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為「國際女童日」今年主題為「與她同行:幫助女童培養工作技能」,有志願機構辦培訓班提升貧窮地區女孩的學習機會和就業能力。
輟學女童培訓學建築
在柬埔寨、印度等國家,家貧女孩面對失學、童婚等問題,世界銀行一份名為《錯失的機會:不讓女童接受教育的高昂成本》報告指,在全球年齡介乎6至17歲的女孩中約有1.32億人失學,「世銀」預計該群失學女孩在十年後將投入勞動市場,但她們缺乏知識沒有一技專長,除了從事低薪工作常被僱主剝削虐待外,更冒著童婚等風險。
該報告亦指,女孩能完成中等教育不但收入相對增加兩倍,更有助她們離開被賣受虐待等風險。
在柬埔寨有名叫席芮妮(Sreyni)的女孩因家貧只有小學五年級程度,在街上拾荒及到製衣廠非法打工貼補家用。
世界展望會指,席芮妮在17歲那年參加該會開辦的職能培訓班,學習建築和機械等專業技能,亦是她的夢想,經過六個月培訓席芮妮已是柬埔寨首都金邊的建設公司全職僱員,加上她的優異表現十個月後更獲晉升。
Like Us on Facebook
現年21歲的她不單能自給自足,更可養活家人,未來的夢想是開設電器行。
志願機構深入社區阻童婚
世界展望會亦指,在貧窮地區童婚盛行,該會透過教育、生計方案、職能培訓支援經濟拮据的家庭和女童,讓她們可以有機會上學。該會同時在當地政府、宗教領袖和家長倡議終止童婚的重要性,設立兒童保護委員會以阻止童婚。
在孟加拉,九成國民信奉伊斯蘭教、一成為印度教徒,生活在嚴分等級的種姓制度下,被視為「賤民」(Dalit)的人遭主流社羣排斥,只能從事處理屍體、清潔和拾垃圾等厭惡工作,兒童普遍輟學或賣作童婚。
扶貧組織施達基金會在孟加拉達卡的貧民窟與合作夥伴「SATHI」成立兒童小組定期舉辦兒童論壇,幫助區內被視為「賤民」的兒童和年青人認識所享有的權利,明白接受教育的重要、討論兒童受虐輟學和被迫早婚等問題,教導他們如何保護自己建立支援網絡。
其中的少女組組長Taslima就曾面對早婚和輟學的威脅,初中文憑試後父母因經濟負擔要她輟學結婚。當時Taslima已經參加了青年小組知道自己有受教育的權利,於是向小組組員和居民組織領袖求助,並得社區兒童關愛基金教育資助,減輕父母擔憂和壓力,而她又可以繼續上學不用提早出嫁。
現時Taslima成為同輩導師和組長,更夢想是完成學業後找份好工賺錢買屋,「然後開放我的家與人分享我學到的知識。」
施達基金會祈盼,有關的服侍能讓被社會視為下等階層的小孩得享自身權利、價值和尊嚴,賦予他們希望改寫未來。
印度在童婚猖獗地區排行13
在印度,童婚是長久以來很大問題。印度在2006頒佈《童婚法》正式禁止陋習,將法定結婚年齡調整到女性18歲男性21歲。然而印度在國際婦女研究中心所發表的《童婚猖獗地區報告》中仍排行第13。
根據2011年人口調查發現,已婚的10至19歲印度兒童有將近1,700萬人,佔該國同年齡層人數的百分之六。
2012年10月11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該日定為「國際女童日」,首個國際女童日的主題就被選定為「終止童婚」。
在發展中國家,超過30%的女孩在18歲之前結婚,約有14%在15歲之前結婚。早婚造成過早懷孕或出現生殖健康不良,甚至危害生命。此外,早婚還會延續下一代教育不足和貧窮,成為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