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修例抗爭擾攘近3個月,特首9月4日宣佈正式撤回草案冀社會回復正軌。早前有網上調查教內青少年對參與反送中的看法,發現9成半受訪者憂修例失言論自由,5成指教會教導不足夠。有牧者建議教會加強知識、溝通、神學觀支援青少年。
9成憂失言論自由司法獨立
該項調查由播道神學院客席講師、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真道書院校牧李君尚發起,從8月23日至29日進行一項名為「香港教會青年/青少年基督徒對『反送中』事件的看法」調查並於網上發放,共收回654份問卷,受訪者年齡由10至29歲,當中自稱為基督徒者近9成,7成人參與教會聚會7年或以上。
調查結果顯示,95.3%受訪者反對政府修例、2.9%支持;80.7%曾參予反送中示威活動,達5至10次者佔26.5%、10次或以上佔10.1%。
Like Us on Facebook
反對政府修例的原因,順序為「破壊言論自由及司法獨立」(85.7%)、「不信任中央政府」(81.2%)、「破壞一國兩制」(67.1%);其餘是「言論自由收窄」、「對政府累積不滿」、「不信任香港政府」等。
支持者則認為,「政府有完善的把關制度維持公平引導」、「條例只影響犯法的人」、「條例原意是幫助台灣殺人案受害家庭」。
至於參予近期示威原因,首三位是「要求政府撤回《逃犯條例》的修訂」(83.5%)、「不滿警察過份使用暴力」(77.5%)、「要求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63.9%);
這從中反映青少年用行動實踐信仰關懷社會,而選擇抗爭手段首為和平示威遊行、靜坐等;並且政府若不回應五大訴求,4成人和理非繼續爭取,只有2成人選擇罷課、1成人勇武抗爭。
5成受訪者指教會回應力度不足
此外,受訪者認為教會回應反送中首三個責任是「與香港人同行為香港祈禱」(73.%)、「一同對抗不公義的政權」(65.3%)、「關心身邊每一個人」(60.7%)。
在受訪者當,大部分人認同教會能夠成為鹽和光(66.2%),但對於自己教會的表現感到失望(52.4%),他們認為教會應該在三方面多發聲:「警察濫用暴力問題」、「政府莫視民意」、「元朗721白衣人事件」。
另有51%受訪者認為教會教導「不足夠」及「十分不足夠」盼加強;而期望教會提供的幫助首三位是「陪伴同行」(58.4%)、給予「是非價值的判斷」(49.4%)、「聖經的教導」(45.9%)
這反映青少年認同教會在聖經的教導足夠,但在社會作見證卻有落差,感覺教會離地。青少年期望自己的教會實踐行公義,為鹽為光。
教會宜加強知識、溝通、神學觀
李君尚建議,教會作出三方面的回應:第一,「加強聖經知識與生活的整合」,正確教導信徒了解政教分離的歷史。第二,「製造討論社會事件的空間」,例如在團契周會、主日學、閒聊聚會營造氣氛彼此討論,教牧與導師宜多聆聽少批評。
此外,教會需「整體檢示教會的神學觀」。李君尚指出,根據1974年世界福音洛桑會議《洛桑信約》第五點指出,在神論和人論的教義上,福音佈道和社會政治關懷都是基督徒的責任, 從愛鄰舍體現對基督的順服,對於罪惡與不公正的事要勇敢斥責。
該項研究將會以質性(訪問)形式在下一階段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