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為拉撒路之死哭 人雖恐懼確信神幫助

2019 一月 14日, 星期一 19:31

病人復甦 The Raising of Lazarus,喬托Giotto di Bondone,1320年。(圖:網絡圖片)
病人復甦 The Raising of Lazarus,喬托Giotto di Bondone,1320年。(圖:網絡圖片)

人遭遇禍患死亡會有擔憂甚至恐懼,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署理校牧劉國偉,以約翰福音11章拉撒路復活的故事,論到人與耶穌面對死亡兩種截然不同的反應,勉勵信徒確信神是幫助的源頭。

人對死亡三種回應

劉國偉指出,使徒約翰在約翰福音書中記載,耶穌等了2天,走了2天路程,拉撒路在墳墓裡4天,耶穌才到。而當時的人對死亡至少三種回應。多馬的怨氣:「我們也和拉撒路同死罷!」(16節);猶太人的安慰:「有好些猶太人來看馬大和馬利亞,要為她們的兄弟安慰她們。」(19節);以為死亡不可逆轉:「主啊!祢若早在這裡,我兄弟必不死。」(11:21)

劉國偉表示,「人往往被自己的經驗局限,以為上帝會做甚麼或不會做甚麼,我們愈有生活經驗或者經常作決策的人,愈容易陷入這種定見和定局之中,沒有一個足夠開放的心靈,甚至不願意開放自己的心靈去碰觸信仰旅程中新的體驗。」

Like Us on Facebook

面對死亡三種眼淚

劉國偉又指,拉撒路復活的故事裡,人與耶穌分別流出三種眼淚。

首先是至親的眼淚,馬利亞為弟弟之死往墳墓去哀哭。其次是親友的眼淚,猶太人為馬利亞的哀傷同哭泣。劉國偉表示,連帶神子耶穌也為人間的疾苦,心裡悲歎與憂愁亦哭了。

劉國偉指:「耶穌悲從中來,祂體味到凡塵的苦,在前因後果的交纏之間,祂像凡人一樣流下了眼淚。」

上主與人生命連結

拉撒路復活的故事同時反映出,天地的主與人在生命裡的連結。

劉國偉解釋,上帝既然開啟救恩之路,也會帶領人從死亡般的困境走出來,「與我們同行這條生命之道的主,是一位以生命與人間的情愫糾結的主,哭泣的主不單讓我們認識祂真是一個人,祂更呈現出神與人同行的赤裸裸的事實,祂親自進入凡人的生離死別的苦痛裡,深情地在人間活過。祂哭起來表示祂是一個會因為人神之間的糾葛而哭泣的主,加倍叫我們認識祂對人間的愛有多深。」

恐懼中確信神的幫助

拉撒路復活的故事到最後,以耶穌「大聲呼叫說:拉撒路出來!那死人就出來了,手腳裹著布,臉上包著手巾」(43-44節上) 大團員終結。

劉國偉表示, 「拉撒路」就是「神是我的幫助」的意思。

他指出:「在這個愈來愈多人自我設限、自我審查的社會,多少活在害怕得失權勢的擔憂甚至恐懼之中,我們可會像使徒約翰般銘記耶穌就是復活,就是生命,祂以深情的愛與我們從死亡走往生命,確信及經歷『神是我的幫助』。」

劉國偉勉勵會眾,面對死亡與罪的權勢,謹記耶穌對他們說「解開,叫他走!」 (44節下)。耶穌有叫死人復活的能力。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