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展發佈閱讀調查 六成信徒非經常閱讀

2018 十月 19日, 星期五 19:44

第34屆基督教聯合書展於今日(10月19日)假尖沙咀街坊福利會展開,大會發佈「2018基督徒閱讀調查報告」,六成人不是經常閱讀,情況較2016年顯差。

閱讀調查有助出版社探索未來方向

道聲出版社社長梁美英指,調查緣起自為了解兩岸三地基督徒閱讀習慣,尤其今次將會集中報告香港基督徒的閱讀行為,調查包括讀者對紙本及電子書的閱讀喜好、年青人的閱習慣等,分析讓同業出版適切的教材或書籍,有助對出版界探索未來方向的發展。

梁美英並指,該次調查乃根據2016年的研調為藍本,再加以優化及修訂而成;是次調查收回問卷1,400多份。

相對2016年全方位顯差

香港中文大學管理系主任退休教授劉忠明指,調查方向為讀者閱讀基督教中文書籍的習慣及為何閱讀。

他先從數據分析,受訪者中男性佔四成,女性佔六成;年齡方面,10至17歲約10%;18至24歲約8%;35至64歲約佔一半。教育程度:大學53%;研究院17%。全職工作61%;學生16%。教牧10%;沒有固定事奉38%。接近60%沒有讀過神學院課程。

四成沒看紙本 六成沒看電子書

劉忠明繼續指,每星期沒有及一小時以下看書的人,紙本書佔四成;電子書佔六成,網上文章及社交媒體的文章各佔四成和六成。

Like Us on Facebook

劉忠明質疑,「人們慣常使用手機,但卻不是看文章,他們的時間去了哪裡?可能就算用手機都只看零碎的資料。」

至於每星期用8小時或以上看文章者,紙本書只有8%;電子書5%;看報紙和雜誌的人各佔1%。另六成人每年買少於三本書。他指,相對2016年全方位所顯示的情況還要差。

六成不是經常閱讀 網上文章較好看

在問卷中,另一條問題:「你覺不覺自己不是經常閱讀的人?」回應「不是經常閱讀」與「經常閱讀」者為六比四。

另一問題:「你是否覺得網上文章比紙本文章好?」

劉忠明表示,不是經常閱讀的群體中,覺得網上文章比較好。當問及不看書的群體「什麼原因令他們不看書?」歸類為四個原因:「太忙碌」、「沒有閱讀習慣」、「沒有興趣閱讀」、「書本沒有趣味引不起共鳴」, 回答該類原因者,中學至預科程度及沒有讀過神學的群體比例較高。

至於年青人(24歲以下)的群體,沒有看書與整體不看書的群體比較,發覺24歲以下的群體比整體不看書的群體還要多。

至於中學生,表示忙碌而不看書的比例更高。

解讀報告:針對閱讀動機 堂會出版社聯手

對於如何解讀報告,調查反映何種現象?基督教出版聯會顧問、福音證主協會副總幹事池麗華總括出四點:「要為基督徒人人閱讀而努力」、「解決閱讀動機不足的問題」、「全面持續多方推動閱讀」、「要重新檢視讀者需要策展閱讀新風氣」。

池麗華分析,「不經常閱讀」者有三成人過去一年沒有讀過一本書,原因都是「太忙碌」、「沒有閱讀習慣」,所以要為基督徒人人閱讀而努力。她指,「讀書令人慎思明辨,能夠閱讀是一份禮物,所以要鼓勵全民閱讀,只要讀一本書已經令人升了一級。」

她指,還要有解決閱讀動機不足的問題。有74%是24歲以下「不經常閱讀」者是成年人的一倍,反映閱讀風氣在青少年群體大幅下跌,青少年閱讀能力高但閱讀動機低。「提升青少年閱讀動機,家長老師有責任。家長若不讀書對子女影響深,家中每角落可放置書籍,老師都要鼓勵學生閱讀。」曾有信徒表示,在探訪莫樹堅牧師看到他家中擺滿書籍而得到鼓勵,從此喜愛看書。

因此,池麗華認為要全面持續多方推動閱讀。閲讀動力在於個人興趣、增加知識、提升靈命、裝備事奉,而閱讀對信徒的靈命及事奉有顯著幫助。她呼籲堂會在訂定牧養策略時,引介閱讀元素為延伸培養。「堂會推動事工時,可以主動結連相關書籍,培育靈命良伴信徒。」她理解,教會圖書館面對舊書不知怎處理,舊書不去新書怎進入,因此在新時代要互相協作。

池麗華表示,出版社也需重新檢視讀者需要、策展閱讀新風氣。坊間出版商出版的書類多為社會文化議題、青少年讀物、旅遊書、繪本等,比較欠缺基督教書籍類型,因此作者及出版社該考慮如何回應。

至於信徒決定買一本書時有四個重要原因,就是內容介紹、內容試讀、作者是誰和愛看書評。「讀者喜看書評,如有系統在專業平台放上書評供讀者瀏覽,有助推動閱讀。」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