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福機構聯盟抗貧 圓桌會尋青年貧窮真象

2019 二月 19日, 星期二 13:53

貧窮家庭青年上流機會受限制。(圖:FreeImage)
貧窮家庭青年上流機會受限制。(圖:FreeImage)

香港貧富懸殊現象一直受社會關注,貧窮問題牽涉的範疇亦廣闊,從人均收入、住屋、青年上流,以至社會資源重配。由社福及基督教十多間機構去年1月組成的「社福抗貧聯盟」開始舉行連串論壇、高峰會議、體驗團等扶貧活動。

聯盟抗貧助市民了解貧窮現象

「社福抗貧聯盟」指,今年各成員機構將推展「看見貧窮 1.2.3」計劃,讓市民更深入認識香港的貧窮面貌,發表他們對香港貧窮狀況感受的聲音,及對「抗貧」的看法。計劃包括2月份的「青年議政圓桌會」、3月的「民間扶貧高峰會」,及在「高峰會」舉行前的兩個多月,推行「抗貧行動系列」。

活動透過提供一系列的貧窮體驗活動,如平等分享行動、劏房體驗團、拾荒、露宿體驗、收菜派菜體驗、討論會等,讓參加者對香港的貧窮現象有第一手的接觸及了解,也讓社會凝聚關注貧窮的氣氛。

青年貧窮問題拆假象

Like Us on Facebook

對於青年貧窮問題,「社福抗貧聯盟」則舉辦青年議政圓桌會,探討青年貧窮背後的因由。

有研究青年貧窮工作者在「社福抗貧聯盟」網絡發文指,「貧窮家庭青年升讀大學的比率,只及富有青年的一半;而沒有就讀大學的青年的就業收入狀況,與工資增長前景,亦遠遜於有大學學歷的青年。」年輕一代常感社會不公及對社會不滿,並歸咎於貧窮家庭青年的上流機會受阻;這成為社會對該群青年普遍的印象。

不過研究人員認為,印象與現實有偏差。儘管低薪、工時長、缺乏晉升機會、生活成本高昂等確是不少青年面對的處境,但年輕一代對自身處境的理解、未來的想像、改革社會的希望,都呈現十分多元的面貌,就以何謂向上流動,什麼是上流,為什麼需要上流,不同青年已有十分不同的觀點。「所以把青年定義為一群對未來沒有希望,對社會沒承擔是深入大眾的刻板印象,也是一種閉門造車的想像。」

因此,「社福抗貧聯盟」舉辦相關的圓桌會,藉此平台讓年青人表達其自身的處境,如何理解貧窮,對未來的願景等。亦讓社會人士從青年人自身的角度討論社會政策,所制訂的政策更能反映他們需要,

鑑於年青人是一個多元的組群,「社福抗貧聯盟」呼籲社會大眾關心貧窮問題的同時,亦對年青人予以信心及尊重。

「社福抗貧聯盟」成員機構包括: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循道衛理觀塘社會服務處;香港婦女中心協會;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 團體及社區工作部;仁愛堂社區中心;救世軍青年、家庭及社區服務;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新福事工協會;香港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