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靈修神學家畢德生牧師(Eugene H.Peterson)於10月22日在蒙大拿州安息主懷享壽85歲。畢德生平生著作繁多,特別著重對靈性造就的思考與操練,其著作多有中譯本並對華人教會靈性觀帶來反思。
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胡志偉早年發文,從畢德生的著作探討他對華人教會靈性的影響。
華人教會靈性觀只重「神聖」
胡志偉表示,華人教會靈性觀受柏拉圖二元思想及諾斯底主義影響,只著重「神聖」的一面,「嚴重忽略了要活出人性的豐滿與美善,就是編織上帝在我們靈魂作工的故事。」
他以畢德生的著作“Christ Plays in Ten Thousand Places”中譯名《翱翔的基督》為例, 他曾建議改為《基督嬉戲人世間》,認為「嬉戲」(play)是該書的關鍵字。他為該書撰序中表達「畢德生語帶雙關,巧妙地藉此字暗喻耶穌怎樣在歷史舞臺上『扮演』(play)人類的救主,衪為我們作出一場精彩絕倫的『表演』(play)。耶穌的演出不是我們想像中那麼嚴肅認真,衪能自由歡樂『嬉戲』於不同場景中。」
Like Us on Facebook
胡志偉直指,華人教會覺得「嬉戲」只會令信仰「失真」,恐怕牧師與信徒嬉戲流露了狂野,教牧與長執嬉戲令會議的衝突正常化,然而「基督徒的生命旅程乃要『成了一臺戲給世界、天使和眾人觀看』」 (哥林多前書四章9節《和合本修訂版》)。
胡志偉表示,華人教會若不能接受「祈禱與嬉戲同樣是屬靈」就不能接受「神愛世界」的中譯。他指《和合本修訂版》及《新漢語譯本》不能把cosmos譯為「世界」卻譯成了「世人」,所謂「忠於原文」實是「教會政治」影響了經文翻譯,譯經者以市場接受為依歸。
畢德生譯經不離地
胡志偉重申,「靈性並非無血無肉超然世外的修道者,乃是全然釋放地享受生活,重要的不是信徒應該怎樣生活,乃是怎樣確實生活。」
他並指,當今華人教會錯誤地把道德等同靈性,以浪子比喻中「大兒子式自義」令到信徒只有感罪咎而不曉恩典。「當越多信徒能夠『嬉戲』有時、祈禱有時,我們才能找回失掉了的『世界』,靈性才能有出路。」
因此,對於畢德生的譯經風格不離地,胡志偉表示佩服畢德生個人譯經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