in the Night)為例,作者的丈夫十多年前離世,帶給她莫大的衝擊,導致她整個人崩潰,以往的心理學的訓練無論理論、輔導技巧或信仰知識,對自己都應用不著,好像走進一條漆黑的隧道,叫天不應叫地不聞,並且懊悔自己未曾是一位稱職的妻子,丈夫患病時沒好好陪伴他等,陷入極度自我否定裡。
吳思源表示,人們常誤以為有宗教信仰有學問的人較豁達有智慧面對摯親離世,但透過該書作者的親身經歷,讓人明白並非如此。臨床心理學家不會比普通人容易得到解脱。喪偶之苦是必須經過漫長的旅程才走到盡頭,而也不是每個盡頭都可復元更新,事實上許多許多喪偶者是從此一蹶不振。
Like Us on Facebook
吳思源指,《聖經》傳道書3章4節說:「哀傷有時,跳舞有時」的「有時」(A time)可圈可點,每人復原時間不一,但時間雖長痛苦雖久,只要確信一切可以轉化。
與離世者連繫 親人心靈健康
吳思源亦表示,離世者的親人亦要學習放手。他指,從哀傷輔導的角度,放手送別逝去者能令自己重投新生活,而輔導員就是以此核心為目標,協助在生者按部就班地終止與逝者的連繫。
不過,他亦表示,所謂「終止連繫」只是現代西方世界近二三十年發展出來的意識型態,並不合乎人性。他認為在人類悠久歷史和不同文化裡保持與逝者的連繫是常態,這反而是喪親者能保持心靈健康的重要因素。
換以另一角度看,吳思源指,在二千年來基督宗教的大公傳統也包括為亡靈禱告,離世者不會被看為過去式,他們仍以某種形式存在於人世當中,最重要是他們以一種親切良善的型態存在,並且不會干擾在生者往後的生活。
吳思源相信,該等信念和看法是喪葬牧養不能抹煞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