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牧師創社企 年售4千盒柚子部落兒童生活逆轉

2020 一月 5日, 星期日 19:35

陳在惠牧師探訪花蓮星光班的小朋友。(圖:種籽公益慈善協會臉書)
陳在惠牧師探訪花蓮星光班的小朋友。(圖:種籽公益慈善協會臉書)

貧窮問題每個國家都面對,台灣也不例外。在台灣一間社企創辦人陳在惠牧師服侍花蓮偏鄉兒童25年,從教育、社會資源分配提升部落產業,解決偏鄉貧窮問題。

陳在惠牧師身兼三職,「中華民國種籽公益慈善協會」、「種籽社會企業有限公司」創辦人、「社團法人花蓮縣谷若思全人關懷協會」理事長,1995年到花蓮擔任一家基督教醫院院牧之職,發現台灣偏鄉原住民的貧窮問題相當嚴重,從而投身服事貧困家庭的工作。

台灣人口販賣嚴重 法制教育扶貧

他在《神國雜誌》(58期)發文,分析台灣偏鄉貧窮成因、分享創立社企的異象與工作。陳在惠指,上世紀80年代全球每日約有4萬人因貧困而死亡,現已減少至1萬7千人。在台灣,過去30年來不少機構投入龐大資源來擴展偏鄉教育、創造就業機會,政府亦推出政策輔助弱勢族群,但偏僻地區貧困的問題仍存在。

Like Us on Facebook

陳在惠引用法律及教育學者的分析,以法制、提升知識水平解決部落貧窮。國際公益使命組織(International Justice Mission)執行長及創辦人、人權律師侯嘉里(Gary Haugen)認為,積極制定適用的法律來有效阻止社會腐敗暴力。陳在惠指,台灣在1970年代有10萬雛妓,花蓮地區最嚴重,民間社福團體發起制定《兒童性交易防制條例》阻止人口販賣,視為台灣第一條由民間草擬而在立法院通過的法令,歇止有關問題。

在教育方面,陳在惠引用Q School創辦人劉庭安的分析,貧窮在於偏鄉孩童缺乏對選擇人生的認知,縱使學曉各樣的社會求生技能和知識,也未必能脫貧;加上家庭隔代教養、社區教育資源短缺等,貧窮的人仍然貧窮。

創立社企 年售4千盒柚子已改善部落生活

陳在惠表示,2011年創辦「花蓮谷若思全人關懷協會」,旨在以目的導向的思維重新規劃輔導偏鄉兒童的人生,讓他們長大後能獨立面對社會及獨立生活。在其創立的社會企業,為柚子產品尋找銷售出路,雖然一年只售出4千盒但對部落生活明顯改變,如果集合多家社企的力量和資源,相信產生更具體的果效。

另方面,陳在惠表示,為擴大城市對偏鄉的投資,凝聚企業能力技術,將社會資源有效地投入部落,運用企業智慧來發展部落產業等,2018年創立「中華民國種籽公益慈善協會」。

陳在惠分享,他曾患癌症、師母腦出血,但上帝奇蹟醫治,感恩能繼續在花蓮貧困山區服事兒童。他相信,在扶貧的服事憑己力完成的工作有限,惟有靠著在基督裡的信心、盼望與愛心,必能引導人向前邁進。

精選