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數香港大專生持溫和政見 冀重視共同價值以建對話基礎

2019 三月 28日, 星期四 14:05

政府重視社會公義有助青少年尋出路。(圖:FreeImage)
政府重視社會公義有助青少年尋出路。(圖:FreeImage)

香港社會矛盾近年漸趨加劇,持不同政見的人好像難以相融,有機構進行一項有關「青少年政見與價值觀」研究,了解不同政見的青少年會有怎樣的價值觀。

突破機構「青年研究工作小組」去年進行一項名為「青少年政見與價值觀」研究,以自填問卷形式訪問逾14間大專院校學生成功收回524份問卷。

大專生支持溫和本土派

結果發現半數(49.3%)大專生屬「溫和本土派」,支持本土優先及港人高度自治,較比其他政治取態(建制;傳統泛民、激進本土派)高出4倍。

大專生追求非物質

研究亦發現,76.4%大專生認為追求非物質滿足對人生較重要,對比21.8%認為經濟成效是地區發展的首先考慮因素者高出近3倍。

政見不同但認同以法實踐公義

研究亦希望了解不同政見的大專生在其他層面會否持不同的價值觀,結果發現大專生多抱有近似的價值觀。

Like Us on Facebook

受訪者的政見不論是溫和本土派、激進本土派、政治中立均有逾6成人認同透過法律實踐公義;同時此三組受訪者中亦各有8成人追求非物質滿足。

由此可見,不同政見者會追求類似價值為雙方提供對話基礎。

政府宜重視社會公義及非物質文化

「青年研究工作小組」認為,社會普遍將青少年看為激進行為擁護者,但研究顯示青少年多屬溫和本土派,而且重視非物質滿足,追求實踐公義,並非激進的一羣。另外,大專生在其他價值觀亦有相近取態,意味不同政見者追求類似的價值可為他們提供對話基礎。

突破機構事工研究發展經理陳競存認為,過去幾年傳媒經常將本地青年人描繪成激進和盲目反對建制,並且缺乏對法治秩序的尊重,然而從該研究顯示這些都是不正確與事實不符的扭曲印象。本地青年都是務實理性而溫和的。一方面他們以對本土文化的重視作為回歸後的身份認同,另方面又展現出非偏重物質滿足、關注公義實踐等的追求。

陳競存指,不同政治取向的團體,無論是政黨或者特區政府若要取得青年人的認同,應該更多看重本土價值、社會公義及其他非物質文化而非只強調經濟競爭力和舊式的發展觀。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